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投稿
家风是指一个家族(包含家庭)的传统风尚,包括其生活方式、文化氛围。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家规是指一个家族(包含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族(包含家庭)有一个家族的规矩。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家族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法律的一部分。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族(包含家庭)要想兴旺发达,绵延长久,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道理、守规矩,家族中人一旦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而家风、家规、家训依据不同家族(包含家庭)的具体情况,比如生活环境、经营范畴、追求目标、子女情况等等,形成了自己家族(包含家庭)的家教。
中国古代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宗法制度。这套制度在西周初期,在周公姬旦为代表的制定者努力下,基本上比较完善了,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宗族社会(宗法社会)结构在中国古代社会至少存在了2000多年,而它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家风与家教的基础。
中国宗法社会形成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级社会阶层,前三层还是与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家族,而被称为士人(或士族)则多是畴人子弟的后代,他们要跻身社会主流人群,只有通过良好的家族、家庭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对于这个社会阶层,家风与家教是支撑他们发展、进步并有益于社会的重要基础,孔子如此,司马迁如此,诸子百家的众多代表人物也如此,中国古代社会一代又一代社会精英人物、成功人士(政界、学界、商界、军界等等),莫不如此。宗法制度(特别是士人与士族)的存在,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以仁德、礼教、民本、中庸、慈孝、精进、爱国等等为特征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得以延续。家风与家教,其主旨离不开注重家法与国法;和睦宗族、乡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合乎礼教、端正名分;祖宗祭祀与诸神;修身与齐家这样一些内容诸子百家家训,其特征有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家规)等,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每个家族的学塾(私塾)教育(也相当于今天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礼教教育)。
家训是良好家风、家教的重要载体,从周朝开始,一些流芳千古的家训作品就开始流传,它们都是优良家风与家教结出的硕果。家教即家族(包含家庭)的教育包含了父亲的教育和母亲的教育,其中父亲的教育一般称为鲤庭。
鲤庭的典故出于《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伯鱼就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孔鲤的儿子是孔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子思子,据说他是《中庸》的作者,孟子就是他的学生的学生。应该说,孔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被后世奉为楷模。鲤庭的典故说明什么?说明了父亲教育的基本原则。陈亢与伯鱼共同受业于孔子,陈亢好奇于圣人授业是否有私心杂念,故才有“子亦有异闻乎?”之问,这引出了“鲤庭”的场景故事,也最终明白了“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的道理。
父亲的教育之外还有母亲的教育,所谓父严母慈。母亲的教育也源远流长,其三大代表是孟母、徐母与岳母。其故事孟母三迁、徐庶入曹营和岳母刺字分别表述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明辨忠奸是非以及精忠报国的理念,它们是父亲教育的加强版,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共同撑起了家庭(家族)教育的天空。
流传至今最早的家教作品据说是西周初期周公的《诫伯禽书》与西汉司马谈的《命子迁》。其实,今天看到的文本,肯定不是原文,文有今古文之分,《诫伯禽书》的文字不可能是《尚书》时代的作品,其文本也至多反映了周公家训的精神而已;而《命子迁》当脱胎于《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也是大致的精神。《诫伯禽书》中说:“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命子迁》中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这里面都体现着心系天下、埋头苦干、为民请命等等崇尚道德的精神。
早期家教作品文本可信的有著名的诸葛亮《诫子书》与《诫外甥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诫外甥书》)诸葛亮的文字我们耳熟能详,直到今天,它们依然是我们常常引用来教育孩子立志、力行的重要警句和名言,内涵丰富,意境隽永,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家教作品应当是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的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颜之推(531年-约591年),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第35代孙,可谓出身于士族名门。然而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乱世,政权更迭,人生坎坷……无比苦难的身世,让饱读诗书人文涵养极高的颜之推注意到了家教的重要性,怎样延续以他尊崇的先贤孔子、颜子以及介子推等等伟大精神为代表的传统,让文脉绵延不断,这是颜之推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在晚年,颜之推系统而真切地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代表作《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系统、完整地开创了汉族家教传统,基本界定了家教的主题内容。这是一部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教育的百科全书,书中记述了颜之推的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以之告诫子孙后代,其涉及了语言学、文学、音韵、训诂、民俗学等多个学术领域,涵盖了从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到为人处事、求仕致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关于家风与家教,颜之推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非《中庸》中的“中庸”含义)之人,颜之推把教育的对象分为上等、中庸、下等三种资质之人,智商在上、下二等之人,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人属于中庸之人。颜之推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这大多数人能够完善德性,增长知识;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严重脱离实际,庸碌无能,知识浅薄,缺乏任事实际能力的人。他提倡孔子的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方略与途径,提倡全面教育诸子百家家训,多方兼顾;提倡虚心务实的学习态度,反对妄自尊大、骄傲浮夸的学风。这是实学的开端,颜之推认为学习要追求“博习广见”,而“博习广见”来自于对人生和社会的务实观察与亲身实践,他认为“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颜之推强调学习要刻苦钻研,勤勉努力,勤勉惜时,那么即使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可以达到学识精通和技艺熟练的程度。人应该终生学习,应珍惜时光,应与学友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总之,学习是“态度决定一切”。颜之推还对早教、严格教育、环境教育、家庭语言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等等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见解。
《颜氏家训》的诞生和传播,成为了每一个家族教育效仿的榜样,颜氏家族也不断涌现了垂范千古的优秀人物,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一代英烈颜常山(杲卿)、宋代政治家颜师鲁等等。后世关于家风与家教的经典文本,可谓层出不穷,如一代史学巨擘司马光,他撰写的家族家训《家范》,被他自己认为,价值在其皇皇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之上;朱伯庐的《朱子治家格言》则通俗易懂,妇孺皆知;著名的《曾国藩家书》被誉为家训作品的集大成者。新近在清道光十三年编纂出版的江苏镇江遗砚堂《包氏宗谱·莲花手卷》中发现了宋代包公包拯的家训手迹,包拯在家训中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其凛然正气,不负包公清名,其清正廉洁之风,仿佛仍在身边,这对当前的反腐倡廉,颇有现实意义!
以《颜氏家训》开先河的中国古代家风与家教作品,千古流芳,功德无量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