①
其实,自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后。他的门徒就一直在,大力地弘扬和推广儒学,最终形成了一个学派——儒家。话说,经过孔子的徒弟和徒孙们的发展,历朝历代的儒学,其实已经和孔子所开创的儒学,已经有了较大的出入。那么试问一句,孔子之后的儒学,我们要怎么样去看待呢?孔子之后的儒学,还能称之为正统儒学吗?
换言之,孔子之后的儒家,在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思想后。还能称之为是正统儒家嘛?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这个事情。当然了,首先,笔者要亮明一个观点。即对待上述问题,在笔者看来,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回答才好。只要有了这个大前提,其实事情也就好办了。下面,笔者就一一展开来说。
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由“仁、义、礼”,我们可知,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即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也就是所谓的“德治”或“礼治”。此外,孔子也主张“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等等。
孔子所开创的儒学,还有一个不被大家,所关注的特点——追求仕途。也是想要当官,以实现抱负。从孔子一生追求做官的种种行为,我们可知,儒学和儒家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必须要追求仕途,也就是要当官,且是官越大越好。
②
孔子之后,儒学和儒家陷入了分裂。也就是形成了,所谓的儒家八派。儒家“八派”之说,最早见于《韩非子》的《显学》篇,即:“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显然,儒家八派证明了,孔子死后,统一之儒学在战国时,明显分化成了八个学派。
毫无疑问,儒家八派对于正统儒学的发展,明显是不利的。毕竟算是一分为八,力量更分散了。最终嘛,便是大家还时不时争吵,互相不服。由此可见,儒家至圣孔子,是有过人之处的。其生前能靠自己的本事和德行,压制住众多弟子。
可是,一旦孔子身死,他那些弟子,便失去了主心骨和压制力。便开始,互相不服了。由此说来,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对于正统儒学的发展来说,未必全是好事。不过呢,在笔者看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孔子死后,儒学一分为八,这种现象。
其实,儒学一分为八,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的弟子们在进行尝试。尝试什么呢?显然,是尝试改变,看看能不能入仕。既然孔子的儒学无法实现有效的仕途,那么他们的弟子想要改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这种改变,肯定也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对此,笔者不赘述。
③
话说,孔子死后,一分为八的正统儒学中,要说谁影响力最大,当属孟子所代表的“孟氏之儒”。当然,这也可以看做是,孟子最先开始尝试改变。也就是说,孔子之后,亚圣孟子,算是第一个尝试来发展孔子正统之儒学的人。此外,孟子肯定也期望,像孔子一样,努力入仕,以求得不断地去推广儒学。
最终,在孟子的努力下,孔子的“仁、义、礼”,被发展为了“仁、义、礼、智”。显然,孟子主张实施“仁政”,此外,他还提出了“性善论”、“民贵君轻”、“仁者无敌”等思想。特别是“性善论”,指明了“良知”说,为后世的阳明心学奠定了基础,可谓意义重大。
但是,和孔子一样,孟子的“仁义礼智”、“仁政”等思想,也是没有获得统治者的青睐。最终,在仕途上,孟子算是和孔子一样坎坎坷坷。毕竟,战国之乱世,法家思想利于诸侯提高国力和军力,是主流的社会思想,儒家思想并不占优。
不过呢,我们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孟子,对于发展儒学的尝试和努力。虽然,孟子没有真正把儒学发扬光大,并推广到战国时期的各国。却还是将正统儒学理论,向前推进了许多,可谓功劳很大。很明显,孟子的这种努力,为后圣荀子继续发展儒学,至少是提供了许多参考模板。
甚至,我们可以说,亚圣孟子对于结束,儒家八派之争,也是有贡献的。毕竟,孟子在战国初期。成为了儒学,事实上的话事人。他对于重新统一儒学,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孟子时期,他就是儒学、儒家的话事人。
④
