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弄明白四书五经是什么东西?这就是孔子说的“必也正名乎”。弄明白这个了基本上一个正常智识的人自己就会有结论了。

我理解四书五经这个说法(把四书提到前面来)其实是南宋以后读书人偷懒懈怠的一个做法。四书完全从儒家十三经简化而来,变成了一个纯儒家的东西(因为十三经里面有几个实际上本来非儒家的东东),而且加上宋儒几家(朱熹,程颐等人)的观点,曲解得非常的厉害。但是这四书又并非来自于最早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而是来自于五经逐渐拓展到十三经过程中增加的那八本书。所以四书五经是个非常奇怪的提法,具体看下面的详细分析。

五经 - 九经 - 十三经

汉代立《诗》、《书》、《易》、《仪礼》、《春秋》于学官(有官方指定教材,有官方老师教),为五经。这是”五经“的开始。为什么这么立?我觉得应该是汉代确立儒家学说地位之后,就把孔子认可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官方教材。因为《乐》不传,所以就剩下这五部了。注意礼在汉代初立的时候是《仪礼》,无他,因为秦皇焚书,当时手上有的就这本《仪礼》。

唐代加《周礼》、《礼记》,并将《春秋》分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为九经;至唐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南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注意这些书其实汉的时候都有了,只是那时候没有升到”经“的地位而已。

九经可以看到还是五经的内容,就是加了一些后面发现的本子(因为秦焚书坑儒,有些书就藏起来了,到汉的时候陆续发现。比如汉后期发现的《周礼》),或者加了一些战国时期和汉人的传记(这个传记是指对古书的注解,就跟我们现在说注释一个意思),比如春秋三传就是左丘明,公羊高,谷梁赤三个人对原文非常简练的春秋加的注,或补充史实(比如左氏传),或阐明义理(比如公羊谷梁二传)。《礼记》就是汉人戴胜对《仪礼》的注解本。

到十三经就加了四本新的。但其实也很清晰,《论语》《孝经》《孟子》都是孔门一脉相传的东西。《论语》是孔门(孔子和一代弟子)语录,《孝经》据说是孔子托孤弟子曾参作(曾参是孔子老乡鲁国人,资质比较愚鲁(参也鲁)不够通变四书五经育英才,承孔子学说中”孝“之一路倒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孟子》当然是孟子作,孟子据说是孔子孙子(也就是托给曾参的孤儿,因为孔子儿子孔鲤死于子逝前两年,才活了40多点)子思的弟子。那这三本血统纯正,一脉相传,为了巩固加强儒家学说地位,升为”经“那是很自然的了。《尔雅》则是汉代儒学者为了方便读经编的一本古汉语大字典,也是个宝贝。

《十三经》虽然称十三经四书五经育英才,但是分三六九等的。最古的五本孔子钦点的《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词典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词典又次之。那你要说等一下,《礼》不是还有《仪礼》和《周礼》吗?哪个是经?我觉得两个都可以算是,毕竟秦时焚书,有些书民间私藏私传,好几个版本流传下来也正常。另外就是《孝经》《论语》《尔雅》《孟子》这四本书在汉文帝的时候就已经置”传记博士“,意思是比五经差一个等级,但也是官学了。

所以你看五经,九经,十三经这些东西,基本上汉时(确定儒家学说为国学)就定型了,已经2000多年了。但是你得注意,越往后加入”经“的越是纯儒家的东西,越早定位为”经“的反而不是。这个倒是特别有趣需要特别注意到的地方。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五经具体是什么东西。

《周易》- 周人卜筮之书也。就是周时的国师巫师在重大国事需要做决策的时候,筮(用蓍草占卜,草有长有短,就是卦之长短)的仪式操作后,怎么对结果进行解读的一个结果记录,慢慢记录着,觉得有些概率比较大,可以当作后面新手国师的参考,就慢慢编写成书了(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其外层神秘(那当然,巫师神婆说的东西能不神秘吗,饭碗不想要了吗),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我觉得其实是至简至糙,这两个其实是一回事,古人的话说得越简短模糊,你越可以把什么东西都往里面放)。

《尚书》 - 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非常诘屈聱牙,非常难懂,很多大神级的大师都很难看懂。而且是否伪作争论很多。我觉得我们就不要碰了。

《诗经》 - 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这个大家其实是最熟的了,也很多人读了很多的了,即使只是在高中语文课本里面。我觉得问这个问题的人其实也许不知道四书五经里面有《诗经》,因为《诗经》需不需要读这个问题根本是没必要问的。

《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

《周礼》-该书原名《周官》,西汉时在民间发现,创作年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在战国时期。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

《春秋》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史官编的史书汇总。但这个因为是孔子用来讲学用,所以基本上以鲁国史官视角和著述为主。所以有说法就是传下来的《春秋》是孔子编的。

