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章贡合流大城起,风云际会长歌吟。赣州,是片盛产传奇的热土,是方风雅千年的家园:“水上丝绸之路”在这里起航,“客家摇篮”在这里形成,“江南宋城”在这里筑就,宋明理学在这里集成,中国共产党的文韬武略在这里预演,新时代长征路的荣光在这里续写……
2月14日,赣南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跟着典故看赣州”专栏,独家约请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社长郑少忠撰稿,从一个走遍了赣州山山水水、阅读过赣州历史风云、关注着赣州未来发展的央媒记者的视角,带你品读不一样的赣州。今天,推出第二期《跟着典故看赣州|“客家摇篮”在这里形成》。
江西赣州,是中原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世称“客家摇篮”。
客从何处来?和大多数地域的汉族人一样,客家人的先祖来自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是中国最早的农业经济中心。但正因为它的繁华富庶,使它难以避免兵戈之祸。
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一个从赣南到闽西到粤东再到世界各地的过程。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客家发展的过程其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历史上有过五次人口的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许多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第二次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朝末期黄巢农民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到此,成为第一批“客家先民”;第三次是两宋时期,朝廷南迁,一批批汉民迁来在此繁衍生息;第四次是明末清初,赣南受满族铁蹄蹂躏,后来又发生瘟疫,人口锐减。而此时闽西和粤东由于人口膨胀,加上清初为对付郑成功反清起义,颁布“迁海令”,封锁了沿海地区,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人地矛盾尖锐江西民俗文化地理,一部分客民只好携家出走,其中的一部分人又回迁到赣南,与世居赣南的客家交错杂居在一起,进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第五次是近代由于连年战争,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迁至沿海,有的移居海外,谋取生路。
赣南是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赣南中心的赣县,居赣江源头,籍舟楫之利,北扼中州,南抚百粤,东接八闽,西连三湘,加之地势开阔、土地肥沃、物阜年丰,成了最早接纳南迁中原汉人的重要一站,是客家人的主要发祥地、中转站、大后方之一。《山海经》上有关赣县上洛山一带有“木客”的叙述,是目前文献对客家赣南最早的记载。
晋元帝时期,第一次出现了“客”这个字,用以称呼从北方迁至南方的移民。客字既是对拜访者的敬称,又折射了缺乏真正归属感的无奈。战乱再起或生活陷入困境时,客就会毫无留恋地离开,再寻新的家园。
宋代政府簿籍使用了“客户”的专称,而客家一词,则为民间的通称。由此“客家”这一颠沛流离却始终自强不息的汉族民系,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此后又经历了宋元之际、明清之际战乱影响,流民又一次充实了客家队伍,但客家人的主体确实是在宋代以前固定的。现今客家人的方言较多地保留了北宋官话的语音语调就是证明。
客家人在逐步向南方迁徙的时候,也与世居东南丘陵的畲族逐渐由对抗而融合,“畲客本一家”的说法传诵至今。
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山。客家人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岭南、闽南、粤北,翻越了无数座山,趟过了无数道坎。每过一道坎,就有一些人留下定居,漫长过程就形成了现在客家人大体的分布范围。高峻延绵的山脉和低矮起伏的丘陵地带交结,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盆地。这些盆地和缓坡上的梯田就是客家人主要的耕地来源。在这样物产匮乏、交通不便、耕地紧张的环境下,也孕育出了客家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首先是独特的居住方式。面对山贼土民、山野猛兽的袭扰,客家人建造出了堡垒一般的客家土楼。土楼是由夯土筑成的圆形堡垒,以防御功能为首位,接近地面的一层二层不设窗户,以防止敌人和盗贼的进入。夯土围墙极厚,能抵御刀枪和火攻,甚至在近代还能抵挡洋枪土炮。唯一的薄弱点大门,都被包上了铁皮,门上放置可用来灭火的水柜。
土楼的内部结构,则体现了客家文化的另一特点——表现强烈的宗族纽带关系。从空中鸟瞰客家土楼,是一个同心圆的结构,最中间是宗族祠堂,向外依次是祖屋、围廊,最外层是房屋。 客家土楼的建筑理念就是,同一祖先的子孙们团结一心,外御其侮。这既是对中原文化里尊卑有序的继承,也是对1700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涯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生存总是第一位的,而最值得信赖的就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
客家人尚文重教,人才辈出。山区条件艰苦,但客家人绝不放弃读书。与广府人、潮汕人重商的习俗不同,赣南客家方言里有“不读诗书,有目无珠”的谚语。
