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希腊神话:推开西方文明之门的一把钥匙
谈到西方文明史 ,“古希腊”是一个绕不开的词汇。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艺术观念以及戏剧诗歌等,深刻影响了此后数千年的欧洲历史,英国诗人雪莱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
在古希腊人创造的无数璀璨文明成就中,希腊神话有着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一方面,它以浪漫诗意的叙事、谱系分明的神话谱系见长,还吸纳了来自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东方文明的因素。另一方面,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与故事,为后世的西方艺术、文学、哲学等,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达·芬奇、波提切利、鲁本斯、伦勃朗、提香、勃克林、莎士比亚、尼采、J.K·罗琳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窥见希腊神话的影子。
在印象派出现之前的西方艺术史上,希腊神话是画家们最钟爱的两大主题之一(另一个是圣经故事)。当我们面对一幅希腊神话主题作品时,掌握画中人物的背景信息,如身份、角色、象征物件等,是进行绘画赏析的第一步。
哲学、文学领域亦然,大哲学家尼采在其处女作《悲剧的诞生》中所提出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希腊神话传说译者,同样借由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酒神狄奥尼索斯,阐释了他独特的美学理念。
莎士比亚的悲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等,阿伽门农、赫克托尔、阿芙洛狄忒、阿多尼斯等神话人物轮番登场。至于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被音乐催眠的密室守护者三头犬、生活在禁林里的马人等角色,很明显是取材于希腊神话,而主角哈利·波特一次次打怪升级的经历,与大英雄赫拉克拉斯的故事十分相似。
由此可见,想要真正领悟西方文明的精髓,读懂希腊神话很有必要。那么,该如何阅读希腊神话呢?
从源头上来说,希腊神话的雏形诞生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克里特文明时期,其后在迈锡尼时期、城邦时代、希腊化时期不断发展融合,最终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神祇系统,而《荷马史诗》《神谱》《俄狄浦斯王》《波吕尼刻斯》《七勇士攻打忒拜》等古老史诗、戏剧,就成了今天人们了解希腊神话的第一手资料。不过,对于非专业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群体来说,这些经典作品阅读起来难度略高,而且人物故事相对分散,不太适合作为入门读物。
近期读到中译出版社引进的一套新书《希腊神话全书(典藏版)》,就是专门为爱好希腊神话的“小白”读者量身定制的好书,它的原版是希腊教育部认证图书,已经被翻译为10多种语言出版。
这套书共有8册,涵盖了诸神记、木马记、古城记、命运记、远征记等主题,作者莫奈劳斯·斯蒂芬尼德斯与插画家雅尼斯·斯蒂芬尼德斯通力合作,用生动自然的语言、趣味盎然的插图,将读者带入充满魔力的希腊神话世界。在那里,奥林匹山众神、半人半神的英雄、人间的公主国王,在爱情、亲情、荣誉、死亡、名利的裹挟下,上演了一场又一场扣人心弦的精彩戏码。古希腊人对于宇宙起源、自然万物的认知,对于爱情、人性、命运的理解,也在这些动人的故事中得以彰显。
此外,很值得一提的是,《希腊神话全书》的作者在注重文学性和趣味性之余,还将希腊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入其中希腊神话传说译者,如果未来有机会前往希腊旅行,不妨试着按图索骥,寻找隐藏在现代城市中的神话线索。
02 仙女变乌龟?希腊神话里“奇葩”多
在莫奈劳斯·斯蒂芬尼德斯的笔下,古老的神话传说变得妙趣横生,各种脑洞大开的“奇葩”情节层出不穷,光是人被“异化”变成动物的故事就有好几个。一会儿,美丽的小仙女变成了乌龟,到了下一个故事里,纺织手艺精湛的公主又化身为结网的蜘蛛。
