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正在大力实施齐鲁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齐鲁文化的传承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服务于我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自中共山东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和整合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齐鲁儿女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着力培育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以来,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已成为我省当前和今后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推动齐鲁文化的传承发展要以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为主要目标。

一、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提出的时代背景

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深层动源,特别是文化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精神,直接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式。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所形成的齐鲁文化,不但深刻地影响了山东社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山东不但文化上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而且也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山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25.45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31072.10亿元,山东从一个贫困省份一跃成为一个经济大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应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齐鲁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的山东精神是分不开的。正是在勤劳勇敢、崇德尚礼、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齐鲁精神传统的支撑与推动下,山东的经济建设保持了强劲发展态势,在国家实施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中,始终走在前列。

进入21世纪,国内国际形势进一步发生变化。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一步加强,实现经济的战略转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目标。这对山东实现新时期的跨越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省原有的发展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压力和挑战。我省人均占有资源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土地、水、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短缺矛盾将日益尖锐,环境承载压力十分严峻,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上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形势下,自觉培育富有特色的山东精神,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以有力支撑新时期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山东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全国各族人民新时期共同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为了适应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7年6月中共山东省委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深入挖掘和整合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齐鲁儿女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着力培育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提出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既是对几千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山东应对当前和未来发展新形势,铸就兴省之魂、夯实强省之基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当前我省正处于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变期和全国正掀起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期,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对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省人民的思想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引领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强有力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毫无疑问,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已成为当前山东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新时期山东精神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新时期山东精神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它既传承了两千多年来齐鲁文化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时代的特色和要求,充分反映了山东人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道德追求和胸怀气魄。

其一,新时期山东精神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山东大地上形成的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主干,几千年来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山东人。齐鲁文化在传承中,有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内容,也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这些一以贯之的精神已成为山东人稳定的心理结构和普遍的价值取向。新时期山东精神来源于山东人民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更是对两千多年来齐鲁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齐鲁文化构成了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深厚文化基础和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的丰富文化资源。“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是对齐鲁优秀文化传统的准确概括,这表明新时期山东精神是建立在继承和发扬齐鲁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的,独特而深厚的齐鲁历史文化传统构成了孕育新时期山东精神的丰富的文化资源。

其二,新时期山东精神是对山东“时代精神”的概括和总结。新时期山东精神是从山东人民近40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是对山东“时代精神”的准确反映。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山东人民始终以齐鲁儿女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自己,一方面自觉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彰显忠诚守信、崇德尚礼、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齐鲁优秀道德品质,同时又不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安于现状,敢于打破框框和思想束缚,转变守土恋家、安贫乐道的小农意识和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保守意识,不断推动制度、科技、管理、产品等各方面的创新;不断自觉发扬开放包容精神,不封闭,不保守,不狭隘,积极吸纳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管理经验和科技成果;不断自觉发扬忠诚守信精神,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摒除弄虚作假、逃避责任的行为;不断自觉发扬务实拼搏精神,脚踏实地,讲求实效,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发扬敢为人先精神,敢闯敢干,勇于开拓,勇于挑战。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倡导要“着力培育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可以说是对山东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时代精神”的全面概括和准确反映。

其三,新时期山东精神反映了未来社会发展走向和现实需求。新时期山东精神是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也是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回应,更是为应对山东未来发展需求而倡导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自觉。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特别是在我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朝着“两个一百年”目标迈进的情况下,全方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不断创新和科学发展必然成为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山东要想在未来发展中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就必须不断扩大开放,在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上寻求发展空间;同时要进一步弘扬“包容”精神,让一切聪明才智和发展因素都有充分施展的机会平台;要继续发扬忠诚守信的传统美德,不断彰显山东人忠诚爱国的情怀和守契约、讲信用的良好声誉和重义轻利的山东人形象,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人文环境;要继续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从实际出发,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强调要“着力培育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明确将改革创新、开放包容作为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体现了山东应对世界发展潮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价值导向。

总之,“植根历史、立足现实、引领未来”是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显著特点。它不仅体现了山东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山东独具特色的人文品格和精神风貌,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新时期山东人的价值追求,是应对未来需求、引领山东未来发展的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

继承了家风_家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_以儒学观念为主的家风继承

三、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对齐鲁文化传承发展的要求

显而易见,从新时期山东精神的内涵及特征来看,新时期山东精神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面向未来,面向新时代的新问题、新挑战,体现出了一种与齐鲁历史文化传统既继承又发展的关系。因此,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离不开传承、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必须对齐鲁文化加以创新发展,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山东精神的培育与践行。

(一)在理论层面,对齐鲁文化进行新的理论诠释和建构

新时期山东精神与齐鲁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源泉和根脉,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需要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涵蓄。这种滋养与涵蓄,首先表现为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能为新时期山东精神提供理论上的证明。事实上,“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以及“忠诚守信”这些齐鲁传统美德,在齐鲁传统文化中都有自身一套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其提供理论说明,解释了这些道德品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并在长期的理论渗透和道德养成中,积淀形成了山东人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和价值认同。但是,新时期山东精神与齐鲁文化传统毕竟不完全等同,而是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如新时期山东精神所强调的改革创新、开放包容精神及拼搏务实、敢为人先的精神,就与齐鲁传统文化精神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对山东乃至全国影响至深的鲁文化和儒家文化,虽以倡导刚健有为、日新其德、革故鼎新的精神和家国天下情怀为主,但因长期受小农经济和宗法礼制的影响,它同时显示出很强的封闭保守性和调和持中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围绕新时期山东精神,对齐鲁文化做新的理论诠释和体系重构。