悠悠赣江水,浓浓客家情。章贡两江合流处的赣州龟角尾公园里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巍然矗立。当年客家先民溯赣江而上,冲破十八滩的阻隔,就是在此弃舟登岸,定居于赣南大地,成为客家人,其中不少人后来又迁徙到闽西和粤东。纪念坛半径12.5米,基座借鉴北京地坛的建筑形式,寓意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基座分为三层,象征着客家民系形成的三个阶段,即形成于赣南,发展于闽西,成熟于粤东;基座的五级踏步则象征着客家人五次大迁徙。
纪念坛的第三层基座上,安放一只高达5米的三足大铜鼎,象征客家人以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江西民俗文化地理,扎根在赣、闽、粤三省相毗邻的大地之上。纪念坛平面上被均分为三个面,分别代表赣南、闽西、粤东,寓意三地在历史上对客家文化的贡献不分伯仲、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赣南保留着较多的有着客家文化(赣南)特色、传承着历史记忆的古村落。如宁都东龙村、瑞金密溪村、兴国三僚村、赣县白鹭村、南康唐江卢屋村、寻乌周田村等143个古村落,都是赣南客家人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落,集中体现了赣南客家文化特色,成为赣南客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客家山歌和采茶戏是赣南客家文化表演艺术的精华。客家山歌产生于赣南的兴国一带,赣南是客家山歌的最早传唱地,兴国至今还流传着唐朝末年《罗隐秀才抄歌本》的故事。赣南客家山歌继承了传统诗歌的赋、比、兴,在人民大众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又不断丰富发展,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扑鼻的泥土芳香。
采茶戏是赣南土生土长的剧种。相传起源于安远九龙山的茶歌,其产生和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采茶戏表演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内容贴近广大劳动群众生活,人物少、布景道具简单,与其他戏曲程式相比,赣南采茶戏欢快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更具生命力,成为客家人最喜爱的戏曲形式之一。采茶戏在赣南诞生后,很快传遍与之相邻的闽、粤、湘等地,影响深远。
赣南红色文化是客家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赣南客家文化的一大特色。客家人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包容性强的独特品格以及文化开放性的特质等文化素养,为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客家文化在中央苏区的建立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成为苏区文化和苏区精神的重要来源。如客家山歌在动员人民群众参军参战,支援苏区革命和建设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流传着“一首山歌三个师”的佳话。《苏区干部好作风》《十送红军》等红歌就是由传统的赣南客家山歌演变而来的。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南客家话跟闽西和粤东客家话相比,则更能引起学者们的兴趣。赣南的客家方言既古敦,又呈同一的多样性,它不像粤东、闽西那样统一,而是同中有异,县与县之间不一样,甚至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也显出差异。因而,赣南的客家方言也就更具研究价值。
赣南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赣南的客家围屋,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三县全境,信丰、安远两县的南部以及寻乌的个别地方,总数有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赣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地方风味小吃有嗦粉子、烫皮丝、艾米馃、薯粉饺子等。特色食品则有丁香李、酸枣糕、擂茶等。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乡土味浓,一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
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朴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世人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姐”等活动。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民俗活动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历经这么多世事沧桑还能生生不息、繁衍至今,最重要原因就是客家人的“魂”没有丢。这个魂就是他们独特的客家文化,他们的语言、文化、艺术、建筑、工艺、民俗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勤俭创业、团结互助、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客家人精神生生不息。
朋友,到赣南来,体会一下别样的客家风情吧。
致敬赣南,致敬客家人!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