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日本文字学家、汉学家白川静(1910—2006)代表作《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部。在本书中,作者将中国文学的原点之作——《诗经》与《楚辞》的写作和表现手法,与日本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进行比较研究。作者认为,《诗经》与《楚辞》诞生的时代,正是古代共同体崩解、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代,亦是民众命运剧烈变化的时代。本书观点新颖深刻,视野包罗万象,读来饶有启发。《中国古代文学》是白川静研究中国上古至南北朝时期文学的普及性著作。其书被日本中央公论新社收入文库丛书,是面向一般读者而不做艰深学术分析的著作。原书承接白川静性质类似的著作《中国神话》,共分《从神话到楚辞》《从〈史记〉到陶渊明》两册;我们此次引介,亦分两册献给华语读者。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善于用譬、常带讥讽的语言艺术。本书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本书由阳明学权威、《王阳明全集》编校者钱明倾心作注,注译者钱明结合并吸取了最新收集整理的王阳明文稿、资料及研究成果,亦参考比对了近年来其他版本的王阳明文集,对于有据可查的错误、疏漏进行了校勘订正,对于不可考据的疑问则遵照原文收录。因此,本书对于喜欢研读国学典籍的读者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 Eden),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最新文化研究成果。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深入浅出,新意连连,水平之高为数十年来同类出版物中之翘楚。修订的内容中增加了一部分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某些关键文物的照片解析力之高也是惊人的。完成后的修订版文稿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排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修订委员会还专门为有兴趣的中学生阅读本书扫清了字词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碍。《古代汉语常识》:本书除择选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常识》《中国古代的历法》《文言的学习》等数篇关于古代汉语的一些常识性论文、讲义等外,又补充了一些王力先生写作的与古代汉语相关的趣味性小文,内容通俗易懂,以普及为目的,方便读者对古代汉语有一个初步了解。王力先生对古代汉语的研究极为精深,见解不凡,可给读者提供较佳参考。《诗词格律十讲》: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诗人长期积累的艺术经验的总结,是诗词艺术的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旧体诗词格律的具体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代特别是唐代以后著名诗人作品的艺术魅力。为此,王力先生编写了这样一本旨在普及诗词格律基础知识的小册子,其中主要包括《诗词格律十讲》《诗律余论》和两篇附录(《唐诗三首讲解》《宋词三首讲解》)。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诗词格律十讲》,包括诗韵和平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长律、七言律诗、平仄的变格、对仗、古风、词牌和词谱、词的和平仄十个部分。这本书不讲过分复杂的格律知识,只将一些要点条分缕析,详细叙述,更适于普及。《诗词格律概要》:本书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为方便读者进行古典诗词鉴赏和诗词创作而写就的学术普及经典,讲述古典诗词格律最基本的知识,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有推陈出新的创见,严肃性与科学性并举,是王力先生在其诗词格律研究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精品。本书理论严谨,深入浅出,是诗词爱好者学习诗词格律的优秀指导读物。

本书揭示了《红楼梦》的真正结局,也是以往不为人所知的“新”结局,之所以说它新,是因为这是以往的红学研究从来不曾重视和留意的证据综合研究后得出的全新结论;但同时它也可能是最原始版本的,最复古的“旧”结局,因为比起时下各种罔顾作者原意,脑洞大开,牵强附会的说法,这个结局似乎更加符合《红楼梦》原作者的本意。读者看过结论大致会惊讶到感叹:万万想不到,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但又会发现推导出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结局,其实都各有其理论依据,并非胡来,且更贴近原作者试图表达的思想内涵。打开这本书,经历一段精彩而又严密的论证之旅,也许在《红楼梦》成书数百年后,千千万万个《红楼梦》爱好者百般渴求而不得,视之为人生憾事的未窥《红楼梦》全貌之恨,或可稍解一二,若能如此,则是本书作者最大的荣幸。