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某派学说的思想体系进行新的理论诠释,凸显齐鲁文化中和新时期山东精神相一致的精神内涵,淡化或转化与新时期山东精神不一致的内涵。如对儒家文化,要通过理论诠释的方式,将儒家文化中蕴含生生不息、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孝亲爱人、忠诚守信等与山东精神相一致的思想体系加以重新建构,同时摒弃与新时期山东精神相冲突的价值观念和理论阐释,使其在与新时期山东精神相协调的前提下,获得新的理论形态,以有效为新时期山东精神提供实践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齐鲁文化在理论上做整体性的整合与重构,以为新时期山东精神提供支撑。齐鲁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文化,并不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思想体系,而主要是由齐文化和鲁文化两大板块组成。在历史上,齐鲁两地的文化虽经长期的融合,在一些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上已趋于一致,但仍各自保持了相当明显的特色。特别是齐文化,其开放包容、尊贤尚功、奋发图强的精神与儒家文化有很大不同,但却与新时期山东精神高度吻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鲁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齐文化地位相对不高。当前,应围绕新时期山东精神,大力挖掘和弘扬齐文化,对齐文化和鲁文化做新的整合和重构,形成一个集中体现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新的齐鲁文化形态。

继承了家风_以儒学观念为主的家风继承_家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在实践层面,对齐鲁文化中的道德实践方式和礼俗资源进行转化创新

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不但需要有一套义理系统成功地将其内化于心,而且需要有一套有效的道德实践方式和礼仪规范,将新时期山东精神外化于行,落实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1.对齐鲁传统道德实践方式进行转化创新。齐鲁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以修身为本,特别强调道德养成和道德实践。儒家修身的目标,就是将内在的道德信念完全落实于道德行为,所以儒家的修身方式客观上构成了一套系统而有效的道德实践方式。这些道德修养方式在传统社会有效地将齐鲁文化中自强不息、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诚实守信等价值观落实到了实处,成为培育和践行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效方式。这些方式,对培育践行新时期山东精神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的一些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式很大成度上已不适用于当今社会,需要根据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对这些道德实践方式做相应的调整,这就需要对传统的道德实践方式加以传承创新。如传统的道德实践方式中存在的道德至上、服从权威、压制个性、极端禁欲等,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此外,也是特别重要的是,要将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新内涵,如强调改革创新、开放包容等精神,有机地融入到传统的道德实践方式中去,这就需要根据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新内涵,对齐鲁文化中传统的道德修养方式和实践方式进行创新性发展。

2.对齐鲁传统礼俗加以转化创新。内在道德精神落实于现实生活,除了靠自我内在的道德修养之外,还需要一套外在的礼仪规范加以约束和引导。这些礼仪规范也成为人表达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的途径与媒介,被自觉地在生活中加以遵循和落实。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齐鲁传统礼仪制度虽屡有调整变革,但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山东人的生活,并成为人们涵养道德性情、表达道德情感的重要载体。当前,应充分挖掘齐鲁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尤其是实现新时期山东精神与传统礼俗的有机融合,使其成为山东精神外化于行为、落实于生活的方式与途径。这首先需要在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指导下,对于延续至今、还在影响人们生活的传统礼仪、礼俗及节日庆典等进行全面的清理和规范,挖掘这些礼俗、节庆背后的道德含义,并使其与新时期山东精神相适应。同时,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需要,要在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指导下,进行新的礼仪规范制定。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以儒学观念为主的家风继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纪念庆典活动。

(三)传承发展齐鲁文化中的教化资源

在齐鲁文化中,还有一套比较系统的道德教化方式,成功地将义理系统承载的核心价值与礼仪系统承载的道德规范由理论转化为实践。以人伦孝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私塾)教育和以劝善修德为主要内容的民间讲学活动构成了齐鲁文化的主要教化内容和教化方式。以家庭教育、学校(私塾)教育和民间讲学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道德教化方式以儒学观念为主的家风继承,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它以不同方式、有不同侧重地针对社会不同人群开展道德教化,在全社会成功实现了将其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些齐鲁文化所蕴藏的宝贵教化资源,对当前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当然,传统的教化方式主要围绕道德教育展开,其灌输的价值观与新时期山东精神有很大不同。应结合新时期山东精神对齐鲁文化中的教化资源进行转化创新,在充分借鉴吸收齐鲁传统文化道德教化资源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建立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教化体系,以有效推动新时期山东精神的培育与践行。这其中,要特别重视发挥家庭的教化功能。应结合新时期山东精神,重点对齐鲁传统中的家规、家训、家风进行传承创新,深入挖掘、系统整理齐鲁传统家规、教训、家风时代价值,赋予其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使其在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山东省201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重大项目“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