孟子之后,后圣荀子终于登场了。他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从此,儒家学派的主流“人性观”一分为二。形成了孟子一派的“性善论”,以及荀子一脉的“性恶论”。此外,荀子也提出了颇为理性的“天命论”。即天道是自然的、客观的,不具有什么情理,有其客观运转规律。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儒学祭酒,都要去遵守这种规律。
显然,荀子的一系列观点,属于是进步思想。诸如,荀子认为:“人不能去挑战天道,而是应当顺应和遵守它。并不断认识,和总结这一过程。继而,对天道加以利用,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些思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更为重要的是,荀子的思想,在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同时,还属于是开创性的。和孔子重视“仁”,孟子重视“义”,不同的是。荀子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就是说,荀子为儒学的发展,在儒家之“礼”上,注入了法家学派的思想——法。
如此一来,儒学便开启了,吸收其他学派思想的先河。一番操作之下,儒家进入了,“儒法并用”时代。受此影响,儒学算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因为这种“儒法并用”之变化,和“孔孟之道”存在明显的不同,故而一出现,便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最终,后圣荀子,被许多人称作是“披着羊皮的狼”。即许多人认为,荀子是以儒家思想外衣为掩护,暗地里却是行法家之根本。
事实上,不仅是“儒法并用”之新儒学,和孔孟的旧之正统儒学,有很大不同。荀子的“法后王”思想,那也是和孔孟的“法先王”,有着明显的不同。很明显,在荀子看来,因时制宜地效法,当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是极好的。也就是说,谁拳头够大,够硬,就应该听谁的。
显然,荀子的思想,明显和孔孟的'法古'的政治观,主张效法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言必称尧﹑舜﹑文﹑武,有巨大的不同。对此,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孔子知道了,荀子的‘法后王’之主张,一定会被气到棺材板都会晃动吧。”不过在笔者看来,那倒未必,毕竟孔子生前,还学习老子呢。也算是,学习道家了。想必孔子看到荀子的活学活用,说不定会非常高兴呢!
无论是“儒法并用”也好,还是“法后王”也罢。显然,后圣荀子的理论,夹杂着大量的法家之思想。所以,有非常的多的儒家人认为,荀子就是个法家的推崇者,就是背叛儒学的小人。再加上,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和李斯,都曾师从荀子。一时间,荀子是儒家之叛徒的言论,似乎算是被证实了。可荀子本人,对此,似乎并不以为然!
不过呢,还是那句话。我们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荀子对于发展儒学的尝试和努力。显然,战国末期的荀子,算是把儒学发扬光大了。其“儒法并用”的思想,算是让战国末期的各国看到了,新的儒学是具备“求变和思变”的能力的。这是一种好的变化,一种巨大的进步。而儒学一旦学会兼容,并蓄了法家之思想。甚至,还兼容学习阴阳家等思想,那么儒学发展壮大的势头就不会停歇了。
而且,只要儒学继续坚持这种,不断学习其他学派思想的路子。那么,孔孟没有实现的政治抱负。终究会被荀子,以及后续的儒家学者所实现。而荀子一度三次当选,“稷下学宫祭酒”。也就是三次当选,中国最早、最古老大学的校长。就算是儒学,不断接近政治核心的最好证明。
⑤
毫无疑问,后圣荀子的“儒法并用”思想,甚至是“儒法阴阳等并用”之思想。对于儒学的发展,是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意义的。从此以后,很多儒生都看到了。除了坚持学习孔孟之道的,“仁义礼智”之外。儒家又多了另外一条道路,可以选择。那便是儒家还可以学习,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并让他派的思想,为儒家所用。
显然,荀子的“儒法并用”思想,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甚至,我们可以说,儒学能够在汉武帝时成为官学;儒家思想成为主流社会思想,都是拜荀子的,“儒法并用”思维所赐。和原始正统儒家,坚持孔孟等所谓的“兴灭继绝”之原则,已经大为不同的,荀子的“儒法并用”之开创性思维。算是给了后续的儒家学者,包括西汉大儒董仲舒等,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典范。
所以,哪怕荀子被众多的,儒家学者所非议。那也也改变不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荀子的“儒法并用”思想,愈发使得儒学和儒家超越了,其他所有学派。最终,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了官学。这就足够说明,荀子的“儒法并用”之新儒学思维,是非常正确的。
