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解读的是《王阳明心学全书》,什么是知行合一?如何掌控自我和超越自我?

看待道家观点王阳明学说的启示_王阳明对道家的看法_王阳明看待道家学说的观点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最为杰出的人只有两个半,这两个人分别就是孔子和王阳明,再加上半个人就是曾国藩,王阳明被世人提升到圣人的高度。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王阳明曾被贴上了唯心主义的标签,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重视。但不管是圣人还是凡人,王阳明的“阳明心学”都是极具思想价值,曾被称为王侯将相的必学经典,我们的习大大也曾多次推荐王阳明的思想著作,也有人说1亿以上的富豪都读过王阳明的心学。今天就让我们领略这位古代大思想家的思想精华。

好了,在开始讲解这本书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罗智,心灵励志作家、王阳明心学研究者,“阳明心学”畅销书作家。接下来,让我们简单认识一下本书的主角王阳明,他原名王守仁,生于公元1472年,祖籍浙江绍兴,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阳明与儒家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中国古代四大思想家。王阳明心学,也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对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等地区都具有深远影响。

王阳明一生中的经历来看,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的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即所谓“知行合一”。

王阳明对道家的看法_看待道家观点王阳明学说的启示_王阳明看待道家学说的观点

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作者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以传记+心学的解析方式,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博大精深,今天我挑选其几个思想精华进行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心学的由来。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追溯到儒家孟子,提出“仁义礼智根于心”,之后由北宋程颢开端,南宋陆九渊将其发展,至明朝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王阳明和陆九渊并称“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是它们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是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称为客观唯心主义。

第一: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思想精华,浓缩成为四个字就是: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或者说认知;行是指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知道就行了,也不是做了就可以,更重要的是合一,简单讲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可以理解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也就是知;尤其应当实践,也就是行。而且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好比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就是实践。

王阳明看待道家学说的观点_王阳明对道家的看法_看待道家观点王阳明学说的启示

第二:立足于行的奥秘

很多人认为王阳明是一个神秘而且近于邪乎的人物,从出生以来就有无数奇闻轶事伴随着他的一生。

5岁时,王阳明还不能说话,但改名守仁后立刻就能开口说话这些都是传说无从证实。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也有很多难解之谜。

王阳明对道家的看法_看待道家观点王阳明学说的启示_王阳明看待道家学说的观点

17岁时,王阳明新婚之夜玩“失踪”,到道观与人论道,通宵打坐。王阳明的书法水平也是一夜之间进步神速,写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字。

18岁时,王阳明从京返乡,途中遇到高手指点,让他的心性大变。

22岁时,王阳明参加会试,连续两次落榜,但并未因此消沉。

26岁时,王阳明半路出家,开始学习兵法,精研各家兵法秘籍,已达到出神入化境界。

35岁时,王阳明身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但因上疏言事,触怒了宦官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充当驿丞。

被发配到龙场,王阳明历尽苦难,受尽艰辛,这是王阳明生命中的一次磨难,也是生命的一道坎。逐渐适应恶劣环境后,有了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慢慢融入了环境。但久而久之,他终究不愿意平淡无奇过完一生,他又一次遇到了内心的挑战,也许是上天给他的机会磨练心智。在龙场,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困难,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本性只要不受私欲的束缚,知而行之,立足于行,是能够克服任何困难的。

第三: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王阳明自幼饱读诗书,他非常向往古人的“无入而不自得”的心态,但是龙场的三年,让他历经患难,亲身体验了难忘的境界,王阳明抛弃了所有幻想,开始了这种内心艰难的探索,他认为一个人的才能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如果打通了心灵的某一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应对自如。这便是儒家在人才培养上的思想人格:全才。

王阳明因为机缘巧合,很幸运达到了这样的高境界。从此脱胎换骨,成就了不一样的王阳明。通过效仿古法先贤,王阳明领悟到了一个能迅速改变心境的方法。这就是“以心印心”的智慧。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正面积极的能量传递到内心,是自己排除愤恨和畏难等各种负面情绪,从而使自己的心境和行为脱胎换骨。其实这一切心境的改变就在一念之间。思想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只有当思想进入潜意识后,才能转化为强大的能量。面对复杂的环境,如果我们能控制住内心,就不会被外界控制住自己的思想,陷入混乱。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对世界和他人的抱怨,让内心平静,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一个人内心才能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把事情做到最好。

王阳明对道家的看法_看待道家观点王阳明学说的启示_王阳明看待道家学说的观点

第四:认识事物的独特智慧

明朝另一位思想大家是朱熹,他是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要发现良知,就要接触事物,研究事物,发现规律。才能导致“良知”的出现。所谓格物,就是明白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一个人的认知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起初了王阳明受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很深,以至于废寝忘食地研究事物本质,但发现不得真谛,开始演习儒家六经,到处寻师拜友。同时身体力行,实践静坐修身。但是王阳明因此格物了十几年,仍然一无所获。但就在探寻的过程中,王阳明慢慢悟到了一个独特的道理。发现一个人的心态如何影响了他的认知能力。此为心法的启蒙。后来他发现了通过修养身心,认识了心的本体,从而获得一种源自本能的、高效的、直觉的类似“灵感”的认知能力。所以与朱熹的“格物致知”通过分析事物发现真理和规律不同,王阳明的心学是由内而外,认为心即是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理论。也就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

所谓心外无理,就是说外部的具体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会产生理,理是我们主观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我们心里的想法。所以没有心就没有理。

所谓心外无物是说,物与心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而存在。比如一个杯子,张三看到了它,那么它就在张三的心里存在,李四没有看到,那么这个杯子就没有在李四的心里存在。但客观上,这个杯子仍然是存在的。

