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认为陀氏小说呈现出狂欢化的叙事特征。狂欢式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礼、形式的总和。有一套表示象征意义的具体感性形式的语言。狂欢式转为文学的语言就是狂欢化。狂欢式的四种范畴是:一、人们之间随便而又亲昵的接触。二、插科打诨。三、俯就。四、粗鄙。狂欢式的外在特征主要为全民性和仪式性。全民性是狂欢节的本质特征,人民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狂欢节的生活是脱离常规的生活;狂欢节是充满节日气氛的庆典,由一系列的仪式和礼仪构成。
在中国的一些电影中,也具有着狂欢化叙事,比如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编写的小说《红高粱》而改编的电影《红高粱》,狂欢化叙事就特别强。首先开头就是九儿出嫁,十几分钟的出嫁场面十分具有仪式感,从婆子喊“坐轿不能哭,哭轿吐轿,没有好报;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到轿夫一路闹新娘,都充满着浓浓的仪式感。人生四大幸事“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也只有“洞房花烛夜”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因此在这种时候,无论多么琐碎的仪式也都是值得的。照当地的习俗,半道上要折腾新娘子,那些抬轿子的轿夫都光着膀子,露着胸膛,毫不注意轿子里面坐着一位女性,第一印象这些轿夫都是粗鄙的,他们都是流氓。“轿上的小娘子,别偷着看呐,跟哥哥们说几句话,这长长的路你也不嫌闷得慌”,“李大头流白脓淌黄水可不中用啊,你可不能让李大头沾身,沾了身,你也就烂了”。一切都是粗鄙的话语,都是轿夫们拿九儿开涮的话语电影红高粱人生礼仪民俗,这些语言具有挑逗性,逗得众人乐呵呵。后来他们又做出粗鄙的动作,一个劲的摇晃喜轿,晃得新娘晕头转向,怎么看都是一群地痞流氓再耍一个出嫁的女子。当九儿回门子时,被余占鳌偷走,在高粱地里偷情也算是十分具有仪式感的电影红高粱人生礼仪民俗,先拽倒高粱,开垦出一片空地来,当九儿躺下后,影片响起了庄严的音乐,似乎这场偷情也必须得有仪式感。
总之,仅从开头一点来看,本片狂欢化叙事最大的特点就是仪式感特别强,似乎任何事情都充满着仪式。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