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中华文明
■本报见习记者 于思奇
“这是一部轻松好读、引人入胜、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中华史诗。”
5月16日,现身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为新书“易中天中华史”前两卷《祖先》和《国家》首发造势的易中天,在回答现场记者提问时“自夸”道。
特立独行的“易氏”中华史
“可能不写篡汉的王莽,也可能没有汉武帝刘彻,就连伐纣的周武王也只是一笔带过。”易中天的这部“中华史”新作的确与众不同。一般史书都要提到的人物易中天解读中国历史人物,他却可能只字不提,而一些在其他地方“不值一提”的史实他却要浓墨重彩地大写特写。
选材角度如此与众不同,是因为易中天想借此回答一个问题,一个关于“3700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的命题。
在河南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基址,也将中华文明的诞生界定在它出现的年代——3700年前。从那时开始,直至今日,我们这片土地到底发生了什么?站在历史拐点,我们的祖先都作出过怎样的选择?这选择与日后的命运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回答这些问题就如同回答“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般,没有明确的答案。易中天说,“面对自己的历史,我们大多数人不但不是亲历者,也不是参与者,甚至算不上旁观和远眺”。
在易中天看来,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却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难得与其他文明相比较。所以,他希望借助这本新作,带领读者弄清3700年来的中华文明,知史而后明鉴。
在首发式现场,易中天也用现代史观,分析得出了他的观点:“由利益驱动的‘文明的冲突’逐渐产生,像水一样包容与流动、‘故天下皆能与之相和’的‘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需要的,能将所有文明的对话搭建成一个开放平台。”
学推理小说家“走格子”
除了借鉴美国史诗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或浓墨重彩或一笔带过的选材方法,“易中天中华史”还在写作方法上进行了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另类创新”。
业余时间喜欢看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和迪弗的《石猴子》等推理小说的易中天也将这种办案人员在犯罪现场沿同一方向来回勘遍现场后易中天解读中国历史人物,再沿垂直方向来回勘察一遍,名为“走格子”的证据搜索方式用于这套书的写作过程。
比如在写第一卷《祖先》时,易中天就在脑海里不断试问:“女娲真的是传说中的蛇身吗?”
“不,她不是,她是蛙。”因为易中天通过“走格子”找到了能够说明女娲是蛙的多种出土文物。
除了文物,正史和学术界公认的可靠典籍,甚至是一脉相承的文字都是他破译中华文明密码的有力证据。
习惯于在写作和研究中思考,喜欢用侦探眼光看历史,这就是易中天。而今,他希望更多的人“变得对问题有兴趣,同他一起思考,一起探险,一起破冰,弄清国人目前所面临的诸多困惑”。
非一己之力
在首发式现场,易中天也对“5到8年能否写得好36卷‘中华史’”的质疑进行了回应。
他表示,一个由专家学者组成、暂时不能公布的名单的顾问团队,一个十几人的编辑团队,以及一个强大的营销团队,都是他背后强大的支撑。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及付出的辛劳将共同成就一部“易中天中华史”。
而该书以每季两卷的速度与读者见面,也是易中天团队出于“便于读者阅读”和“利于听取意见”等多方面的考虑。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同步首发,电子书全球同步发布,未来或许还有有声读物动漫及电视节目,“易中天中华史”或许不只是书,还可能是全媒体时代的新时尚。
“易中天中华史(共36卷)”,易中天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中国科学报》 (2013-05-24 第14版 读书)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