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时期,而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各家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学说观点并存,诸子百家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形成了百家争鸣的中国文化大繁荣的局面,被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然而,这个时代诸子百家的形成都与《周易》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谓“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指的是先秦时期的孔子、老子、庄子、管子、墨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学家众多。据《四库全书》记载,著名的有几十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只有十二家,即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杂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易》思想积极影响了以孔子、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

《周易》思想对儒家的影响:《周易·乾卦》中的“元、贞”包含着恪守中道,正是儒家“仁以为己任”的思想基础。为政以德,其核心为“仁”。君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就需要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如《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是说,君子日间锐意进取,夜里警戒自省,虽处险地,最终不会有祸患。表明儒家思想与《周易》中事物发展的思想是一致的。孔子称赞颜回:“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周易·彖传》:“复亨;刚反道家学说与周易,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我们大抵可以窥见天地运行的规律。

《周易》思想对道家的影响:老子《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道”,与《周易》思想不谋而合。《周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是说,宇宙自然的变化,太极就是宇宙,是本原。太极生出阴阳二气,好比是天地生育万物,万物变化生生不息。而心有灵犀的老子第一次提出“道”的概念,并把“道”当作哲学体系的核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这里,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本源和实质,引申为原理、规律。第一个“名”是名词,是指“道”的形态。“无”,用以称述天地之原始,“有”,用以称述万物之根本。老子“道一而说万物”:“道生一,一生二道家学说与周易,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是说,“道生一”是混沌的宇宙原质;一生二,指宇宙生阴阳二气,也是天地;二生三,三指多数,是说有了阴阳,很多东西就产生出来了。这和《周易》体现万物一阴一阳的变化之道是如出一辙的。

《周易》对管子思想的影响:管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其年代早于孔子。有人把管子归于法家,也有人认为管子是道家。管子深受易学的影响,他“尊重自然,讲究顺势而为”,认为“万事之生也,异返而同归,古今一也”。

《周易》思想对墨家的影响:墨家思想的基本观点:尚节、尚力、尚用、兴利等。墨子所讲的节用、节财、节俭、节葬,与《周易》的思想同宗同源。《周易·节卦》是墨家节俭、节用、节制思想的最早源头。

《周易》对鬼谷子思想的影响: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周易》的核心讲的是阴阳,把宇宙喻为阴阳二元结构,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鬼谷子》一书从头到尾讲的就是阴阳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如何和谐相处,最重要的是讲述在阴阳矛盾下的人生成长和发展方略及技巧,因此可以看出《易经》对其理论的深刻影响。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