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 (共33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 (共33张PPT).ppt(33页珍藏版)》请在点石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汉代儒学,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重点:理解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的历史背景。 难点:掌握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正确评价董仲舒新儒学。,自主学习反馈,本课共设置了19个填空,检查对教材的自主学习情况。从完成情况看,总体较好。,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讽刺了哪一历史事件?,第二课 汉代儒学,焚书坑儒,“焚书”遗迹 坑儒谷,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
2、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1.焚书坑儒:儒学遭重创,根因:秦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为政治权力服务 直因: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具体步骤:焚书、坑儒 积极作用:“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一、汉代儒学兴
3、起的背景,2.汉初黄老之学:儒学有所恢复,(1)背景:吸取秦因暴政而亡教训;经济凋敝、百废待兴;,黄老学说:修身,养生;刑德并用,以德为主;无为、不要过度剥削与压迫人民,“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如何?,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2.汉初黄老之学:儒学有所恢复,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3.汉武帝时国家面临严峻的形势,(1)土地兼并严重; (2)诸侯国的威胁; (3)匈奴威胁边疆,边患不定;,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汉武帝,
4、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推恩令,打击王国势力 建立内朝外朝制度 实行察举制 盐铁官营,发展经济 打匈奴,通西域 开辟丝绸之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董仲舒(前179前104), 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汉代儒学难点,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春秋繁露,(4)董仲舒改造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汉代儒学兴起背景: 历史:秦朝法家思想成为
5、统治思想,儒学受到打击,汉初黄老之学成为统治思想,儒学有所恢复。 社会:大一统局面基本巩固,经济基本恢复,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现实:汉武帝面临王国问题、民族问题、土地兼并严重威胁中央集权,黄老学说已不能适应统治的需要。 个人:董仲舒改造先秦儒学迎合了统治阶级“大一统”的需要。,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天道”就是“
6、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君臣、父子、夫妻之间 ,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 。,二、汉代儒学内容,“大一统”:,个人:“三纲五常”,二、汉代儒学内容,“君权神授”:儒法,“天人合一”:儒道,“天人感应”:儒阴阳,材料三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材料五: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材料六: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材料七 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
7、于天,人民和诸侯应该服从他,认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限田、薄敛、省役。,发挥儒家仁政思想,1.董仲舒新儒学特点: (1)使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化而伦理道德和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下降。 (2)使儒家思想宗教化、神秘化。 (3)吸收了各家思想内容,外儒内法。,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作用,排斥、打击,秦刚刚统一,需要巩固君主专制;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尊崇,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目的,实质,作用,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
8、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 “焚书坑儒”的比较,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主要还是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神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时,新儒学又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这些都是先秦儒学所不曾拥有的。 而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也为新儒学继承,并适应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2.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区别与联系?,1.思想上尊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兴办太学,“太学清议”,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政治上重儒:重用儒者参政,儒家经典(“五经”)
9、为必读教科书,并设经学博士。,鼓励私家儒学教育。,三、汉武帝尊儒的措施,3.教育上倡儒,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各郡国建立学校,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各郡国建立学校,中央官学,私学,察举制科目:孝廉、 明经-考查儒家思想,太 学,西汉景帝末年,江西人文翁被派到蜀郡任太守,在今成都市区用石头建造了校舍“学官”,同时广招“学官弟子”。据考证,这所地方官办学校创立于汉景帝与汉武帝之间,距今已有2140年的历史,堪称中国最早的官办地方学校。文翁在成都建成的“学官”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被时人成为“石室”或“石室讲堂”。教师由政府选派汉代儒学难点,学生由县一级推荐,符合入学条件者才能“升堂入室”,坐于师前,听其亲口传
10、授。成都汉代画像砖传经讲学图就生动地描绘了“石室”教育情况。,(1)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2)地位:开始成为正统思想;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3)历史作用: 积极:儒学地位上升成为正统思想;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发展,促进了民族历史文化进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实现大一统奠定了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中崇德成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精神,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 消极: 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三纲五常”宣扬纲常伦理,带有明显封建等级意识和迷信色彩。,4、汉代独尊儒学的评价,四、科举制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1、选官制度的变化:(先秦)世官制(两汉)
11、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科举制 (明清)八股取士 2、 科举制的演变: 确立隋朝:隋文帝“分科举人” 完善唐朝:明经、进士科为主 发展北宋:取士人数大增 强化明清:八股取士 3、特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 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课堂探究,课堂探究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三,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答案:孔子主张:德治;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董仲舒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其原因。 答案:作用:孔子主张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 原因: 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儒家思想不利于国家统一; 董仲舒的主张
12、被汉武帝采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因为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国力强盛,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3)根据材料二、三,李斯和董仲舒的建议涉及什么相同问题?两人做法又有何不同? 答案:共同问题: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专制集权. 不同做法:李斯主张法家思想,以暴力方式统一思想; 董仲舒主张独尊儒术,注重教化。,当堂测试,1、C 2、D 3、D 4、C 5、C,板书设计,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1.焚书坑儒:儒学遭重创,2.汉初黄老之学:儒学有所恢复,二、汉代儒学内容,三、汉武帝尊儒的措施,四、科举制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小结:,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朝时期,西汉初年,汉武帝时,应运而生;,蔚然大宗;,遭到重创;,逐渐复苏;,正统思想;,儒学的兴起,作业:完成专题一第三课导学案,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