故而,荀子就是事实上的,儒学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事实上,荀子不仅是儒学的集大成者。还是战国末期,儒学的领袖。荀子算是真正结束了,儒学的八派之争。此后的儒学、儒家算是,再次集合在了一起。最终,荀子被后世人称为儒家后圣。算是间接证明了,后世儒家学者,非常认可荀子的所作所为。简言之,后人是认可荀子,对于儒学的巨大贡献。
显然,“儒法并用”是荀子,批判性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即主张在坚持孔孟之道的前提下,在保持“礼”的情况下,再学习法家思想的“法”。继而,在治世方面,开创性地实现,“法为儒用”的新思想,也就是“礼法并施”新儒学思想。这种新思维,为先秦时期的儒学和儒家,注入了强大的新鲜血液。
显然,荀子对儒家的贡献,是开创性的,是前无古人的存在。但是,一定会,后有来者。毕竟,后人肯定会学习荀子的开创性之举,只因荀子的开创性举动,显然更加符合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而董仲舒,显然便是学习荀子的儒家学者之一,当然,这是后话,后面再说。
所以说,荀子的出现,为后续儒学和儒家的继续发展,指明了道路,指出了另一条康庄大道。甚至,说得再夸张一点,儒学之所以在汉代成为官学。乃至影响中国历史,长达2000多年。都是拜荀子的开创性,儒学思维所赐!
想来,荀子一定是在,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祭酒之前。便发现了,只有“孔孟之道”的儒学,是有明显缺点的,是还不完善的。所以,最终的结局是,孔子和孟子屡次追求仕途,却都是铩羽而归。可荀子的仕途,相对来说,算是在齐国成功了,走得相对比较顺利。但是,显然这种程度,肯定还没达到,儒家治世之宏大目标!
⑥
秦朝时期,因为始皇帝,坚持法家思想治国。所以,儒学等其他学派,肯定是被打压的。此后,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正统。不过,因为严苛的法律等因素。最终,出现了“天下苦秦久矣”。然后,秦朝很快便垮台。纵然是秦始皇这样,拥有雄才大略的强人。第一次开辟了,大一统之中国。可在其死后,看似强大无比的秦朝,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化为了过眼云烟。
所以,秦朝时期,已经具备“儒法并用”,开创性思维的,蛰伏的儒家学者们。肯定是清楚的——“秦以后的朝代,想要学习秦朝,仅仅依靠法家思想治理国家,肯定也是行不通的。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有“儒法并用”之开创性思维!想来,蛰伏期间的儒家学者们,早就将秦朝的失败之真因,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他们也一定会记住,哪怕是历经“焚书坑儒”之后。在仅有一部分儒学材料幸存下来的情况下,这一兼习其他学派的思想和思维,也是绝对不能够丢掉的。很明显,秦朝时期,蛰伏的儒家学者们,也肯定受到了荀子的影响。继而,具有了开创性思维,学会“儒法并用”“两条腿走路”。
换言之,秦朝时期,经后圣荀子开创性思维,提醒过的儒家学者们。肯定都在等待一个契机,等待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出现的契机。而这位君主呢,显然是,也必须是,能理解他们:“坚持孔孟之道为儒家核心,同时学习法家等学派思想。即以一种兼容并蓄的,新儒学形态,去管理和治理一个大一统国家。
不管怎么样,秦朝时,儒学被打压是事实。其实,不仅是儒家,在秦始皇时期,除了法家之外。其他任何学派,基本都是受到打压的。故而,彼时的儒学,也就更谈不上,能够被统治者,所看重和重用了。更就更谈不上入仕,参与管理国家,实现“治世”之宏大理想了。
⑦
等到了西汉初期,在汉高祖刘邦的决策下。朝廷采取了,道家老子无为而治,之休养生息的策略。后续的几位皇帝,也多少如此。等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之时,这种政策的优势效果,达到了峰值。之后,汉初出现了小盛世,俗称文景之治。可是汉初的这种,休养生息的政策。虽让西汉出现了,小盛世之象。却也埋下了,巨大的隐忧。只因,休养生息的政策,显然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大一统之历史趋势。
显然,早就受到荀子启发的,拥有“儒法并用”之开创性思维的儒家学者们。应该是看到了,汉初仅采用道家无为而治,之休养生息策略的弊端。换言之,儒家学者们,肯定早就在思索,启动“儒法道并用”了。而等到了拥有雄才大略的,志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汉武帝刘彻出现的时候。那些,早在秦朝,就等待一个契机的,儒家学者及其后继者们。终于要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了!
