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祭灶的渊源

传统择日要览_传统文化择日学_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

1.祭灶又名辞灶、送灶或者小年,是一项在中国民间流传极广的民俗活动,一般在小年这天的黄昏举行,以麻糖、糖瓜、饺子等饮食做贡品,祈求灶君保佑全家的平安

2.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 。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为民间尊崇的一座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3.先秦时期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

4 .周朝时将祭灶列入祭典,成为固定的仪式。

据传是在西周成王时期:“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而诸侯祭其畺内名山大川,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五祀,士庶人祖考而已。各有典礼,而淫祀有禁。”

5.祭灶的日期

北三南四,官三民四船家五。

先秦至明清及今,官方祭灶的时间由每年的夏季、冬季逐渐演变为腊月二十三,每年祭灶的次数由多次减为一次,最终不见记载。民间祭灶行为则表现为:汉晋以前,祭灶时间很随意,祭灶次数有多次,晋以后逐渐确定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传统文化择日学_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_传统择日要览

二,祭灶的传说

1.人们称灶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 又称为“ 灶君”、“ 灶王”、“ 灶王爷”

灶王爷是玉帝派到每家的监察官,到了腊月二十三便要升天,去向上天的玉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帝听后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2.灶王爷是谁

(1)灶神是火神祝融。

(2)灶神是一老妇人

(3)灶神是黄帝或其后裔穷蝉,

穷蝉又被认为是嶂螂。

(4)灶神是民间凡人张郎所变

5,祭灶节的民俗传说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 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 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 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传统文化择日学_传统择日要览_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

三,祭灶日的习俗

1 祭灶

(1)贴灶神像

(2)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

2 扫尘

春节将近,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3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4.写春联

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 一家之主” 。

5 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

祭灶王

6.剪窗花

传统择日要览_传统文化择日学_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择日学_传统择日要览_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

传统择日要览_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_传统文化择日学

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_传统文化择日学_传统择日要览

三、食俗

(1)吃水饺 、面条 。 取意 “送行饺子迎风面”

(2)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传统择日要览_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_传统文化择日学

(3)吃灶糖

传统文化择日学_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_传统择日要览

四、民谚歌谣

1.“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枣山;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吃饺子。”

2.“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3.“一年没吃一点啥,临走灶糖粘嘴巴。你这一家好人家,叫我咋给玉帝夸?” ——《灶君怨》 五、诗词欣赏

送灶

晚唐•罗隐

一盏清茶一缕烟,

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帝若问人间事,

为道文章不值钱。

祭灶词

宋 • 范成大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传统文化择日学_传统择日要览_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

六、文化意义

1.祭灶节的文化内涵 :神灵崇拜

对灶神的祭祀反映出古代人民对超自然力量敬畏。从中也可以窥见古代中国社会秩序的现状,即普通庶民对朝廷天子及基层官吏的恐惧。

2.期盼团圆

祭灶节是一个仅次于中秋节的团圆日子,可以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对于团圆平安、和谐美满生活的向往。

3.劝善

人的行为受神监督,善行、恶性各有所报,这种思想规约着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

七,祝福语

小年年来临,送你好心情:甭管大海再多水,大山再多伟,蜘蛛再多腿,辣椒再辣嘴,总之你最美,快乐永不悔!

每年的这个时候,祝福就会象海洋涌向你,希望我的祝福象一叶轻舟,载你乘风破浪,到达成功的彼岸!小年快乐!

当您看见这信息时,幸运已降临到你头上,财神已进了您家门,荣华富贵已离您不远。祝福您朋友:小年快乐!

新春好,好事全来了!朋友微微笑,喜气围你绕!欢庆节日里,生活美满又如意!喜气!喜气!一生平安如意!

新春大吉!祝你人气超越圣母,财气敢当比尔盖茨之母,英气胜过萨达姆,帅气直追贝克汉姆,国际超人非你莫属!小年快乐!

有些事并不因时光流逝而褪去,有些人不因不常见面而忘记,记忆里你是我永远朋友。在这迎新之际,恭祝万事如意!

漫天雪花飘飞,迎来了新年,让久违的心灵相聚吧,我深深的祝福你:新年快乐!愿我的祝福能融化寒冬,温暖你的心灵!

祭灶节 小结:

春节的序曲就是“祭灶”,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古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祭灶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的代表,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依旧包括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人们的团圆亲情、欢庆喜悦、乐观自信、淑世情怀都通过其能够表现出来。 虽然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多与祭拜神灵有关,具有深重的迷信色彩,仔细考察,这些民俗多是在迷信外衣下有实用的目的,虚幻的功利性背后都有直接的物质功利性。从祭灶活动的信仰崇拜中,人们可以求得一种心理平衡。

我们今天所说的祭灶习俗。以祭灶来祈求新的一年里,要保佑这个家庭吉祥如意,岁岁平安。这其实是表达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 比起西方节日的奔放热情,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不少节日还讲究礼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很繁琐的一套礼仪,稍不注意,很可能会让长者找出晚辈的“无礼”之处,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 但是,我们应该坚守这一份美好,这一份纯真,把这份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家庭团圆充满渴求的信念继续延续传承下去。

传统择日要览_传统文化择日学_中国民俗择日文化传承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