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之秘传经典,也是遁甲、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之第一大秘术,是易经最高层次之预测学;后世尊之为帝王之学、夺天地造化之学,也是论述宇宙苍生运动规律之哲学,乃古中国术数之极端应用,是一门极珍贵之传统文化遗产。当然,其也是极神秘之玄学,故在今日被科学斥为迷信。该书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所推崇,如姜太公、范蠡、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在中国古代,其主要用于国事、兵法方面,而当今则多用于商业发展、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收效颇为显著。
据(清)陈梦雷(1650-1741)《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奇门遁甲起源于4600多年前轩辕黄帝大战蚩尤之时。当时黄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因蚩尤铁头铜身,刀枪不入,且会呼风唤雨,能在战场上制造迷雾,使得黄帝屡屡失利。九天玄女见状,下降凡间,将一长九寸阔八寸之玉匣送于黄帝。匣中为天篆文册龙甲神章,黄帝拜读后,按书中记载,制造出指南车,终于打败蚩尤。据说龙甲神章除了记载打造兵器、战车之法外,还记载了很多行军打仗、遣兵调将之法。后黄帝命宰相风后将之演绎成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再经商末姜子牙修订,传八百余年后再由秦末黄石公授于张良。张良为推翻暴秦,将之精简后流传世间。
宋代是“三式”发展的集大成时代,而且后人总是将理学家朱熹、张载、邵雍等看成是哲学家而非科学家。宋代理学家为人所知之能力虽然并非其利用自然之知识与技巧,但其却与三式及其运用摆脱不了干系,如其能预测雨、雪、冰雹等。(北宋)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曾提及三式之应用,且三式曾被列为太史局天文生考试科目的内容之一。
奇门遁甲以八卦为基础,记载变化方位;结合星相历法,用十天干隐其一,配九宫以记载天象及地象之交错;用八门记载人事,用九星八神记载周遭之环境;辅以阴阳五行、三奇六仪等要素,利用术数、算术等进行推算。其中既有时间也有空间,充分体现了古人之宇宙观及智慧。
奇门遁甲之含义,由奇、门、遁、甲四个概念组成。奇,指乙、丙、丁(天干)三奇,分为逆飞三奇(乙为日奇、丙为月奇、丁为星奇)和顺飞三奇(乙为星奇、丙为月奇、丁为日奇)。其咒语分别如下:
乙奇咒曰:天帝神威,诛灭鬼贼。六乙相扶,天道赞德。吾令所行,无攻不克,急急如玄女律令。
丙奇咒曰:吾德天助,前后遮罗。青龙白虎,左右驱魔。朱雀道前,使我会他。天威助我,六丙除疴。急急如玄女律令。
丁奇咒曰:天帝弟子,部令天兵。赏善罚恶,出幽入冥。来护吾者,玉女六丁。有犯我者,自灭其形。急急如玄女律令。
门,即出入之门户,在阵法中一般按遁甲分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共八阵门。八门又称八阵,最早的记载当属《握奇经》。握奇者,即帷幄内之神机也。该经相传为黄帝之宰相风后所撰,姜子牙于商末周初将其精简,至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为之作解。《握奇经》以天、地、风、云四阵为正,龙、虎、鸟、蛇四阵为奇,四正四奇共八阵。大将居阵中掌握机动兵力(即所谓“余奇”之兵),也称为“握奇”。布阵时,先由游军于阵前两端警戒;布阵毕,游军撤至阵后待命。作战时,四正与四奇之兵与敌交锋,游军从阵后出击配合八阵作战,大将居中指挥,并以“余奇”之兵策应重要作战方位。由于经文简略,关于四正四奇的方位在布阵与作战时之作用以及两者变换演化之关系,后人解释不尽一致。据考证,“八阵”系统地出现,最早见于《孙膑兵法》之八阵图篇;后三国时诸葛亮在鱼腹浦设“八阵图”,藉此困住东吴大将陆逊。八阵图大致形状如图2.4所示,此图乃根据前人著述而绘制,采用古人之方位,即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奇门遁甲之八阵门
遁,繁体为遯,原本为推算之意;遁,早期也写为循,有循环之意。故遁之本意,可归结为循环推算。遁与甲组成遁甲,则有推算六甲之意。但后世赋予遁另一种意思,即隐藏或隐遁。
甲,指六甲,即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甲在十干中最为尊贵,它应藏而不见,隐遁于六仪之下。六仪,即戊、己、庚、辛、壬、癸。《奇门遁甲》一书中认为,六甲:
其为质也劲,其为性也直,其为色也青奇门三才法,其为味也酸,其为声也浊,其为体也方与长,其为用也萌与动。得时则为栋梁,失令则为废材,克战太过则为朽腐无用,生旺太过则为漂泊无依。其性过于自负,不能娴于世故。
