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子百家中提倡仁政的事_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_诸子百家提出的理念

​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

说起儒家思想,我们通常将孔、孟并称,事实上,孟子比孔子晚了近两百年。作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和关于礼的看法。他为了推行这些主张,勇于面对无数艰难险阻,真正做到了“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春秋时代,虽然诸侯之间相互攻讦,封国之间相互兼并,但西周的封建秩序和礼仪规范,影响力依旧存在。因此,孔子相信,只要克服春秋时代的种种变数,仁和礼的伦理观念,就依然能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而到了战国时代,封建体系的崩塌之势已经无可挽回,国君们把传统的伦理规范视为过时的、失效的方法,要么轻蔑,要么忽视。他们真正追求的,是增强国力,扩张领土,因此,他们更愿意接受能够迅速发挥现实作用的主张。比如,纵横家提出的处理国家关系的方法,兵家提出的训练军队、排兵布阵之法,法家提出的管制人民、集中权力之法,等等。

在这样的社会潮流中,孟子要用仁义道德、人伦规范说服国君,难度就变得更大了。因此,他必须改变自己讲道理的方式,也必须为儒家思想增加新的内涵,让儒家思想能够适应时代,发挥效用。

那么,孟子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在表达观点时,孟子并没有娓娓道来,而是打破儒家常规的思路,采用了雄辩说理的方式,以严密的逻辑和出其不意的角度取胜。他思维敏捷,生猛强悍,面对国君时,态度强硬,不惧权威,是个言语和信念上的斗士。

孟子的努力,让儒家思想重新焕发光彩,成为可以和其他诸子百家并立、一起辩论的一个流派。因此,在《孟子》这本书中,不仅记录了孟子说过什么,还将孟子怎么说、对谁说、在什么情况下说,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孟子》的第一篇《梁惠王》中,就记录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雄辩故事。孟子四处游历,觐见国君。44岁那年,孟子到了梁惠王面前,梁惠王很尊敬他,先开口跟他寒暄,询问他的主张是否能给国家带来利益。

梁惠王广泛接受游士意见,目的是为了找到指导国政的良方,因此,他提出这个问题是很正常的。但他没想到,这个寻常提问,竟然引来了孟子不留情面的否定。孟子说:“王干吗要提利益呢?难道你不知道比利益更重要的仁和义吗?”

接着,孟子滔滔不绝地展开了论述,比如:一个国家中,从国君到百姓,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考虑什么是对的、正当的,那就必然会导致利益的冲突与争夺,这样一来,国君的位置无法长久,国家也会遭遇危机。

然后,孟子告诉梁惠王,国君想求利,最应该做的,是赶紧停止强调利、追求利,转而提倡仁义。在一个相信普遍仁义的国家,国君的统治能够长久,能获得的利益也最大。

在这里,孟子展现了复杂的雄辩思维,他虽然一开始就否决了梁惠王言语中提到的“利”,但实际上,他的话也是告诉梁惠王,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好处。

孟子之所以告诉梁惠王,践行仁义重要,不仅是因为它是对的,还是因为,它符合了梁惠王最本质的“求利”愿望。从这个角度来看,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还创造了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让它具备更普遍的实用性。

孟子相信,即使是在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的动荡局面中,儒家思想依旧能够发挥作用,以仁义为核心的伦理观念,依旧是最好用、最有用的。

如何“王天下”

孟子见齐宣王时,被问到一个问题:国君如何才能做到统一天下。这是战国时期很多国君都想追求的目标,也就是“王天下”。

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_诸子百家提出的理念_在诸子百家中提倡仁政的事

孟子给出的回答很简单:借由保护人民来统一天下,就一定没有任何阻碍。并且,他相信齐宣王也能够做到,这是因为,齐宣王具有“仁心”,这是统一天下的重要条件。

那么,孟子为什么会对齐宣王有这样的看法呢?这是因为在孟子到齐国之后,听说了有关齐宣王一个“以羊换牛”事迹,他就以这件事展开论辩。

当时,齐宣王坐在堂上,臣子牵着要送去祭祀的牛路过,齐宣王见那头牛被吓得瑟瑟发抖,便动了恻隐之心,想要保住牛的性命,而又因为不能废除祭祀之礼,就提出用羊代替牛来祭祀。

听说这件事的齐国百姓,都认为齐宣王是因为小气,舍不得用更贵的牛来祭祀。但孟子不这样认为,他肯定齐宣王的行为,并说:“你有这样对牛的心意,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

孟子进一步解释道,齐宣王行动的出发点,是对牛的同情和不忍。他之所以提出“以牛换羊”,是因为看到了牛的恐惧,而没有看到羊。这虽然容易引起误解,却是仁心的正常反应。

君子具备仁心,即使是见到动物活着的模样,都不忍看到它被杀。这是一种对他者痛苦感同身受的基本能力,也是成为一个优秀统治者的重要特质。

因此,孟子指出,齐宣王只要认知、珍惜自己这份对牛的同情心,拿来作为当国君施政的基础,适当推扩这份仁心,那就不仅能成为好国君,还能“统御天下”。

孟子的政治思想在诸子百家中提倡仁政的事,是建立在人的同情心、同理心之上的。它能够创造的不是君王的权利,不是国家的利益,而是让人民安心自在的生活环境。这是一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追求。

孟子对人性的信心

然而,面对时常受挫的现实,孟子并没有因此低落消沉,相反,他是个乐观主义者,无论是对自己的理念,还是对人的力量,他都抱有莫大的信心。

在讲述为君之道时,孟子时常提到贤君尧和舜,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因为我们后世之人和尧舜之间,具有最普遍的共通性,那就是“性善”。

相信国君能够施行仁政,基于这样的理念;相信广大普通百姓能成为道德品行高尚的人,也是源自这样的理念。

孟子认为,“善”是人心共同的愿望。我们喜欢美好的事物,期待美好的感情,这就是性善的证明。我们天生就知道该如何遵守礼节、如何与人好好相处、如何在世界上找到对的位置。只要我们遵从本性,就能成为好人,也能创造一个善的社会。

那么,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在孟子的人性观中,个体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孟子是个积极乐观的人,重视生活的秩序,因此,他反对消极态度和自暴自弃。他相信,无论我们是犯下了错误,还是走错了道路,只要想回头改正在诸子百家中提倡仁政的事,就还是有希望的。如果就此一错再错,在歧路上一去不返,是一种自我放弃。不管个人或社会,如果持有这样的信念,只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孟子是个深度参与现实的人,他对战国之际的混乱时局有清晰的感知,也因此不得不灵活变通,权衡利弊,寻求各种可能性。他是个反对教条的人,因此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他也能够具备多元的视角,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论述,而不是将思想简化为几个抽象的原理。在《孟子》一书中,这些特点都是很明显的。

在历史上,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至圣”孔子。然而和孔子一样,孟子周游列国,讲述仁政、王道,却并没有真正得到任何一位国君的信任。在这一点上,孟子与孔子一样,具有相同的悲剧色彩。

在孟子的一生中,他做到了百折不挠、尽心尽力,也因此可以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然而,从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孟子所提出的仁政思想,所推崇的人性力量,即使在千载之后,也闪耀着理想的光芒。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