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他者”观念的人类学解读黑龙汀民族丛刊(双月刊)2008期(总第lO2期)民族学与人类学神话中"他者"观念的人类学解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摘要:神话素来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神话叙事及展演过程中,孕育着作为"他者"的神话主体的观念世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怎样看待自己,怎样看待别人,体现了他们对"自我"和"他者"的区分和认同。关键词:神话;他者;叙事;仪式;边界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922(2008)0l一0149—0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人类学者的信条。神话素来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如何在神话中寻找"他山之石"?在人们的观念里,"神话"与"历史"总是完全对立的。神话是虚拟的想象,是主观的构建,而历史则是过去了的真实存在。作为"民族"的历史,从来就不是单一的,也不可能只表达一个声音。因此,解读神话可以对单一性历史进行反思,囡为它有助于对多元声音的还原。美国着名人类学家萨林斯在《历史之岛》中提出了神话与历史在实践中的相互建构性。他通过将欧洲人对英国探险队长库克在夏威夷遇害的历史记录,与夏威夷人神话结构以及他们有关库克船长的历史传说并置分析,解释性地再现了库克船队是如何同夏威夷土着进行接触,库克被杀事件又是如何偶然地被夏威夷社会的宗教神话结构"误读",并加以吸收和仿造的,库克也由此成为土着崇拜的神灵。

与此同时,夏威夷人宗教仪式的实践。也在与来访白人的贸易中被逐步地非神圣化,原先的文化符号在新的实践中得到了转换和重组。最终导致了夏威夷人的仪式,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作为一个经典案例,一方面,库克船长在英国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在西方社会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航海冒险家和英雄;另一方面,对于他的到来,夏威夷当地土着感到十分奇异。"他们显然从未见过白种人;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好像认为库克是个神灵,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他从旁经过,他们就会匍匐在因为当地土着民众相信,库克是夏威夷神话传说中罗诺神的化身。按照当地的神话传说,海岛部落的生存发展与罗诺神的出现密切相关。可以看出,神话作为文化结构中极具符号意味的部分,它并不只是供人传述的"文本",在传述中也构成了人们先验的思考模式和世界观,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与实践,并在"经验性冒险"中经受着意义的诠释与结构的重组。神话等同于叙事,等同于讲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他者"讲述"他者"的故事来了解"他者"的世界。一直以来,社会都是通过书写来记忆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给予"文字"以充分的重视。他认为,当文字作为现代传媒技术而广泛使用时,它便参与了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的神话创造和传播。

人的神话传说_神话传说与真正人类历史_神话传说人类历史有哪些

可以说。书写在现代语境下大大助长了"民收稿日期:20O7一ll一2O作者简介:高源(198o-),女,H肃陇南人,2006级人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从事北民族社区研究。l49?族国家"政治权力的实现。但无义字的历史传承方式,对记忆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康纳顿讲道:"非正式口述史的生产,既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人类行为的基本活动,也是全部社会记忆的一个特征。"迫于统治精英的大历史,把群众的历史和文化从沉默中解救出来,也就成为口述者的责任。从属群体的口述史因而会产生另一类历史。也就是非线性的,循环的历史。因此,当我们理解别人时,首先把他的行为归位到他们的生活史中,进而冉归位到它们所属的那个社会场景下的历史中。个人生活的叙述是相互关联的一组叙述的一部分;它被镶嵌在个人从中获得身份的那些群体的故事中。可以说,口述史的操演不同于书写的历史这种"平面的"社会记忆,它是"立体的"。研究我国族群会发现,大量存在的口述神话传说深刻地体现出族群之间是如何看待"他者",族群内部又是如何区分"他者"的。羌族的弟兄祖先故事说明了几个寨子村民的起源与彼此之间的祖源关系,王明珂称之为"根基历史"()。

