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进入20世纪以来,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20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先秦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学,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

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因此最受诟病。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想办法,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时感到安放不牢”,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

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行”,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问题仅在于这一阶层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则领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君子”以及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的建立和运作先秦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学,正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品格”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明清以来“日用常行化”的儒家由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的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及至晚清,最早在中国宣传“民主”、“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的儒家。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可以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一。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补入“个体自觉”的阶段,****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儒家的人本、“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题,人被“物化”,他的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

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成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为”不合理化,使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准,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此类困境,提倡、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贵”,但是,这并不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一体、人和自然统一,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天人合一”的说法,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一直被斥为现代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总之,儒家作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中心,在遭受猛烈批驳丧失统治地位甚至一定意义上丧失生存权利的情况下,其适应、促进现代化的部分思想内涵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所以,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吸取其合理的思想内容,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处理好“传统” 与“现代”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也是儒家“新生命”的 希望所在。 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 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 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察 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 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 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 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 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 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 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 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 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 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 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 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 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 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 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 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 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 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 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 人的信仰。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 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 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 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 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 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 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 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 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儒学对中国社会之 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理性和谐社会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其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为其政权及其经济服务的,儒家文化符合统治阶级的 利益需要,反映了中国历代的“国情”,正如金克木所言,“文化就是 „国情‟,文化就是„国民性‟,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从一定的视 角分析,儒家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主要为国家培养官僚的文化”, 历代统治者都公开标榜以儒家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指导思想, 儒家观念成为官僚文化的核心,其在“尚贤使能”“民为邦本”“仁政理 想”“隆礼重法”“节用裕民”“修身为本”等方面,都对中国官僚体制及 王政统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治世” 的体现。 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经历五千年的发展而没有 中断的原因就在于其核心价值具有先进文化特性,在于其人性化、 人情化倾向所具有的穿透力和生命力,在于它所具有的永恒的普世 价值,相信在世人共同的努力下,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 在未来闪耀出更加灿烂的希望之光、和谐之光、精神之光。 四、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 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 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 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