先来看看仙女与乌龟的故事,在奥林匹斯山上,来自森林、湖泊、海洋的各路神明受邀前来参加宙斯与赫拉的婚礼,他们纷纷为神王夫妇献上最美好的祝福,然而,有一位名叫赫洛涅的小仙女明明收到了请柬,却迟迟未到,眼看婚礼都要散场了,她还慢悠悠地在半道上晃荡。原来,她压根就不想出席,只是碍于情面,才勉强走出家门。
得知赫洛涅的无礼举动后,赫拉一气之下,把赫洛涅变成了一只乌龟,言下之意:既然你这么喜欢慢吞吞走路,那就永远保持这种状态吧。于是,在希腊语中,“赫洛涅”和“乌龟”从此就被划上了等号。
吕底亚公主阿拉喀涅的纺织手艺一流,各路达官贵人排着长队,只为求得她织成的精美布匹,时间长了,她自认手艺天下无双,忍不住当众夸口道:“就连纺织女神雅典娜,也不能与我相媲美。”这句话传到雅典娜的耳朵里,惹得女神大为光火,她向阿拉喀涅下了挑战书,两人各自织出最满意的作品,交由众人评判优劣。
这场人神大战以雅典娜胜出告终,作为失败的一方,阿拉喀涅受到的惩罚是变成一只忙忙碌碌的蜘蛛,一刻也不停歇地织着丝线,而“阿拉喀涅”在希腊语中的意思就是“蜘蛛”。
赫洛涅、阿拉喀涅的故事,是神话学与语言学之间微妙关系的例证,也折射出古希腊人对自然万物的浪漫化阐释,这在科学知识尚未普及的年代并不罕见。
与此同时,两个故事中赫拉、雅典娜睚眦必报的“小气”性情,与东方神话中高冷严肃的神明形象截然不同,这恰恰印证了意大利思想家维柯的观点:“古希腊神话中流露的思想表明,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以自己为模式创造了神,神实际上是人之物质的集中体现者,神与人同形同性。”
事实上,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大都有“黑历史”:宙斯整日贪恋美色、阿芙洛狄忒婚外情事不断、冥王哈迪斯公然抢婚、美狄亚疯狂报复背叛自己的丈夫……这些充满世俗意味的情节,体现出古希腊人对美而非道德标准的推崇,带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堪称人类童年时代的绝佳代言人,也为漫长中世纪之后开启的文艺复兴时代,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历史样本。
03 故事迷雾之外:希腊神话的严肃一面
缺点多多的诸神,变成动物的公主,诸如此类读起来趣味十足的情节,在希腊神话中比比皆是,而在好玩儿的故事之外,希腊神话还有其严肃的一面,它关涉到一些最基本的人生命题,譬如爱情、死亡、美、命运等等。拨开故事的迷雾,我们可以在希腊神话中读到更加深沉复杂的人生况味,英雄、众神参与其中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典型的案例。
正如战神阿瑞斯与爱神阿芙洛狄忒有过一段缠绵情事,还生下了小爱神厄洛斯一样,希腊神话中战争的参与者同样难逃情网束缚,战争与爱情如影随行。特洛伊战争最直接的导火索,便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与斯巴达王后海伦陷入热恋,两人趁斯巴达国王墨奈劳斯外出之际偷偷私奔,还顺便洗劫了墨奈劳斯的宝库。
赔了夫人又丢了财宝的墨奈劳斯自然咽不下这口恶气,于是集结各路英雄人物,如阿喀琉斯、奥德修斯、阿伽门农等,浩浩荡荡出征特洛伊讨伐帕里斯,引发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漫长战事,无数生灵涂炭,英雄殒命沙场。
在《木马记:阿喀琉斯之怒》一册中,我们可以读到不少描述英雄之死的篇章。阿喀琉斯的“好基友”帕特洛克罗斯在一次混战中落于下风,终于迎来了自己命运的尾声,“他的头盔被打得掉落在地,带着美丽的冠饰和孔饰滚到马蹄之下,沾满了污血与泥土”。
帕特洛克罗斯的葬礼场面同样令人动容,阿喀琉斯用美酒祭奠亡友,风神泽费罗斯降下大风,卷着大火焚烧帕特洛克罗斯的身体。这一场葬礼从早到晚,直到“垂有玫瑰色手指的黎明女神悄然来临,将光辉洒向海面”。不过,葬礼并未就此结束,只见阿喀琉斯从海船搬下来铜锅、骏马、肥牛、美人与生铁,赫然举办起了赛车竞技会,优胜者可以获得这些名目繁多的奖品。
明明前一天还是悲痛欲绝的葬礼场面,转瞬间又切换到了热火朝天的竞技场,难道阿喀琉斯的伤心痛苦是伪装出来的?
实则不然,从阿喀琉斯的角度来说,他对好友的逝去心痛至极,声称日后要与帕特洛克罗斯合葬,情意之深可见一斑。只是,在古希腊人的世界观里,死亡并非意味着彻底的终结,而是进入哈迪斯的冥府,开始另一段旅程,如果能在那里与自己昔日的好友、爱人重聚,何尝不是一桩美事?
