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昕)5月28日,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医故事”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学对话主题交流会暨《中医之道》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在近代百年背景下,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命运跌宕起伏的典型缩影,沉淀了中华民族的深厚哲学智慧,结合了实用性和群众情感,是十分值得书写的文学题材。

《中医之道》一书为报告文学作家康海燕历时3年完成,她走访北京、河南、西藏等全国16省市自治区,采访调研中医药、少数民族医药等医疗、教育、科研机构,记录百万余字,阅读文献200余本,最终成书30余万字,全面展现中医药文化历史,并对中医传承及现代化等问题和现状进行了思考。

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表示,康海燕作为报告文学作家主动介入中医主题,以空间为架构方式展示中医地域流派,以中医名家为叙事主题,找准“寻找中医之道”这一切入点,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中医药文化历史跨度长、专业性强,此书以全景式扫描为起点,未来可写出更多系列作品。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表示,在眼下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形式中,生动具体的报告文学不多。《中医之道》能启发中医药人从文学、哲学角度思考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希望通过此书,让包括文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正确了解和认识中医药,形成合力一起把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评价此书是文学形式对中医传统文化的致敬之作,是中医题材在报告文学的一次探索,作者“单枪匹马”深入中医药领域,点面结合,记录、熟悉并高度凝练中医药文化,启发我们认知并践行中医文化自信。

中医药中的文学_中医药文学作品_中医药文学素材

康海燕本人透露,本书创作的最大意义在于正面引导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舆论方向,让更多读者了解和热爱中医。现实中,她帮助了300多名读者和亲友寻医问药,明白群众最大的需求就是解除病痛中医药中的文学,而原则是宜中则中、宜西则西。通过写作中医药中的文学,她坚定中医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实践之学。

中国作家协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报》社、人民日报社健康客户端等专家学者就加强中医药与文学的携手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一致认为康海燕围绕中医之情、之史、之人、之本、之路,用心用情用力创作了一部优秀的中医药报告文学作品,期待更多作家参与到中医药文化传播事业中,推出更多好作品能唤起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

本次研讨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承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