第三个时代的故事发生于1918年,在这一年的年11月11日,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落下了帷幕。小说第三部采用复调方式,将主线和支线并线处理,不断交替,各章像珍珠一样散落,又借助历史和特殊事件等将它们贯穿在一起。主线为在第三部聚首的三大主人公镇警备司令官帕瑟诺少校、编辑艾施、逃兵胡桂瑙:原本做生意的胡桂瑙在应征入伍后擅自逃离战场,经比利时逃至特里尔选侯国小镇,因为刊登广告而来到艾施的报社,然后逐步生出谋夺报社的念头;他在旅馆餐厅巧遇少校,假借爱国之名骗取少校的信任,进而结识小镇乡绅,鼓动大家出资收购报社,随后又骗取艾施签订合同,将报社收入自己手中;在逃兵身份暴露之后,胡桂瑙利用报纸大肆传谣造乱,最终在大乱来临之日强暴了艾施夫人,谋杀了艾施,挟持了神智不清的帕瑟诺,最终得以安然无恙地回到科尔玛老家。支线有五条:一、小镇居民汉娜和儿子沃尔特一起住在远离小镇的别墅里,她患有头痛老毛病,而且由于神经衰弱,晚上经常无法安然入眠,在大乱来临之日的第二天,死于严重的肺炎型流感;二、泥瓦匠战时后备兵戈迪克被人从塌陷的战壕挖出来,在救治过程中,灵魂碎片重聚,死而复活;三、亚雷茨基少尉在战争中因毒气受伤而不得不截去一臂,住院期间,经常醉烂如泥,胡言乱语;四、救世军女孩玛丽和犹太小伙努歇姆·苏辛之前的故事;五、哲学随笔《价值崩溃》小说第三部由新闻报道、诗歌、哲学随笔、舞台剧等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者眼中,第一部小说中弃军从商的生意人,约阿希姆的同学兼好友,第二部小说中中莱茵航运公司主席爱德华·冯·伯特兰,才是这整部小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公。在第一部中,他本身就是局中之人,在第二部中,他是局外之人,只出现在如梦似幻之中,最后以自杀而告终,但在第三部分中,尽管他已不再真正存在,但小说中处处有他的影子,决定了所有与他有关之人的态度(见作者于1929年底寄给德国菲舍尔出版社作为《梦游者》三部曲第一稿补充说明)。

第二个时代的故事发生于1903年。在历史上,德国经济在经历了上一次经济危机之后,于1893年开始复苏,但是好景不长,1900-1903年间又发生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排名,导致大量社会底层劳动者失业,激化了劳资双方的阶级矛盾,从而引发了社会危机。1903年,奥古斯特·艾施因莫须有的账目错误而被老板解雇,后经朋友马丁·盖林介绍,去曼海姆中莱茵航运公司做了会计,在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杂耍剧院经理阿尔弗莱德·盖纳特,由此见到了背对木板张开双臂迎接飞刀,“看起来就像一个被钉在木十字架上准备处死”的伊洛娜。他“心里冒出一个几乎能让他感到极度快感的念头”,想通过受难、自我牺牲来拯救世人,拯救面临飞刀加身之险的伊洛娜,搭救因罢工事件入狱的马丁,以性爱的方式解放小酒馆女老板亨畋夫人的身体,企图消除这个世界的“账目错误”,让世界重归纯真无罪,让世界重新恢复秩序,并把自己对自由、秩序和新生的希望悉数寄托在美国计划上。为了拯救伊洛娜,他放弃了中莱茵航运公司的工作,回到科隆做起象征着他渴望秩序的剧院生意,却以盖纳特经理卷款潜逃而告终,后来又“几乎把自家剩下的所有财产”投资到伊洛娜和特尔切尔在杜伊斯堡的剧院生意中,结果又亏了个精光。之后他回到了卢森堡的老家,在一家大型工业企业中担任高级会计,结束了他的救世滑稽剧。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