第五:洞悉心灵的终极秘密

王阳明在龙场的恶劣环境中,逐渐平复心情,一开始只认为自己在这里只有等死而已,于是开始每天打坐修身,终于有一天,王阳明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心灵得到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处,他的智慧也得到了最大的迸发。这就是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他明白之前的“格物致知”的良知就在自己的每个人的内心。排除了环境的各种干扰,声、色、名、利的诱惑,摆脱了束缚,人的内心才真正具有强大的力量,敢于承担世上一切的事情。

不断调整意识,使其进入一个宁静,虚无,最终不着一物的境界中,洞察力提升了,对世间的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无为”中灵活自如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灵的强大不在乎征服外在的事物,而在能不能认识那个真正的“自我”。

看待道家观点王阳明学说的启示_王阳明看待道家学说的观点_王阳明对道家的看法

第六:创造一切的力量

在悟道之后,王阳明心与万物一体,拥有了自然的心态王阳明看待道家学说的观点,开始有了探寻万物本质规律的力量。儒家认为修身治学,明悟本性是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再往上一步就是圣人。所谓圣人就是明晰本心,洞察万物的规律,获得了大智慧。

儒家所强调的“诚”就相当于一个人内心与外界事物相通的一种虚灵状态,即心灵中接近本源的一种境界。唯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使人性和事物的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才能自然接受,保持灵活和积极进取的心态。王阳明悟透了一点,觉得自己的心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他从龙城悟道开始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第七:超越受限的人生

王阳明认为,儒家的学问,是我们心灵最本质的秘密,在增强自身修身的同时,必须要提升平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不然就是空谈。

修身悟道要顺其自然,才能洞悉宇宙万物存在的最本质状态,认识其本质的规律。儒家推崇的仁者是身心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将自己融入万物于一体,将自身与万物相连,从而激发巨大的自身潜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觉得生活很坎坷和焦虑,是因为我们太急功近利,以自我意愿为中心,没能认识到内心的那种源自本性的力量,不能获得超越受限的人生。正是内心内心局限性,导致了我们的焦虑和抑郁,也抑制了我们潜能的发挥。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把生活的困难看着是一种体验,接纳和包容,使我们心灵逐步返璞归真,慢慢呈现其本来的面面。

第八:顺势而为

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之理,是最原本的心灵状态,每个人都有这种“本心”。我们本心包括了各种事物的道理和规律,心之所发则为“意”,当我们的心接触到外界时,万事万物也由此而产生。所以,在我们心之上去外界求理、求事那是不行的。因为所有事物的道理和规律都在我们内心。我们应该向内求理。

需要我们反身而诚,至诚无息,有一种大到极致的诚意,无分无别,无内无外,才能体验到良知。致良知之道,是需要自己亲身去实践的,而不仅限于口头说说。

要体验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需要把自己的身心的节律调节到与大自然的节律一致,达到天地宇宙的本来状态,无为而化,按大自然固有的规律而运化。一个人如果能达到这种状态,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

第九:知行合一的秘密

王阳明讲解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就是如同见到了漂亮的东西就喜欢,闻到难闻的气味就恶心的反应一样,是一种内心本能的反应。知行的本体,正是“心”的本来面目,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无意识”或者“本体意识”的概念类似。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心的本来面目与道是相通的,也就是说,达到一定的境界,心能洞悉大自然的规律,并与之合二为一,是创造天地万物的源泉。一个人的思维、意识越接近这个层次,知与行的差别就越小,所具有的能力和智慧就越大,当发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知与行就完全没有分别,之时所展现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无尽的。

圣人教人做修身的学问,必须在平常具体的行动和感觉上下功夫,即要抓住内心美好的、本能的、自然的反应,不断培养它,方才可以称之为“真知”,不然就是不曾知道。

王阳明对道家的看法_王阳明看待道家学说的观点_看待道家观点王阳明学说的启示

第十:修身养性

王阳明说,主宰我们身体的就是心,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意识,思想,而意识的本体便是良知,意识所在地方便是一样的事物。

对于”格物“,就像孟子说的”大人格君心“中的格一样,自我们出生,我们的心在社会中,染上很多坏的习惯,格物,就是要去除这颗心上的不端正、被污染的东西,以恢复心性本来的面目,保持无时无刻的存养天理,这就是先儒说的“穷理”,这个穷理的过程就是:“明明德”。

良知是心的本体,没有什么干扰的话,心自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运行,但我们身处社会,必然受到外在的干扰,所以要格物致知,要战胜私意,方能恢复心体的本来光明。

我们要让自己的内心强大,不是为了战胜外物,而是能看到宇宙运行规律,内心是否能与大自然的规律协调。大自然的规律就是“道法自然”,一切都是自然地存在,让内心安静,让一切都自然发生,这就是大自然创造万物的能源所在。

一个人要修养自己,就要效法天地自然这种特性,转化自己的情绪,把一切事物变成提升自己的机会。当我们有不好的感觉,不要规避它,也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去助长它,深呼吸,放松身心,把注意力转向内在,提擦这种感觉,看看它到底是什么,不要害怕,不要你去分别,不采取行动,它就没有任何力量。

在生活中王阳明看待道家学说的观点,做到:修身、养性、存理、致知、升华自己对待事物的心态,调整自己的认知问题的方法,那么你的气质就会改变,心理素质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王阳明的思想博大精深,他晚年最为看重的是“致良知”。

总结为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王阳明看来,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只是很多人的良知被外界的物欲和内心的私欲所遮蔽了。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