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医药文化之文学况味自古精于医者,多精于文,而精于文者,亦精于医。医儒相通,不仅是我国中医药文化之特色、之魅力所在,同时也正基于此,才使得古老而传统的中医药文化能毅然屹立于世 界文明瑰宝之列,且始终流彩众芳,与时俱进。我国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广泛存在于诸多经、史、子、集等各类古籍中,而且历代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也都有大量反映。如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山海经》等,都载有丰富的中医药知识,而在此之后的《尚书》《礼记》《春秋左传》《战国策》《管子》《老子》《庄子》《论语》等诸子百家著作也多有关于中医调补、养生以及名医轶事等的记述。中国古代医出于儒,医儒相通,许多文学成就极高的文人墨客必然具备相当的医学知识,如柳宗元、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同样,也有不少名医当然也具有深厚的文艺功底,在文学上皆有较高造诣,如针灸鼻祖皇甫谧除著有《针灸甲乙经》之外,还著有《列女传》等大量的文史著作;道医葛洪还写有《西京杂记》和许多神话作品;陶弘景擅长文学札记,著有多篇写景作品都为传世佳作、清代名医恽铁樵曾任《小说月报》主编中医药中的文学,还翻译了不少西洋小说。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词散曲、小说笔记等,都蕴含有大量的医药学知识,其内容或吟咏疾病,剖析病因;或抨击医弊,警戒后人;或药名联句,唱和成曲,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均通晓医药,其诗作也多有描写医药疾病者。
明清之际,正当中医药发展巅峰,而与此同时的文艺界小说创作也恰値成熟,两者珠联璧合,从而使诸如“四大名著”以及《儒林外史》《镜花缘》《聊斋志异》等经典著作不断涌现,真可谓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传奇之举。以《红楼梦》为例,据统计,书中涉及的医药卫生知识达 290 余处,5 万余字,使用的医学术语 161 条,病名 114 种,病案 13 个,方剂 45 首,中药 125 味,西药 3 种。现代文学对中医药的描写更是有增无减,典型的如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医药的理论、诊法、病症、方剂、针灸、气功、养生等都有较为细致的描写。当然,同样许多医学著作也极富文学色彩,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特色的诗词歌赋体裁,在脉学、药学、方剂、针灸及各科医学著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医学入门四书《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汤头歌诀》《雷公药性赋》,分别采用了三言、四言、七言诗歌体和赋体。针灸学对歌赋体运用更多,如《杂病穴法歌》、《肘后歌》、《玉龙歌》《胜玉歌》、《补泻雪心歌》等。此外,临床著作《目经大成》不仅运用了五言、七言、绝句、律诗中医药中的文学,还用了大量的词牌,更是颇具特色。大量采用诗词歌赋体裁用以解说中医药各科知识,文艺与医理互融,于是枯燥晦涩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而且更为经典的是,许多有名的医家或者文家,能将大量名目繁杂的中药名罗致于同一篇目撰写成文,或成“药名诗”“药名词”“药名曲”“药名戏”“药名联”“药名迷”者,实属巧夺天工,匠心独运。如北宋诗人黄庭坚以前胡、半夏、兰夏、杜衡四药谐音入诗,云:“前胡后湖水,初夏半夏凉;夜阑香梦破,一雁度衡阳。”意境幽然,文趣绵长。而南宋词人辛弃疾则填有《定风波》,曰:“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以甚,多病,提阴风月废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胡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内嵌有木香、石膏、防风、常山、甘松等几味中药,更是天衣无缝,识力超群,令人叹咏。再如明清之际的周清源在《西湖二集》卷十二中某段写到:“这小姐生得面如红花,眉如青黛,并不用皂角擦洗,天花粉傅面,黑蔟蔟的云鬓何首乌,狭窄窄的金莲香白芷,轻盈盈的一捻三棱腰。头上戴几朵颤巍巍的金银花,衣上系一条大黄紫菀的鸳鸯。滑石作肌,沉香作体,上有那豆蔻含胎,朱砂表色,正是十七岁当归之年。怎奈得这一位使君子,聪明的远志,隔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