因“甲”五行属木,其质地宁折不弯,品行刚直不阿,五行方位在东,因此对应青色,味酸,主肝,对应魂;若某人五行属“甲木”,则较为刚愎自用,自负傲物。
遁甲合称,即指六甲隐遁于六仪之下。其隐遁原则为
甲子遁于六戊,甲戌遁于六己,甲申遁于六庚,甲午遁于六辛,甲辰遁于六壬,甲寅遁于六癸。
其中六戊、六己等可参照六十甲子表。
隐遁时,还须配合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等九星。奇门遁甲之占测主要分为天、中、地三盘,象征三才。天盘九宫有九星,中盘八宫(中宫寄二宫)布八门,地盘八宫为八个方位,静止不动;同时,在天盘地盘上,每宫都分配着特定之三奇(乙,丙,丁)与六仪(戊,已,庚,辛,壬,癸)。如此,根据具体之时日,以三奇、六仪、八门及九星排局,以占测事物之关系、性状、动向,并选择吉时吉方。
遁甲以神龟数论,遁八卦所生,故称八遁门,可分为阳遁九局(顺布六仪逆布三奇)与阴遁九局(逆布六仪顺布三奇),以此产生奇门四十格,如龙回首、鸟跌穴、天遁、地遁、人遁、云遁、风遁、龙遁、虎遁、神遁、鬼遁等。
以战事为例,略述奇门遁甲之过程。若要出兵,应自奇门会合之方。若无奇门,阳时(奇数时辰)宜从天盘之值符(禀中央之土)下出兵;阴时(偶数时辰)宜从地盘之值符下出兵。若阳时地盘生门合天盘三奇,或阴时天盘生门合地盘三奇,则皆可出兵。时辰上要选天罡时,即月将用事之时,视上盘天罡之方,为斗星方,此时行兵破阵必胜。此外还需占风。临敌时,若风从后来且渐急,则须速乘其势,或可采用火攻;若有风从左右或前来,宜勒兵不前,风来之处,很可能埋有伏兵。若天乙飞宫,则不宜进兵,且须有后应。天象方面,若金星侵入火星轨道,则对防守一方有利;若火星侵入金星轨道,则对进攻一方有利。一旦战事完毕,若需下营,则以六甲为首,大将居青龙甲位,旗鼓居蓬星乙位,士卒居明堂丙位,伏兵居太阴丁位,判断居天庭辛位,囚系粮储居天牢壬位,所藏居天藏癸位。
奇门演卦,其法不一。《奇门遁甲》曰:
有以值符与值使合而成卦者,有以八门共八方合而成卦者。两者所用不同,其符使所成之卦可用之。以克静应期时候军兵对垒,即用之以定主客雌雄、阵势得失,或邦国治居,以之卜地土安危、谒访出行,以之占去向、通塞。至于捕捉、逃亡、行人、失物,俱可用此而推之焉。其门方所成之卦,可以克路应、察来意,又可以卜自己日内之吉凶,并可以决他人未来之祸福。至于鸦鹊噪、什物响鸣一切异兆,皆可用是而预卜其休咎矣。
可见,上自军兵对垒之吉凶得失与邦国地土之安危,下至谒访出行之去向通塞与行人、失物,皆可预测,其用途十分广泛。而所采用之道具亦可随地取材,如马鸣、鸟叫、风声、突然出现之现象(如摔跤、摔碗)等。
奇门遁甲因采用八卦对应八阵门,因此其数术基本原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要完全说清楚奇门三才法,却又太过冗长而枯燥,非作者所愿为,也非本书主旨,故在此仅略述一二。为此,先介绍太乙行九宫图与文王后天八卦(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方位)。
太乙行九宫图与文王后天八卦
太乙行九宫图与文王后天八卦的代数原理是一致的,这体现在它们所对应之九宫矩阵一样,即为
其所具有之神奇代数性质,拙著《易与道:代数意象》卷三第3.3节中悉有备述,在此只讨论其左旋与右旋性。将上述矩阵A转化一下,变为
后天八卦之左旋与右旋不变性
左图四角之偶数分别乘以3或8,所得新数之个位按箭头方向都是其下一位数,此之谓四角左旋;其中3为三奇之数,8为八门之数。在中图,四个中间奇数分别乘以3,所得新数之个位按箭头方向都是其下一位数,此之谓四中左旋;其中3为三奇之数。在右图,同理可知,偶数乘以2或7,奇数乘以7可右旋得下一数;其中2表示敌我双方,7表示天罡时,因天罡为北斗七星在地盘上之投影。根据左旋(或右旋)与镜面反射可知,后天八卦或矩阵有八种等价形式。而每一种等价形式都有一个新的八门结构,如此会形成六十四卦象。这就可以说明,奇门为什么能变化万端了。
此外,《易经·说卦》将八卦映射为八种自然物: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且: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若能很好地理解并应用这段话,则收获肯定不小,而对于奇门遁甲添一分理解,亦可多一分把握。
“天地定位”,天行健、地势坤,构成道家之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山泽通气”,是因为山艮卦()与泽兑卦()互为错卦,将山错过来则为泽,将泽错过来则为山。自然界之山与泽在底部是相连的,其所通之“气”可虚可实。
“雷风相薄”之现代科学解释则十分简单,大气摩擦产生雷电,雷电鼓荡天地间之气流而形成风。道家认为风雷同源,其五行皆属木。
“水火不相射”则简单易见,水多则火灭,火多则水干。
此外,在道家小宇宙即人体之表征上,八卦中乾为头,影射天;兑为口,吞吐水泽之气;离为眼,火者光明也,眼可视物;震为丹田,能量之象征;巽为鼻,呼吸草木之风气;坎为耳,耳为肾之窍,肾属水;艮为背,影射承重之山脉;坤为腹,影射厚德载物、无所不容之大地或浩瀚窅渺之大海。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