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师:顾涛

最初选择《孔子鲁迅》这门课程,我正是出于作为鲁迅“拥趸”的心态,想要了解鲁迅和他笔下批判的“孔家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更加深入地认识鲁迅,认识“五四运动”。一学期的学习,我在阅读与课堂中,溯源而上,追逐活孔子余韵,也顺流而下,思考孔夫子从封建王朝到五四运动乃至今日的“前世今生”。

在“孔夫子”的讨论中,我看见了孔子异化的脉络,由此民国四书五经集注,便不难看出“孔夫子”在民国的乱流中所扮演的“敲门砖”的角色,不难推知“五四”运动以孔夫子为靶的缘由;在看到们学者有关“五四”分析与争论后,我开始质疑五四的批孔是否一定正当与合理,我也为鲁迅理性的自我反思而深深折服;带着这样的反思,面对当下有关孔子的纷纭事件,我们该多有一份理性和魄力,既不囿于“旧孔子”,也不能迷失于形形色色的“新孔子”。

我将以“礼”为例,展现我所发现的孔夫子“异化”的脉络;将从《摩登圣人》出发,说说“五四”与孔子的相杀,和鲁迅对“五四”的反思;也想从这样的反思中,生发我在当下的思考和期望。

一、礼——从“礼不下庶人”到“敲门砖”

观《论语》,孔子之“礼”,范围甚广。“礼”是他对士大夫阶层的要求,从而实现“内仁外礼”成为君子;进而,“礼”是恢复周礼,是维护阶级秩序,从而实现“天下有道”。但总归,礼的高层次要求只限于士大夫,统治阶级,它对于普通百姓的意义,只是一种秩序。

“礼”是自我约束的一套完整准则。《论语·八佾》: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简。丧,与其易也宁戚。”

钱穆批注:“礼有内心,有外物,有文有质。内心为质为本,外物为文为末…礼有文有节……若惟知有本,不文不节,亦将无礼可言。”(《论语新解》)

又《论语·尧曰》:

“不知礼,无以立也。”

由此可知孔子之“礼”是一套必要的,完善的,自我约束的准则。

“礼”是统治者的为国之道。《论语·八佾》: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钱穆新解:“礼有上下之分,然双方各有节制,同须遵守”。这是对统治阶级,尤其是对君主的要求,是君臣和睦从而实现治国的开端。

《论语·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里的礼,是“制度品节”。笔者认为,这里的“礼”,已经不是人格上的高层追求,而是统治者所制定的制度、营造的风气。归根究底,它不是要求百姓主动的约束自我,而是靠统治者的感召治理,实现“人人蹈行于制度品节中”(钱穆新解)。

由此,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描摹的“礼”从来不是苛求百姓的,作为人格的要求,它是士大夫成为君子的必修课;作为为国之道,它也是从上至下的要求,统治者先要求自己,以礼治国,而百姓遭到感召,才实现“齐之以礼”。

民国四书五经集注_民国四书五经集注_民国四书五经集注

正如《礼记》:“礼不下庶人。”笔者查找资料,发现,这句话在早期文本中的解读是:“对庶人不必苛求完礼。”并非庶人不可以享有“礼”,因为庶民整日忙于繁忙的劳动,不可能像贵族一样拘守于苛刻的礼数,从而不必求全责备。

故笔者认为,孔子对“礼”的本意,更加强调的是对上位者的要求。“礼”不是上位者的特权,不是要求别人的工具,而是士大夫与统治者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从而感化百姓,实现治世道德与行为体系。是先有上对下的感化,才有下对上的遵从。

发展至后世,孔夫子的“礼”似乎脱出了对上位者的要求,它变成了整个社会从上至下必须遵守的准则,变成了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要求,成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对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中的这句话先有地位高者的德行,方有地位低者的敬重。而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希望通过儒家思想实现国民思想的统一,此时的孔夫子,成为了统治者引导被统治者学习礼法,固化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阶级观念的工具人。孔夫子的“礼法”,从要求上至要求下,无声地完成了转变。

到了程朱理学影响下的的明清社会,“礼教”深入了平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为四书之首,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是当时学生的必修教科书;《家礼》等书也起到了教化民众,将“礼”带入百姓的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的作用。“礼制行乎百姓人伦日用之间,使人从生到死,从个体到家国天下…整顿了秩序。”这时的孔夫子,是森严制度下维护礼教的圣人,一切礼教制度统统归入他名下。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说:“孔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这就是‘礼不下庶人’。成为权势者们的圣人,终于变成了‘敲门砖’,实在也叫不得冤枉。”

“孔夫子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

“袁世凯恢复了祭典,跟着便是帝制;孙传芳……复兴了投壶之礼;张昌宗……重刻了十三经……都把孔夫子当砖头用。”

孔子的礼教制度,经代代转变,成为了统治者维护秩序的工具,成为了投机者粉饰目的的工具。更成为了束缚民众,“吃人”的制度。

由此可见,“礼”发展越久,“孔夫子”越发成为符号。以致后来,几乎完全脱离孔子“礼不下庶人”的,对上位者的要求之礼。后人需要时,便将所谓“礼”安在“孔夫子”头上,粉饰一番,从而证明自己的正当性。“礼”与“孔夫子”,是后世的敲门砖。

二、打倒孔家店——打倒压迫与侵略

积贫积弱的社会土壤下,孔夫子还能带来什么?

