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俗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沂蒙有着悠久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国久负盛名。深入挖掘、研究、整理、弘扬得天独厚、富多彩的沂蒙民间文化,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临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推动沂蒙大文化的全面进步,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以及确立沂蒙文化在山东文化大省建设中的突出地位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沂蒙民俗文化;研究整理;发扬利用。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4-0170-02

八百里沂蒙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沂蒙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俗文化,成为山东沂蒙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代表。深入挖掘、研究、整理、弘扬得天独厚、丰富多彩的沂蒙民间文化,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临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推动沂蒙大文化的全面进步,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以及确立沂蒙文化在山东文化大省建设中的突出地位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沂蒙泥哨

沂蒙泥哨是流传在沂蒙山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距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其中尤以褚庄泥哨最为著名。古籍《风俗通义》所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中国民间玩具简史》记载:临沂市东去三里是九曲乡褚庄,盛产牛头哨、双音哨。1666年始有记载“五丝哨”: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拴挂一枚小陶哨,佩戴在儿童胸前,用以祈福消灾辟瘟病。传统的沂蒙泥哨造型粗犷夸张,外观朴素奇巧,色彩简练艳丽,具有浓重的沂蒙民间文化气息,系上五色线绳佩戴在胸前,寓意吉祥,可观可玩,孩童爱不释手。近年来经过多年的挖掘,拓新,丰富了沂蒙泥哨的种类和款式,改善了沂蒙泥哨的工艺和品质,赋予了传统的沂蒙泥哨更新的文化内涵,使这一古老朴素的民间艺术形式焕发出新鲜活力。

帛书《天文气象杂占》_民间杂艺民俗有哪些_民俗杂占

二、沂蒙木旋玩具

临沂市郯城木旋玩具发祥于鲁南地区,俗称“耍货”,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工艺世代相传,至今已传至第19代。郯城木旋玩具富有浓郁临沂地区的乡土气息。它的题材内容多取材于农村。在图案设计上,多取材于神话、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具有造型精巧、色彩艳丽、夸张传神等特点。产品不但在国家级民间工艺品比赛或展览中获奖,被中国美术馆、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收藏,还出口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沂蒙布老虎

沂蒙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沂蒙布老虎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装饰品、吉祥物和玩具,它反映了华夏子孙对人祖伏羲、女娲的怀念与敬仰,是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所以充分挖掘沂蒙布老虎的国际影响和经济意义,能够较为容易的获得海外华人的认同。

四、沂蒙书画

书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瑰宝。提及沂蒙书画,自然不能不提及王羲之。王羲之,琅琊临沂人,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楷行隶草诸体精备,其书法“飘若浮云,娇若惊龙”,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行书《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子献之书法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中秋贴》被后人推崇备至。有关洗砚池的故事早已蜚声中外,已建成的王羲之故居每年接待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数万人。因此,将沂蒙书画名家的作品制作成精致玲珑的旅游纪念品,既传播了中国书画艺术,又宣传了沂蒙悠久的历史文化。

民间杂艺民俗有哪些_帛书《天文气象杂占》_民俗杂占

五、沂蒙石刻

临沂自古占就有“制作赏石”的传统。民间石刻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如已发现的“段石锛、“石磨棒”等。莒南县生产的工艺石雕、建筑石雕品种达3000余个。1995年产值逾两亿元,产品远销世界各地。1996年、1997年,莒南县先后被文化部、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中国民间石雕艺术之乡”和“山东民间石雕艺术之乡”。

六、沂蒙制砚

沂蒙山区盛产制砚石材,如徐公石、金星石、天景石、三叶虫化石、紫金石等。制砚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琅琊紫金砚在唐宋时期久负盛名,为当时文人墨客所钟爱,大书法家苏东坡、米芾均至爱此砚,1973年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发掘出土“琅琊紫金砚”一方,上有米芾铭文:“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来,用此石矣。元章”。由此可知米元章对此砚之喜爱。因此在重视其经济效益、发展规模的同时,深入挖掘、研究、宣传其文化内涵民俗杂占,探索经济、文化旅游结合的发展思路,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会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七、沂蒙根艺奇石

沂蒙山绵延数百里,山多林密,根艺奇石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根艺、奇石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临沂的艾山石、苍山的杏山石、蒙山的鹅卵石、费县的天景石等都很著名。要充分发挥市县(区)根艺奇石协会的作用,通过组织根艺奇石评选、比赛、理论研讨等活动,壮大根艺奇石收藏爱好者队伍,不断推出根艺奇石精品,大力营造沂蒙根艺奇石文化氛围,逐步丰富发展、繁荣沂蒙根艺奇石文化,形成景点,创造沂蒙根艺奇石文化名牌。

民间杂艺民俗有哪些_帛书《天文气象杂占》_民俗杂占

八、沂蒙柳编

沂蒙地区有着悠久的柳编历史。临沂市临沭、河东、莒南、费县、郯城等县的柳编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地处沭河之滨的临沭县白旄镇,此地的柳条极富韧性,柳编工艺品编工精湛,品类繁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拟物”、“混编”、“上漆”、“染色”等四大工艺特点。如拟物,当地入把器具巧妙地编成各种动物、实物等形状,惟妙惟肖,富有情趣,产品远销欧美40余個国家和地区。

九、沂蒙竹简

临沂银雀山金雀山汉墓群在临沂市区东南部,东临沂水河,北拱城垣,两山东西对峙。传说早年山岗遍开黄白二色草花,状如云雀民俗杂占,因而得名。墓葬大部属西汉前期。1972年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竹简及残简4942枚,多为兵书,其中有失传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及《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管子》、《晏子》、《墨子》等先秦古籍,还有《相狗经》,阴阳书与风角灾异杂占残简。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文史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早巳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公认,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因此尽力制作一批以汉墓竹简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使之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十、沂蒙龙灯扛阁

“龙灯扛阁”发源并流传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三官庙村一带,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民间龙舞和扛阁结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 “龙灯扛阁”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过去都用于祀神和求雨。 “龙灯扛阁”把龙舞和扛阁交织在一起,为当代民间龙灯表演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艺术特色鲜明,在全国独树一帜,先后被收集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及《齐鲁文化丛书》等多部书中;在重庆·首届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表演赛中荣膺“中华龙舞齐鲁神威奖”等多项大奖; 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把它作为沂蒙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予以关注并推出。

沂蒙地区具有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临沂市明确提出了“文化立市”和“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我们应该本着对后代负责的态度更好地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更要对其进行创新,整合各种资源,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使民间风俗文化与经济利益和谐发展,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