显然,汉武帝刘彻,很清楚——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的策略,起初是正确无疑的。可到了自己的时代,这一系列道家之政策,已然已经成为了,阻碍加强中央集权(帝制)的,绊脚石和枷锁。所以,汉武帝也肯定知道,他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制度——一种既可以兼容法家思想的,又可以兼容道家等等思想的,更可以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
于是乎,之前一直被道家所压制的,儒家学者们知道。属于自己的时刻,终将要到来了。建元6年,窦太后去世,支持道家,压制儒家势力的最大障碍去除了。已经积蓄力量多时的儒学祭酒,且已经融合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的儒家新势力。终于要迎来,春天了。元光元年,即前134年,汉武帝刘彻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
而在这一过程中,历经三朝的,儒家新势力的代表。在儒家学者们,大力支持下的大儒董仲舒,终于算是不负众望,脱颖而出。其实,董仲舒不仅将孔孟的,“仁义礼智”发展为了,“仁义礼智信”。还使得儒家最核心的价值观体系,也就是中国核心价值观体系——“五常”学说,也正式形成。此外,他还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借鉴荀子的开创性思想,将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继而吸收了,法家和道家等其他学派的理论。
最终,董仲舒创建起一个,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新儒学思想体系。显然,此新儒学思想体系,是一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体系和制度。毫无疑问,这肯定是深得,汉武帝的赞赏。此外,董仲舒还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之宗旨,各不相同,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
此外,眼见时机成熟,董仲舒还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之说、“三纲五常”学说、“大一统”学说。以及“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等等。总体来说,大儒董仲舒的思想,是以儒家宗法思想为核心和中心,杂以法家等学派思想,以及阴阳五行说。最终,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了一整套帝制神学体系。而这个,不正是汉武帝刘彻所需要的嘛!
最终,董仲舒的大部分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自此,儒学成为了官学,儒家思想也成为了,社会正统思想。最终,儒学成为了最重要,也是最大的显学。此后,儒家思想对古中国的影响,更是长达两千多年。显然,在西汉汉武帝时,儒家和儒学,终于实现了孔孟的,为统治者服务的愿望。此时儒家的代表——董仲舒,先是当上了江都国的国相。不过,之后因企图用“天”来吓唬,并限制汉武帝的私欲,而被汉武帝罢免。
而在老实了一阵子后,董仲舒当上了,胶西王刘端的国相。不过,因董仲舒惧怕汉武帝。此后,称病辞官了。话说,董仲虽然退了,但是董仲舒培养的一批学生。最终还是上位了,其中不少人,还当上了国相。需要说明的是,汉武帝时期,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方针下。其他的诸如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并未被禁止,而是必须依靠儒学才能发展。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其他的学派,要想发展,必须依存于儒学。
⑧
西汉汉武帝时期,以及后续,儒学和儒家,已然是一家独大,且已经实现了“治世”之理想。终于,在孔子去世后,历经了大约350年的努力,儒家和儒学,真正实现了,参与国家管理,实现“治世”之宏大愿望。这一时期,儒学博采众长,吸收了许多法家、阴阳家等学派的精华内容。因此,可以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大方针,是行之有效的,是成功的。
需要说明的是,汉武帝时,其还遵循儒家思想,还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如此一来,西汉王朝算是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儒家政治之历史传统。此外,在儒家兴学的基础上,汉武帝还创造性地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这一举措,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教育的社会风尚。也因此,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了,社会各方面。最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于西汉时期基本形成。
显然,在汉武帝时,儒家和儒学算是,彻底实现了登堂入室,真正走入了统治阶层。不仅儒学成为了官学,儒家思想彻底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儒家学者们,也彻底实现了入仕,参与国家管理,实现治世的宏大愿望。若是,儒家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后圣荀子泉下有知。看到这里,他们肯定都会欣慰地笑起来吧!