所以你看五经其实并不是铁板一块,前三经(易书诗)是先于孔子出来的,与儒家的关系要看孔子对这三经的阐释(比如论语里面有很多对诗的引用和阐释,”诗无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等),孔子对易的阐释很少,而且他抱怨自己对易其实懂得不多,一直没有好好来得及钻研。孔子提及《书》的也很少,所以今传《尚书》真伪很有辩论。当然这三经你也可以自己去阐释,比如高亨对易的阐释,完全破神秘化,尽量还原本来面貌,我很喜欢。

《礼》《春秋》这两经和儒家关系极密,倒是可以结合四书来看。《礼》是孔门立身之本,学习(学和习,学是学内容,习是实践练习)的核心,也是帮助理解《论语》的源泉。我觉得要是能自己把三礼看完,那《论语》的理解肯定上一个档次。但毕竟那个有点难度,对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而言,但比较好的就是孙钦善的《论语新注》里面有大量对三礼的引用,可以加深对论语的理解。

《春秋》是史书,而且文学性很强,微言大义,应该很值得看。

孔子选这六本书来开课授徒是很有讲究的。《诗》作文学启发(论语中经常可以看到孔子非常注重启发式教育,诗的模糊性和形象性非常合适),《书》作实用公文教育,《易》作哲学教育,《礼》作从政实用技术教育,《春秋》作历史教育。对于培养一个春秋时期合格的人才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四书

什么是四书?什么时候开始这样叫的? -- 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52岁时,将自己编撰的四本书《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刊,叫《四书章句集注》,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

朱熹为什么把这四个东东(实在没法叫四本书,因为《论语》《孟子》才是书,“大学”、”中庸“则原本是《礼记》一书的两篇而已)集中起来呢?还有为什么有的叫章句,有的叫集注呢?

什么叫“章句”?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什么叫“集注”?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把古人的注挑一些集中在一起。

”大学“,”中庸“原本是儒家经书十三经之一《礼记》中的两篇。"大学"主要讲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套路,新手一看好牛逼啊,我学这个东西修修身以后就能平天下,万世功业都有了,荣华富贵也都有了,你说牛逼不牛逼,所以这门学问好啊,就学这个了。“中庸“讲的是“中庸之道”,朴素的和稀泥的辩证法,是不是让你想起了高中和学马克思辩证法那种哪里都能用,怎么说都有理的感觉,学了这个就可以立于辩论讲学的不败之地了。

所以朱熹眼光还是很毒辣的,从礼记里面选了这两篇出来,剖章析句,所以就叫章句。

《论语》《孟子》自不必说,孔门嫡传,纯之又纯,比那个不知道是不是曾参的《孝经》靠谱,而且曾参本来孔子评价也不高。这两本就不能叫章句了,古人注解已经很多,朱熹特地选了一些和他思想对路的,比如同是宋朝的理学家程颐程颢的注解,还有他自己的很多见解(有解得好的,也有解得不好或者故意曲解的),凑一起就叫集注了。

注意朱熹选这四书的顺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个是符合各本书的主题的。《大学》描绘修身平天下的美好愿景忽悠你入门,《论语》语录体金句大全简单容易上手,《孟子》则阐述义理,《中庸》教你朴素的辩证法立于不败之地。现在一般大学中庸印在一起,只是因为这两个本来就是《礼记》中的两篇,比较薄而已。

一百多年之后,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这一下子就把四书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实用地位,就跟现在如果高考语文有指定题库,你说你要不要抢着买,抢着看??

但这个从五经到四书其实就是中华学术和士人风骨堕落的开始。你去看苏轼应博学宏词和贤良方正作的那些文章,那个阅读面和知识面简直吓人。

四书剩下些啥啊,《诗》不要了,《易》不要了,因为这些本来就非儒家的东西,学多了就脑子太活跃了。《书》也不要了,我觉得宋人也没几个能看懂的。《春秋》也不要了,知道太多历史也不好。全在《礼》和儒家那些东西里面钻来钻去,视角狭小。

我读了哪些,和我认为值得读哪些?

五经

四书

所以我觉得五经四书值不值得看是个假问题,应该具体的问某一本是否值得看。大体来说我觉得非儒家的东西都值得看,也就是《诗》和《易》这两本,《书》因为是汉人伪作,根据儒家思想来写的,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了。

而儒家的东西我觉得那个缘起也就是《论语》值得看。《孟子》是三代弟子所著,已经变了很多,肯定只能就某一方面进行发挥。出自《礼记》的那两篇是汉人戴德所作,就更远了。如果不是为了精研儒学,似乎意义不大。当然《春秋》是第一本历史书,无妨看看我们先民是怎么玩政治和评价那些玩政治的人的,这是民族基因的一部分。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