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流行的今天,许多人为了流量将自己包装成国学大师,活跃在各个平台之上,宣扬着自己的一套国学价值理论。而这也造成了这个时代伪国学的泛滥,甚至有许多人一听“国学”就认为这肯定是骗子。
不过,有人滥竽充数南怀瑾是中医还是文学家,自然也就有人成为被大众认可的国学大师,比如南怀瑾,便是一位去世后依旧热度不减的大师。但是,不得不说在民众对其评价甚高的同时,也有着如同李敖等一众名人对他的批判。李敖甚至直言:“南怀瑾就是个骗子”。
那么南怀瑾到底是“骗子”,还是“大师”呢?这一切争议的源头又在哪里呢?还得从头分析。
被李敖攻击为骗子,原因是什么
南怀瑾最初被说成是骗子,是因为李敖因为一些著作有不同看法,所以他指责南怀瑾欺世盗名,根本不是真正的国学大师。
先不说南怀瑾到底有没有实力被称为大师,但是单就李敖这个人的指责就引起了网友们的一片骂声。原因很简单,许多人不相信李敖是因为对文章的不同理解有感而发,反而觉得他在蹭热度。
因为南怀瑾不是第一个被李敖怀疑的人,就连公认的民国文学家鲁迅都没能逃过李敖的毒嘴,被说成是不值一提。所以当李敖攻击南怀瑾时,也自然引起了南怀瑾许多支持者的声讨。
如果从李敖批评过的一众名人当中来看,他确实有蹭名人热度的嫌疑。但是,显然对于一个人批判是否准确,并不能以批评者的过往来作为评判标准;而当以事实为依据。对于南怀瑾的评论,李敖也给出了具体原因。
“标点错误,错别字多。”
“所写的书都是自己理解后的内容。”
“经不起推敲。”
……
总之对于书中一些断句等错误都成了被攻击的对象,就连一些授课过程中的口误都上纲上线,被曲解为不知所云。
事实上,李敖的这些攻击都站不住脚,因为首先南怀瑾真正亲自写的书只有一本,其他出版的书籍都是他的学生们根据他讲课的内容、PPT等整理而来,出现一些误差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南怀瑾上课时的口误就更好解释了,南怀瑾课前从不备课,上课时的引经据典都是从自己渊博的知识中提取出来,现场作答。这样一来也就难免会有些口误。
单就文化主题的表达而言,这显然算不上“骗”自然也就不能说南怀瑾是骗子。
那么南怀瑾到底有什么样的才学呢?我们可以从他的经历中窥探一二。
从学武到学文
南怀瑾出生在浙江乐清的一个普通家庭,虽然日后其因对《易》等经典的解读他被奉为大师,但就其少年时光而言,却并无其他大师的通性——天资聪颖。
少年时的南怀瑾,甚至连普通人都比不上。小时候不仅考过倒数第一,还更是因倒数第一连毕业证书都拿不到,只拿到了肄业证书。
而后的岁月,国家动荡、战乱不断。南怀瑾有心为国家出一份力,但奈何却总也不得要领。思来想去之下,南怀瑾认为只要学好武功就可以打胜仗,也就能拯救国家了。再加上自己从小就有一个成为大侠的梦想,于是动身专门学习功夫。
在学习功夫的期间,南怀瑾才意识到如果没有知识作为指导,空有一身武力也是报国无门。于是南怀瑾开始了文化和功夫共同学习的旅程。
抗日战争开始后,南怀瑾入川作战,并用自己的力量鼓舞军队的士气,经常辗转各地发光发热。令南怀瑾没想到的是,在这过程中禅学代表人物袁焕仙出现在他的生命中,并成为了彼此相见恨晚的朋友。
在袁焕仙的影响下,南怀瑾开始对国学感兴趣,并加大了自己对国学的学习和研究,迈入了国学的大门。
成为国学大师
偶然的机会,南怀瑾来到灵岩寺后顿悟了,成为了虚云的弟子,从此开启了三年的修行生活。不过这种日子没过多久,有消息称南怀瑾会被人暗算。
不得已之下南怀瑾只能结束山中的修行,返回自己家中。
新中国成立后,退居台湾的蒋介石心有不甘,所以想以台湾为根据地积蓄力量,这时就需要一批学者去建设台湾。也就是这个时候,南怀瑾为了宣传传统文化,来到了台湾的大学教书。
不过南怀瑾不同于其他学者,他从不为自己的课程做宣传,只是用心地讲好每一堂课。所以在来到台湾前期,南怀瑾并没有被大家熟知。
当蒋介石策划中华文化复兴的活动后,南怀瑾抓住了这个机会加入其中,并在之后的时间里解读了《论语》、《易经》等著作。
尤其是《易经》的课程开讲后,南怀瑾彻底摆脱了大家对于他之前飘忽不定的印象。对于其中一些“玄学”部分的解读,更使得大家对于南怀瑾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但喝彩声有之,贬低声自然也不会缺少。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作为国学经典,无论是《论语》还是《易经》,在今人看来对其阐释很难达成一致。恰如佛家谒语中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般。而这也就造成了一旦意见相左南怀瑾是中医还是文学家,马上就会攻击到其学说乃是“胡说八道”之论。
其实,身陷彀中的人并不能体察的是恰是因对国学的多方面解读,才更能让国学传播广大,才更能让人在百家争鸣中有所长进,才能发散思维、发现问题。
总结:
从古至今,文人都是互相轻视的,南怀瑾作为国学的代表人物受到他人攻击如此想来也便很正常了。但对于其乃是骗子之论,李敖先生的话语却未免太言过其实了。
对于一个知识渊博,抒发自己见解的人物,其实同样作为知识分子大可不必如此尖酸刻薄,而多一些“异见”却丰富自己的认知,亦是大快人心的。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