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清华大学将研读四书五经列为了必修课,儒家经典成为这所中国顶尖高等学府必学教材。同时,一场关于中国传统古籍能否助益现代生活的大辩论,在媒体和网络间热烈展开。
当古老民族走入21世纪,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和文化,还能不能触动现世的心灵?
清秋渐冷,往返于雅安街头,寻找传统古籍和现代生活的交集。
四书五经
你还在读吗
寻找传统古籍和现代生活的交集“博大精深”还是“晦涩难懂”?
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代表儒家精华的四书五经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而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更是将其变成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必修课”。光阴辗转了两千多年,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古籍,还有人读吗?
10月14日,川农大老校区读书走廊。
沐浴着秋日暖阳,不少大学生坐在长椅上,读书看报。他们手里拿的大多是英语书,其次是专业课本和休闲杂志。
“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古籍,你们看吗?”
这个问题重复了二十次,接受采访的同学答案大部分一致。
“四书五经之类的古籍?不看。”理由是“看不懂”或“看了没用”。
今年22岁的张红就是“没读过”的一员。这位理工专业大三学生认为,“四书五经”这类古籍“博大精深”,语言深奥难懂。“想要读懂都恼火,何谈理解和运用?”
和她同年级的男生乔俊也没读过任何一本古籍。他觉得这些古代思想早已“过时了”。对此,乔俊还举了例子。“道家的‘无为而治’,在今天就行不通。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都‘无为’了,还能‘治’?”
但传统古籍依然拥有读者。
媒体工作者陈波就是传统古籍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传统古籍对个人修为和为人处世十分重要。某金融机构业务经理王晓亮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表示,现代生活物质极度丰富,精神却相对匮乏。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修身”,其朴实闲淡的价值取向对保持现代人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
“文化是有民族属性的,中华传统文化就为中国独有。”今年32岁的市民周新强也觉得,古籍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当代的宝贵遗产”,应该加以发扬。就算是读不懂背不到,相关常识也该有所了解。
周新强说,他自己就是一个读不懂《论语》、《诗经》的“古文盲”,但至少知道它们的成书年代在春秋,“而不像个别人那样信口瞎猜。”
小学教师熊丽也认为,四书五经代表的传统古籍汇聚了传统文化精华,内容博大精深,对于个人修为具有指导作用。“两千多年前的语言表达和现在当然不一样,看原著的确困难。”熊丽说道,“但书店里有各种现代文译本,能够满足我的阅读需求。”
熊丽通读了四书五经背四书五经的人,但并不是原著,而是翻译后的白话译本。在她的教学中,除了课本上涉及的内容,也不会给孩子们讲古典文化,原因很简单,“没课时”和“孩子听不懂”。古代经典著作的商业化变体从官方指定的科举教材到茶余饭后的“课外读物”,四书五经经历了受众和需求的巨大变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古籍,是被市场“淘汰”还是成为“商机”?
10月12日,星期天。
雨城区人民路上的两家大书店迎来了周末销售高峰。宽敞的店面分成了许多专区,从“财经”、“考试”到“艺术”、“历史”,书籍根据不同种类统一摆放。
在这两家书店的“国学典藏”专柜前,经典古籍同时面对着“冷”与“热”两种销售局面。听一位书店工作人员讲,对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读者而言,传统古籍等文化类书籍充满了吸引力。但就总体而言,对顾客的吸引力显得不足。
“古籍类书籍销售只占到我们总销售量的一成。”在这“一成”里,顾客都倾向于购买有白话注释和使用现代语言的译本,对无注释和少注释的原著少有人问津。
“这和现代人的阅读能力有关。”来自雅安的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杨浩说道,“对一般读者而言,古籍原文枯燥拗口,通读全文甚至也不知所云,这就使读者的阅读倾向转向了更易读懂的古籍译本。阅读倾向决定书籍消费倾向,而由此产生的商机也就显现出来。”
杨浩认为,当前在各大传媒上风行的“古文今说”热潮,在获取收视率和书籍销售量的同时,也以商业化形式普及了传统文化精神。“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读者,商业运作用大众化方便读者,两者互补,在文化产业内部,形成了运行顺畅的‘古籍文化供应链’。”
公司部门主管朱文就是这种“普及”的受益者。自从在电视上看到了《百家讲坛》,他就被“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除了每天收看电视节目,他还买来相关书籍和光碟,闲暇时独自品读,自称“从传统文化中学到了很多做人道理。”朱文说,上小学时学了一点《论语》,成年后早已忘光。对四书五经这类古籍,他没兴趣也没时间阅读。如果不是《论语心得》这样的“通俗讲座”,他也许永远不会再读这一类古籍。呼唤文化精髓和通俗实用的契合光阴流转,现代的中国人和古老的传统文化,如何才能达到完美的和谐?
来自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学者,都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川农大人文社科学院文化课教师尹君认为,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一脉相承。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人而言,是处世修身的规范和标准,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四书五经等古代典籍透射出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正是现代人缺乏甚至缺失的。
“既然经典古籍传承了数千年而不灭,就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尹君说道,“仅就个人来讲,儒家修身齐家的积极价值观,《大同书》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公众道德理念,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修身励志良言,都是对现代生活工作有益的价值取向。”
经济学硕士杨浩认为,对现代人来说,传统文化仍然具有巨大的实用意义。他学习的现代经济学课程里,就融入了众多来自古代经典的思想。
“我们硕士班的管理学专业课,就非常重视中国传统管理学思想。不管是孔孟的儒家‘入世’,还是老庄道家的‘无为而治’,都是透射出先人智慧的管理学模式。《易经》和《三国演义》,更是生动易懂的管理学教材。”
杨浩说,中国一脉相承五千年,经过精选和发展的传统精髓,最适用于本国的实际。这就使得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保持了需求。而文化的国际化,也增强了“熟悉、实用”的传统文化魅力。
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杨浩认为,国学教育应该更加普及。“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民基础教育中就应该加强国学教育。让国人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背四书五经的人,培养起自学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能力。只有懂得了‘自主吸收’,国民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传统文化,而不是仅仅去‘死记硬背’四书五经。”
尹君觉得,清华大学这样的顶级高等学府开设四书五经必修课,“肯定是好事”。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却不能流于表面,经典古籍最好读原文,但不可拘泥形式,关键是能否领会运用。仅仅死记硬背,不会理解运用,同样无从获取古代经典里的思想精华。“读的是译本还是原著,只是学习传统的方式。领会和继承,才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
“现代中国正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既然是‘复兴’,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曾经辉煌过。”尹君说道,“古代中国必然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只要我们能够发掘和弘扬,就必能为现世所用。”
这位高校历史学教师和文化史硕士认为,弘扬传统文化需要的,不仅仅是“从娃娃抓起”和“电视通俗讲座”,这是整个社会的工作,“一个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氛围的大环境,是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课堂。”
记者陆睿/文李依凡/图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