它以共同的血缘传承关系,凝聚了一个人群(族群或民族)。对此,他指出,在一个社会的"集体记忆"中,有一部分以该社会所认定的"历史"形态呈现与流传。人们也借此来追溯社会群体的共同起源(起记忆)及其历史的流变,以诠释当前该社会人群各层次的认同与区分。比如,诠释"我们"是什么样的一个民族;"我们"中哪些人是被征服者的后裔,哪些人是征服者的后裔;"我们"中哪些人是老居民。是正统,核心人群,哪些人是外来者或新移民,这就显示出"自我"和"他者"的区分。其实,神话的叙事和展演过程也就是"自我"和"他者"的区分过程神话传说与真正人类历史,这一过程自然涉及剑对自我的认同。当然,在族群形成过程中,每个族群对自己的祖先以及发源地都寄予了深厚感情,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我国南方苗,瑶,畲等族群流传的盘瓠神话传说,作为族群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广为流传,反映着这些群体的族群认同。像券牒讲的是有关瑶族的族源传说,叙述的是苗族族群发生与繁衍的历史。在族群内部,券牒声称十二姓瑶人本是一家,这对不同支派神话传说与真正人类历史,不同姓氏的瑶人,以保持共同的族群认同有莫大的帮助。fJ1?10?此可见,券牒是瑶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历史记忆,它在凝聚族群认同及维持族群边界线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但是,在对待同一个"神犬"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义本时,汉族和瑶族的看法却截然不同。比如,。7义族把它"蛮夷化",瑶族则把它"英雄化"或"神圣化",并转化为生活中的配置性资源,这就充分体现了作为"他者"的瑶族的自我意识及其认同。神话,历史与个人的经验记忆,部是一些经口述或文字传递的社会记忆。它们是在某种社会情境中被流传下来的"文本"。在一个社会里,它们多呈动态存在。透过语言,文字的文化符号意涵以及特定的叙事结构,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个人经验建构,强化着相关社会情境与此社会情境中人们的集体行为,因而造成社会现实与历史事实]。对此,王明珂曾指出,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这些对过去的记忆所形成个人心理上的一种构图(),当个人作为某群体的一分子,与外在世界的个人或群体互动时,透过这心理构图的回忆(),个人得以建立其社会认同的体系。这样的回忆常是集体性的,也就是社会人群经常集体选择,活化()并强化特定的社会记忆,以凝聚成员彼此的认同r5]。族群共性及其内聚机制,体现在神话的艺术感染力中。它表明这个族群是怎样观察世界,怎样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怎样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的。

神话通过生动的语言来教育族群成员,神话的感染力激励着族群成员。又把自己的情操,审美和愿望寓于神话之中。他们凶此互相发生心理上的共鸣,产生了稳定的认同感。同样,我们还可以通过神话的展演——即仪式来发现"他者"是怎样看待自我与他人的。一个族群,常以共同的仪式来加强集体记忆,仪式的"重演特征"对于塑造和维持族群的共同记忆和族 群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盘瓠传说记忆并 非只存在于大脑和文本中,也外显于不断重复的 表演仪式中,使族群成员获得了连续的传说记忆。 其实,传说记忆就是仪式行为。我国瑶,苗,畲许 多民族的先民视盘瓠为始祖,认为自己是盘瓠的 后代。这种观念在这些民族祭祀盘瓠祖先的仪式 中亦有反映。为此,瑶族每年历十月十六E1 时,举寨出动,数百名瑶族男女击盘鼓跳舞。唱《黜王歌》。此外,他们每年正月岁旦,还要举行祭敏 瓠仪式。郑依忆学者在研究台湾土着中人口最少 的族群赛夏族的仪式中也发现,会餐是赛夏人祖 灵祭中的一项重要仪节。由于赛夏人的姓氏集 团,ff『L 缘与地缘关系的不一致,再加上成员的分 散倾向,而呈现成员认定的不稳定性,致使祭团必 须不断地透过仪式来确定或调整成员的范围【7】。