带来“读经的笨牛”(鲁迅《十四年的‘读经’》);

带来“假堂吉诃德故意做些傻相给别人看,想要剥削别人的愚蠢。”从而获得“小老百姓的埋头冶心”(鲁迅《真假堂吉诃德》);

带来“食肉而不知味,是一个世界,口渴而争水,又是一个世界。”(鲁迅《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

此时的孔夫子,是权势者们的“敲门砖”,是他们用来压迫民众的工具,是他们将压迫与剥削合理化的“脂粉”。

带来“中国固有文化”:“是岳飞式奉旨不抵抗的忠,是听命国联爷爷的孝,是斫猪头,吃猪肉,而又远庖厨的仁爱,是遵守卖身契约的信义,是‘诱敌深入’的和平。”(鲁迅《真假堂吉诃德》);

带来所谓“未雨绸缪”:“易习之伎,莫如读书,但知读《论语》《孝经》,则虽被俘虏,犹能为人师,居一切的俘虏之上。”(鲁迅《儒术》);

更有着“昭示内地,以愧意欲打倒帝国主义者”(《述香港恭祝圣诞》)的作用。

民国四书五经集注_民国四书五经集注_民国四书五经集注

所以我认为,尊孔与祭孔,在内忧外患的中国社会,不仅只是有课上所讲“形式化”、“低俗化”的丑态,它更是军阀、政府压迫人民的遮羞布,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帮凶。这样孔夫子的“仁义道德”的洗脑,不仅使百姓对国内政府压迫统治无抵抗力,更带来了国民对国土沦丧的麻木,对侵略时的丧失血性,带来的是汉奸、叛徒的大行其道,带来的是万里国土沦丧,租界设立。

这样的丧失血性,鲁迅有这样的讽刺:“侵略者要进来,让他们进来。也许他们会杀了十万中国人。不要紧,中国人有的是,我们再有人上去。”(《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所以,在我看来,反孔与打倒孔家店在当时的年代,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新思潮对旧制度的反对;孔子在五四时代的身价变化,也不能像研究封建时代孔子的异变一般,将这样的变化归结为,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或反对政权靶子的孔子的走运或倒霉。因为这时的中国,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古文、旧书,只要能用来压迫的,能用来牟利的,军阀们,官员们就利用,只要是无益于存亡的,我们就得反他。孔子在五四,不是达成政治目的树立靶子,而是为图存求进必须翻越的障碍。

鲁迅《忽然想到》中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着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部踏倒他”。

所以,五四反孔,虽在很多人看来,失之于激进,失之于对孔子和与传统的不公。但其理由和意义不言自明,五四反孔,是图存的必然;五四反孔是不破不立,为的是自立与自强。

三、鲁迅的反思——不寻导师

“五四”运动“打倒”了以孔子为代表的旧纲常,我们接下来该怎样前进?是否又该树立新的“偶像”?我认为,鲁迅的《导师》表明了他的态度。

在《导师》中,他说,“许多青年人想寻求一个导师”,以我之见,“五四”前的儒生,他们的“导师”是四书五经,孔子朱子;后来这样的“导师”被打倒了,人们便找寻新的出路,甚至找寻新的“导师”。可鲁迅却又说:“青年人又何必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

私以为,鲁迅之所以至今仍不过时,之所以与现代的我们依然共鸣,是因为他的反思与远见。鲁迅的匕首,不仅针对旧孔子,旧思潮,同样针对自身,他反对任何自我标榜为“导师”的人,也不愿自己成为“导师”。

在我看来,鲁迅自己不愿成为“导师”,既是对自己与“五四”的反思,也是对孔夫子的“同情”。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中鲁迅举的两例可见一斑。

一例是一个压迫民党的军阀因北伐军北伐,挂起青天白日旗,这时,真的三民主义的信徒便只得不谈三民主义,好像反对三民主义的样子。这与反孔的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对应关系。各色别有用心者皆拿孔子装点门楣,作“敲门砖”,看不惯的人只好说自己“反孔”。但实际上,正是因为认清了孔夫子的尴尬处境,对文化传统有所坚持,“五四”们才选择将“反孔”进行到底。

