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全新认识,极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文化自信。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践,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不竭动力。
创新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扬弃、与时俱进的过程,与社会发展具有同步性。20世纪以来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形势,近年来兴起的非遗保护热潮正是对传统文化生存危机的思考与应对。然而,就文化的保护传承而言,非遗保护仅仅实现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静态”存驻,要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必须使其与现实文化紧密结合,协同创新发展。就文化的接受而言,如果传统文化不能走进受众的内心并被接受,即使再优秀的文化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新时代必须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在主题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上易于为受众所接受,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开出绚烂的时代之花。
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是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蒙古族民俗文化价值,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起着根本性作用。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中国人民始终巍然屹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玉汝于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在新的征程上,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积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广西“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深入推进八桂优秀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正是基于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对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重要性的现实考量。
创新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这一重要论述为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实现主题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的转化创新,赋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生命力。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宝贵的当代价值。要善于“旧瓶装新酒”,结合当代文化发展特点,积极运用戏剧、山歌、舞蹈、传说、故事等丰富的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裁形式,主动创作适应时代发展的主题鲜明的优秀文化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新时代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丰富的主题内容,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敢于“新瓶装旧酒”,利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传统文化作品的形式改编,阐释、挖掘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和社会公用,使人民大众在体验中了解并自觉传承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发展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带来了挑战,但也为其传播发展提供了机遇。要紧跟媒体融合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潮流,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和展示平台。要通过制作网络热门栏目、开设民族文化网络课堂、建设民族文化网站、拍摄民族文化动漫电影、开发民族文化类网络游戏等方式扩大网络传播。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等极具观赏性和参与性,要将传统民俗活动和现代文化表演相结合,通过壮族“三月三”歌节等民族节日,搭建互动式文化展演平台蒙古族民俗文化价值,打造人民群众接受度高、参与度高的互动体验项目,满足新时代受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推动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和壮大的沃土,乡村振兴首先要通过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基固本。继承和创新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蕴涵的宝贵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引领各民族群众的精神价值追求,润泽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激发民族地区发展活力,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筑基铺路。实施广西各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创新重大工程,加强对民族地区乡村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施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强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发掘和培训,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少数民族乡土文化精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文化科研人员,为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引导青少年主动担负起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重任。依托广西民族地区乡村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将各民族文化遗产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开发具有广西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势文旅产业,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