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中华明——高德臣《中国的月亮》赏析 刘兴才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尽显了中华大国的气度和风彩。国人扬眉、世界瞠目,一时间围绕盛会的歌者如潮,佳篇纷呈。在众多的诗词力作中,我尤其欣赏高德臣先生的自由体诗——《中国的月亮》(刊登《四平诗刊》2011第一期)。《中国的月亮》感慨于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诗人抓住“智慧”与“国魂”这条主线,上溯千载,广览当下,滋意生发,以无可辩驳的事例张告天下:中国的月亮令世界仰望。高纵深,宽跨度,大主题,蹊径独辟,不落言荃。该诗的开篇作者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壮阔的宏大场面:“黄浦江的气笛嘹亮,两岸万国旗列队,接受中国的检阅。东方明珠张开双臂,热情拥抱来自五大洲的朋友。”有景有形,有声有色,这一景、形、声、色的渲染着意烘托出作者的主旨,该诗的诗魂——仰望中国的月亮。接下来诗人用“五千年炎黄子孙的智慧,增添了月亮的光芒。”这一看似随意,实则高妙的起笔自然带出秦砖汉瓦,荣记湖丝,两千年前的鹿文锦以及张衡环形山、祖冲之圆周率这些标志着国人智慧,先于西方,鲜于世界的科学成就。不难想象,此时此刻的作者是振奋的、欢娱的,一个中华传人的自豪溢于言表。在谈到四大发明时,作者由激越转入低沉。

这是由于随着笔触的延伸,历史行进到了积贫积弱的晚清。“先祖造出的火药,被装进敌人的枪膛”,“发明的白纸写满了国人的屈辱和悲伤”,“手里握着指南针,却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我理解这段文字不只是作者民族自尊心的坦示,更在告诫世人“智慧”与“光芒”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现代诗中国历史人物排名,一个缺乏国魂的民族再聪颖也挺不起坚实的脊梁。同时也起到了引领下文的作用。五星红旗,为国人找回了尊严,改革开放让泱泱大国魅力四射。“蘑菇云巨伞,守护了神州大地,雄鸡的啼唱”。袁隆平的“东方魔稻”“让世界闻到了中国的饭香”,“卫星绕月、太空出仓、五环聚会鸟巢”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书写“大中华的盛世辉煌”。几个赞颂当代科技文明的短句,强化了分量。诗读到这里,恐怕稍有民族自尊感的中国人都会为之豪气干云,纵使媚骨奴颜的肖小怕也羞于顶礼向西,无视中国的月亮了。更为难得的是诗人并没有就此打住,凭籍科学发展观引领,作者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期许和展望:“科学发展的箴言,纹上亚当夏娃的右臂,在好望角的灯塔上,为诺亚方舟导航”。这些期许和展望无疑是中国月亮千秋光耀的“合理内核”从而升华了诗作的整体内涵。结尾,作者用“望见月亮的地方,就是我可爱的故乡”照应全篇。完成了一个中国人高傲的心灵畅想现代诗中国历史人物排名,收到了笔断意连,无限情思尽在不言的功效。刘兴才————四平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