在西汉汉武帝时,在强大的儒学的影响下。法家逐渐隐没,近乎消失。不过,法家思想核心的结晶——法律,却为儒家所吸收。最终,成为了维护国家稳定的,基础法律工具。继而,充当着“政治事功”的角色。而强大的,兼容并蓄的儒家思想,则扮演着国家的“伦理劝导”之角色。最终,一种以“外儒内法”思想为导向的,新的国家管理模式形成。此后,这一模式,一直持续了近2000多年,对封建中国施加着巨大的影响力。
同样,还是在西汉汉武帝时,在强大的儒学的影响下,汉初占据统治思想地位的道家,被儒学和儒家所取代了。也因此,当时儒道两家学派,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角色互换的趋势。那便是儒家代替道教,在上层社会发展成了庙堂儒教 。而道家落败,则往下层社会发展,反而成为了民间道教。
也就是说,儒教实现了逆转,逆转了法家和道家 。此后,这一趋势,也是一直持续了近2000多年。也就是说,自汉武帝起,儒学基本都充当着,社会主导思想体系的角色。而法家和道家,甚至包括后来的,佛教之释家,基本都是扮演着,辅助儒家的角色。
⑨
由上述,儒家和儒学的发展史,笔者想说:“要想真正理解儒学和儒家,就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儒学和儒家的发展。”儒学和儒家从开始的,不被统治者所接受,到汉武帝时全面上位。就能够很好地说明,儒学和儒家,是一边坚守自己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思想,一边学习其他学派的思想和优点。
因此,儒学和儒家,算是一直在发展,一直在改进和提高自己。用现在的话来说,儒学和儒家学者,是有发展的眼光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儒学能够成为官学,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主流社会思想。儒家能成为超越其他,所有学派的根本所在。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儒学和儒家,拥有开创性思维,能够不断地学习其他学派!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算是事实上的,儒学和儒家“事业”之巅峰期了!此后,无论是魏晋时期,儒家利用“玄学”来解释儒学。还是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出“程朱理学”。又或者是明中叶,儒学发展出“阳明心学”等。纵然,这些思想对传统的正统儒学,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超越。这些所谓的超越,其实都是微乎其微的。
很显然,这些所谓的新儒学、儒家思想,都是难以说成,是真正超越了,大儒董仲舒时期的儒学和儒家了。也就是说,在大儒董仲舒,开启儒学和儒家的巅峰期之后。儒学和儒家虽成为了,事实上的,封建社会的主流学派,也确确实实都在缓慢发展。但是,儒学和儒家,一直都是在挫折,和曲折中不断探索和发展。并不断地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和挑战。
而且,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儒学和儒家一直都在遵守,“不断学习他派”的传统秉性。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儒家和儒学,在不断地学习佛教和道教等,不断地调整自身,以满足自身要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需求。
故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学和儒家,在不断地学习法家、道家、阴阳家、佛教之释家等流派之后。虽然,依然保留着,原本的初心——坚持“仁义礼智信”等儒家经典。却也为,不断地学习,其他学派或流派,已经早已不再是,起初的那个“孔孟之道”之正统儒学了!当然,以上笔者的观点,仅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