第二个例子是阮籍与嵇康的“对自己的不满足”,阮籍拒绝了自己的儿子效仿自己,嵇康教儿子不要如自己一般高傲。鲁迅说:“这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民国四书五经集注,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这反映了五四者有着对自身的反思。或许,同阮嵇一样,五四亦在无奈的年代作出了必然的选择,可这不代表子孙后代就要以之为圭臬,就要彻底将“反孔”继续下去,就要彻底将五四运动与孔子对立起来。

我们可以看出,鲁迅认为“打倒”孔夫子是有特定的时代意义的,这并非意味着孔子就彻头彻尾的落后,“五四”就彻头彻尾的正确。年青人在接受“五四”思潮,破除“孔夫子”这个偶像的同时,也不应该把“五四”运动作为新的偶像,更不该把鲁迅本人当成新的“导师”。

鲁迅敏锐地看到了“五四”运动的另一面,看到了“五四”过后青年人彷徨的精神世界。我想起了鲁迅的小说《伤逝》。涓生和子君受新思想的感染,毅然从封建旧地主的家庭私奔,这是五四运动的正面。可是,另一面的,出逃的涓生与子君面对困难的生活窘况,面对两人思想的巨大落差,走向了死亡与分离的悲惨结局。五四运动的确唤醒了很多青年,可在社会思潮的巨大冲突中,这些青年反抗过后依旧彷徨。人们多强调五四运动的先进与唤醒,却很少有人关心运动过后青年人的精神世界。“五四”运动不是“万金油”,它不是万能的,不能为青年人完全清楚地指引接下来的道路。

同理,孔圣人与五四,在当下,也当不得青年人的导师。我想,我们应当认同五四批孔的重要意义,并同样的,反思孔圣人是否依旧会带来国民性的“恶疾”。但同时,我们亦不应该崇拜甚至拔高五四运动,不该就此全盘将五四作为我们新的价值判断。

四、开掘新生力——不被定规和舆论绑架

“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森林,是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鲁迅《导师》)

既然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导师,我们青年人,要同鲁迅在《导师》说的一般——开掘新生力。

我认为,当下思想上的生力,是理性和创造力。我们葆有这一份聚焦于当下的,理性的坚定的目光,探寻历史的脉络,审视潮流与争论;我们有一份从头来过的创造力和勇气,开启我们新的篇章。

民国四书五经集注_民国四书五经集注_民国四书五经集注

当下,新的孔夫子千人千面。许多公司洗脑式的团建,借用宣传传统文化的名目,附庸风雅,乱说一气,一切经典都能与奉献集体的精神挂钩。女德班,豫章书院,孔夫子与所谓传统文化的泛滥化,让牟利者有机可乘,甚至发生与现代道德相悖的事件。还有如李零指出的“把孔子的旗帜插遍全世界”的膨胀心态。当下,“‘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热的只是符号”,热的还有借孔子之名行牟利之事的别有用心。

所以,我同意课堂上所讨论的,孔子的“粪便化”。孔子与儒学,固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可是,文化遗产本身,真的能够被商业、科技等领域“借用”?真的能够神奇地提供处理一切事物的不二法门?我认为,如今许许多多的名目借用孔子的名号,又未尝不是对孔夫子的再加工再打扮,我们,又何尝不是创造出了自己的“假孔子”呢?李零说:“现在,什么都能造假,孔子也要打假。”(《丧家狗》)

民国四书五经集注_民国四书五经集注_民国四书五经集注

马一鸣与同学参与《孔子与鲁迅》小班讨论

当下,导师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底。网络上,有人说想吃方便面,评论中便有好事者发表“方便面对身体的十大危害”;有人因是长期家暴受害者而受关注,便有人怪罪他一开始遭受家暴时不诉诸法律;小到四六级考试攻略,大到各类成功学畅销书作家,导师无处不在,等待给你人生新的指引。盲目追求导师,只会让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知所措,只会让我们亦步亦趋,丧失自己的声音。所以,我们要拥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看法。这,才是我们青年人的“新生力”。

所以,如今,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言论,面对各种各样的潮流。我想,还是多想想鲁迅的话。我们别向古代寻求确定的答案,别期待能有一个当代的导师指出所有的道路,我们青年人,该葆有自己的理性,葆有自己的创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葆有青年人最好的“新生力”。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2]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

[4]顾涛编《摩登圣人:鲁迅眼中的孔夫子》(自印本)

[5]顾涛编《孔子的树荫》(自印本)

[6]刘依平《朱子礼学影响下的明清礼治社会》,《孔学堂》2020年第3期

[7]谌祥勇《礼与刑在经学中的德性指归》,《福建论坛》2015年第9期

END

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

思维碰撞,多元探索

“i通识”期待与你一起充实寒假生活哦

编辑 | 李慧韬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