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共有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基本卦,八卦之间彼此相互重合又组成六十四卦。《易经》就用这六十四卦来推演一切变化吉凶。

问题

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为什么《易经》一定要用三爻组成一个基本卦呢?为什么不是两爻?为什么不是四爻?而一定是三爻呢?为什么重卦64卦就可以解读一切变化?为什么不让易卦的体系更庞大一点?

后世的周易研究专著都有相关解释,但是还是没能完全解除我关于以上问题的疑惑。直到后来我自己研读《道德经》,学习命理术数之后,有些想法开始贯通了,形成了一个我的个人见解。这个说法不是大宗大家的说法,完全是我自己瞎捉摸出来的,昼夜思量,“感而遂通”。当然,这个说法也可能完全站不住脚,完全是个人化的理解,就算是一个开脑洞的“思维”吧。如果不是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可以随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我可能这辈子也不会说出来给谁听,一来可能没人愿意听,二是我不愿争论,如果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我也不想强求易经有64卦组成,随缘呗。我只当是篇自己研究的心得记录,留着以后慢慢的阅览整理。

解读一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易经》一定要用三爻组成一个基本卦呢?

《易传·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这个解释了为何有六爻重卦的问题,《易经》解释为“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三才是指的“天、地、人”,五爻、六爻在上为天,三爻、四爻在中为人,初爻、二爻在下为地。这段话没有直接解释为什么一个单卦是三爻,而不是两爻、四爻或其他数。如果也以“三才”理论来理解,基本卦三爻也分“天、人、地”,其实这也说得通。

我觉得《道德经》中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是对三爻成卦的基本解释。“一”指的是宇宙初成之时的奇点爆发,由“一”生“二”,也就是“太极生两仪”,生成了阴和阳两种状态,两仪再生成四象,四象再生成八卦,八卦再推演万物。“二”生“三”,代表阴阳交感而生成的变化状态,“三”此处泛指数量多,不是确指三数,意思是由阴阳二气交感生出众多事物。为什么此处不是“两仪生四象”呢?由阴爻和阳爻交互组合变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象。因为四象只是两爻形成,少阴、少阳都是阴阳均衡,平衡就代表不易变化;太阴、太阳都是阴阳已极,即将发生变化,但也是两爻组成,变化结果要么对向转化,太阴变太阳,太阳变太阴,从一个极端变化到另一个极端,非常不稳定,如果要转变成少阴、少阳,也没有变化的依据,所以两爻是无法推断变化趋势的状态。那么从四象到八卦,由三爻组成一个基本卦就是必然的了。8是2的3次方,这里如果理解成“二”生“三”也是很微妙的。宇宙形成以前没有时间和空间,宇宙万物生成,时间和空间都具备了。我们对空间的理解易经有64卦组成,起码是三维的吧。二维无法生成我们所知的宇宙万物,起码得是三维。当然,关于时空理论、平行宇宙什么的,我们就不扩展开讲了。2的3次方等于8,阴阳两种状态,相互交感形成构建万物以及变化之道的基本单位,八卦就推导出来了。

易经卦的含义_易经有64卦组成_易经的卦象有哪些

解读二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重卦64卦就可以解读一切变化?

八卦彼此组合形成64重卦,《易经》就用的这64卦来阐释变易之道,为何没有更庞大的易卦数量呢?为什么没有三卦叠加来推演卦象呢?那样有512卦,会不会更精确呢?

老子《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异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門。”

我们注意最后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門”,这个“玄”本身大有玄机。玄字在甲骨文中的形象,就像一个葫芦。我们记得《西游记》中那个可以装天的法宝葫芦吧?啥都能装进去,牛得很。这个葫芦就是包藏万物,生成万物的意思。而这个符号又有点像数学符号中的无限符号∞,生出无限多变化的意思。《道德经》中的“玄”字原本是幽远难测的意思,而我对它的解读,“玄”就相当于三爻一卦。上面已经说了,推导出八卦可以衍生万物,“玄”这个葫芦里就是生万物的,就是阴(无)阳(有)交感形成的基本变化状态,进而由此再演生万物变化。所以,三爻一卦就是“玄”,“玄之又玄”就是两卦六爻重卦,形成的64卦就是“众妙之门”(解读和推演一切变化的法宝)。

小节

三爻一卦是阴阳交感生出的基本变化形态,是衍生万物的基础;古人已经能理解三维,物质世界的基础要从三维开始(二维世界是科幻),阴、阳两种状态就是“二”,2的3次方生出8,八卦就是推演变化的基本单位。

三爻一卦就是“玄”,“玄之又玄”就是两卦六爻相叠成64重卦,64卦就是“众妙之门”,《易经》解读和推演一切变化就靠这64卦,《易经》这64卦就是宇宙变化之道的密码。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