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一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他曾经在浙江绍兴的阳明洞读书。.所以人们称他为阳明先生。他的心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心外无物。有一次王守仁和他的朋友到南镇去游玩。朋友指着山中的花树问道。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像这样的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王守仁回答说。你没有看见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看见此花时。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就是说。山花的存在并不是真实的。只不过是一种幻相。你看到他感到他的存在。就有山花的显现。不去看他,心死寂了,山花也就消失了。从这种人的主观精神决定客观事物出发,物就是一种意念。我想到了什么什么就是物。不去想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因此他武断的说:"离却我的灵明"心",便没有鬼神天地万物。"离却我的心没有鬼神是对的。没有天地万物却是非常荒谬的说法。王守仁在世界上只活了58年。可是天地万物并没有随他而死寂,却是万古长存的。
二,致良知,良知的说法最早是孟子提出的。所谓"不虑而知是良知,不学而能是良能"。王守仁对孟子的这一思想做了尽情的发挥。良知说构成了王守仁心学的基础。什么是良知?王守仁认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敬,见到小孩落井,自然产生怜悯之心。这些思念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这就是良知,推而广之。父子有情,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三纲五常观念以及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感情,也都是与生俱来的。都叫良知。所以王守仁所谓良知。即指封建的伦理纲常和道德观念,它不仅是社会的主宰,而且还是万物的根源。
王守仁的良知说和他的心生万物的论调。是一脉相通的。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并没有什么先天的良知良能。一切知识才能都是从后天学习来的。一切社会道德观念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决定的。忠君孝亲的观念。是中国宗法制度和君主制度的产物。这种观念世代传续。在封建社会里,占统治,支配的地位。人们生到这个世界上。就接受这种有形无形的教育和熏陶。因此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一一把世代祖传的思想观念,当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头脑里固有的。王守仁的良知说就是建立在这种错觉的基础上的。又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对自然所知甚少。王守仁又把良知的观念推广到自然界。从而构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三,知行合一。王守仁认为知行是合一的。不能把它分割为二,知而不行王阳明看待道家学说的观点,只是未知。比如说某人知孝,某人知悌,是指这个人已经实行了孝悌之道。并不是口说些孝悌的道理王阳明看待道家学说的观点,而没有孝悌的行为就称赞他知孝知悌的。所以知和行不能分开。王守仁的知和行的主张。和他的致良知的学说是互相联系互相发明的。.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因为知和行,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王守仁把属于思想意识范畴的知当做了行。已知代行。又把属于实践范畴的行当做了知。以行代知,结果把知和行相混淆。使知和行的关系也模糊不清了。但是王守仁第一次提出知行合一这个概念。在哲学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首先他突破了人们长期以来。把知和行割裂分离的形而上学的观念。引导人们把知和行统一思考。他对行的强调。对后来思想家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学说。无限的夸张了主观精神的作用。将人们的注意力进一步引向人的内心世界。助长了明代不务实际的清谈之风。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