神话传说人类历史有哪些_人的神话传说_神话传说与真正人类历史

透过会餐以一种象征性的结合,可以处理在缘 与地缘关系中如何完成成员身份的确认。另外, 划分所造成的人文环境发展的差异,加强了族人对这些差异主观上的意识,并凸现出各自发展的 独立性。正是在矮灵祭中,连续三夜的通宵歌舞 所体现的"赛夏族精神",意味着成员身份的认定 及"我群"的认同。因此,造成文化展演及由文化 展演产生的意义,主要是一种社会现实本相,一种 情景,或者是一种多层系的社'会认同与区分体系。 通过人们的展演,观看与诠释,文化反映,强化与 改变一社会的认同与区分体系,或反映,强化与改 变相关的社会情景与历史记忆。祀。1969 巴斯在《族群与边界》中就提出,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它的"边界",而不是语言,文化,血统等内涵。 这就是说,认同存在于与"他者"的关系中。对于 族群认同,不应该仅仅从自我肯定的延伸本身来 理解,而应该从锁定这种延伸的政治,经济和意识 形态场景,或者与"他者"的对峙来理解[83。可以 说,"他者"就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动态过程。 如前所述,民族史由于受官方宏大的话语权 的支配,一旦确定就无法改动,从而不能体现认同 的变动。而神话,传说善于流变的特点,最能反映 族群认同的变化。

盘瓠的神话,弟兄祖先故事的 不同版本体现了族群内部不同的认同。杂居于周 边族群的五溪苗族,又以不同的传说,独特的地名 以及服饰浯言等显性的文化特征淦释盘瓠神话。 维持着本族民众的族群意识。在族群边界的互动 中,为了避免族群认同的削弱而导致被周边民族 所同化,他们又通过宗教仪式及生活习俗等自我 认同干"归属意识,以维护族群边界,从而维持着自 己的族群认同。正如安东尼?史密斯所说,"诉诸 族群过去的方法,无论怎么空洞含糊,部能激励起 '我们的人民'为共同的民族作为自我牺牲的愿望 和意志,很少有其他意识形态能在这方面与之 敌。"宗谱神话,移民记忆与共同崇拜及其仪式 越是编织得紧密,群体成员问的相互联系以及情 感也就变得越深,从而使得他们首先进入厚实的 共享行动和关系的族群网络之中,然后转而成为 羽翼丰满的"族群共同体"或族群——一个拥有名 称,共享起源的神话,共同拥有历史记忆,具有一 个或多个共同文化的Ij=;I 素,至少在精英层中间有 与祖土相关联以及有团结一致的情感的人类群 那我们又怎样进入充满神话传说和仪式的田野呢?怎样才能在这种田野中寻找"他者"的观念 呢?德思?策尼曾提到"历史地置身于田野之 中"。

他说,"最令人不安的是田野可能根本就不 是一个地点,而是一段时期或者一系列将研究者 引入许多地点的事件。我想,他的意思是要 我们关注神话传说与仪式行为,通过把神话传说, 仪式行为看成对话者,就可能构建有关"他者"的 观念世界。因此可以说,这种倾听"他者声音"的 无边界的田野,更有助于我们对异邦的想象。 参考文献: [1]彭兆荣。神话叙事中的"历史真实"——人类学神话理 论述评[J]民族研究,2003,(5) [2][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3,那日碧力戈,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0, [3]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历史心性[Jl 历史研究, 2001,(5)。 [43t 明珂。羌在汉藏问:一个华夏历史边缘的历史人类 学研究[M]。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l32。 [5]王明珂。华夏边缘„一所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简体中 文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54。 [63 纳El 碧力戈。观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3。昆明:云南 教育出版社,2000:144。 [73 郑依忆。仪式,社会与族群一一向天湖赛夏族的两个 研究[M3。台北: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4:35。 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d。I教育出版社,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