更何况,英雄本身自带半神光环,死后说不定还有机会得到宙斯的垂青,或者成为奥林匹斯诸神的一员,或者化身为天上耀眼的星辰。古希腊人这种豁达乐观的死亡观念,与千余年后中国诗人陶渊明在诗歌中所吟唱的“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理念,颇有几分相似。
至于竞技比赛的安排,其实反映了古希腊人对竞技运动的狂热态度:祭祀神明的仪式,选拔最中意的新郎,或者是想要解决分歧,都可以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会。在竞技场上,射箭、跑步、摔跤、赛车……丰富的比赛项目令人目不暇给,奖品丰富多样,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奥林匹克盛会,也正是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竞技运动会。
04 人、神与英雄:一部读不尽的希腊神话
爱情、死亡,只是特洛伊战争,乃至整部希腊神话所衍生出的无数宏大命题的冰山一角。在《希腊神话全书》中所整理的人、神与英雄的故事中,还有太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沿着帕里斯与海伦的爱情,继续回溯特洛伊战争的根源,我们会发现一颗代表“最美女神”的金苹果。赫拉、雅典娜、阿芙洛狄忒为了获得这一最美头衔的象征物争论不休。到了战争的尾声,当国王墨奈劳斯看到曾无情背叛自己的海伦时,再次被她摄人心魄的“美”所打动,所有的仇恨、怨怼刹那间烟消云散,两人迅速重归于好。
一场战争始于“美”,终于“美”,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古希腊人对美的尊崇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亲情的力量同样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珀耳塞福涅被冥王掳走,她的母亲、农业女神德墨忒尔游荡在世界各个角落,试图寻找女儿的踪迹。失去女儿的悲痛几乎压垮了德墨忒尔,她无心履行自己的职责,鸟语花香的景象远去,田野不再结出丰硕的果实,原本生机勃勃的大地变得满目疮痍,人间陷入无尽的饥饿与黑暗之中。
直到在赫尔墨斯的帮助下,珀耳塞福涅走出冥界,人间的痛苦才终于告一段落。可惜的是,珀耳塞福涅在离开冥界之前,吃了六颗石榴籽,因此,只有春夏时节才能留在人间,这也是德墨忒尔心情大好,能够为人类提供优渥生存环境的季节。
纵观整部希腊神话,在所有的故事中,还隐藏着一个终极大“boss”:命运。上至神王宙斯,海洋女神忒提斯,下至英雄阿喀琉斯、萨尔佩冬,凡人俄狄浦斯、赫克托耳,当命运三女神“咔嚓”一声挥动剪刀,没有人或者神能够真正逃避她们的摆布。
对于身处命运困局的人来说,最终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但每个人面对终极宿命时的不同选择,赋予了希腊神话别样的人性化感染力。
神王宙斯听说了一条可怕的预言,如果他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结合,他们的孩子将会弑父上位。冷静果决如宙斯,干脆利落地把恋人推给凡间国王珀琉斯,撮合了一段人神结合的婚姻,这使得神界的权力争夺轮回暂告一段落,奥林匹斯诸神也逐渐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关系谱系。
后来,忒提斯生下了英雄阿喀琉斯,这位母亲早已知晓儿子的死亡结局,她试过让阿喀琉斯乔装打扮成女子远走他乡,也找到“前男友”宙斯祈求庇护,但阿喀琉斯终究没能摆脱战死沙场的宿命。
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也曾面临着类似的境况,明知前方是死神布下的天罗地网,却依然挥别深爱的妻儿,在战场上厮杀至最后一刻。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谱写出一曲人与命运抗争的悲壮挽歌。
卡尔·马克思说:“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的产物,具有永久的魅力。”
希腊神话似乎是永远都读不尽的,在诸神、英雄与凡人的爱恨纠葛中,有浪漫的幻想,有真实的历史,我们还能从中读到爱,读到美,读到命运,读到人性,其核心便是对“人”的关注。正是这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亮点,使得希腊神话在过去数千年时光里,能够一直被传颂、被改编,其光芒也闪耀了整部西方文明史。
参考资料:
1、莫奈劳斯·斯蒂芬尼德斯,《希腊神话全书》
2、赵林,《古希腊文明的光芒》
3、荷马,《荷马史诗》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