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Jul.2010 第29 卷第二期 总第64 119跨文化交际学视角下中西服装文化内涵的比较 (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 要]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内涵及服装文化内涵,依据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从服装的色彩、外形、图案与审美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中西服装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服装;文化;跨文化交际学 一、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复杂棘手的概念,据不同资料表明,关于文化的定 义,西方至少有160 多位学者提出过200 多种,且角度各异,众说 纷纭。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公认的界定文化概念的定义。部分研 究者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 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指社会 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另有观点认为,英 语中的“”这一名词有可数、不可数性质,这正反映了“文 化”概念的二重性。一是可数文化,即与自然界相对的人类共同文 化,如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文艺等等。它包含一切人 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二是不可数文化,即与特定群体相联系的 各具特点的文化系统及亚文化、文化圈等。

至于文化的分类,又有各个不同的角度。从文化的性质出发可 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文化的类属出发可分为习俗文化、建 筑文化、宗教文化等。从文化的功能出发则可以分为知识文化和交 际文化。文化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主要指可感觉到的 物质文化,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等;中层文化,指制度 文化,包括人机关系,各种体制规范等;深层文化,指观念文化。 二、服饰文化内涵 服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服饰泛指衣、裤、鞋、帽、 袜、巾、首饰、箱包以及各种配件、饰品;狭义的服饰仅指服装以 外的各种服装配件和饰品。我们在这里讲的是广义服饰。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服饰包括五大基本要素:面料、款式、色彩色调、加工 工艺与价位。不言而喻,它们的结构层次与水准,制约着服饰的文 化内涵、它所外现的文化品位,以及消费者体验、鉴赏、玩味的文 化底蕴(俗称文化品味)。这是我们研究服饰应该明确的一个前提。 因此,服饰所涵盖的文化有这样几个: 1.服饰是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的缩体。“人猿揖别”之后,服 饰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不可须臾离开的物品,它像一面镜子一样, 折射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服饰经历了“草、叶裙围”、 “兽皮披”、“早期织物装”,到“布帛衣裳”以至于现代科技产 品服装时代。

服饰的用材、加工技术、款式与色彩色调,取决于那 个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受当时的科技水平、认识能力、 社会经验以及物质生活基本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人们 的支付能力)的影响。当人们食不果腹之时,服饰便退居于次要地 位。墨子说得好:“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 常安然后求乐”。服饰不仅是那个时代物质生产能力的反映,也是 那个时代物质生活水平的反映。所以,服饰是人类物质文明的缩体。 2.服饰是社会礼仪制度与风俗习惯的折光。一般地说,服饰在 各国历史上,都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范,体现了国家根据礼仪传统和 民俗习惯对服饰制式的统治,各种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特定服式要求。 这一点我们中国尤其突出。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以汉民族 为传承的中华特有的服饰传统。“三礼”(《周礼》、《礼仪》、《礼记》) 记载了等级森严的服饰礼仪制度,从而形成了中国服制的一整套传 统做派,具有独特意义的着装理念,以及名目繁多的服饰样式,使 中华服饰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世界意义。 3.服饰是人们思想意志与情感世界的写真。服饰关乎人们的仪 表,是人们内在意志与情感世界的写真。在这方面,中国自古以来, 把服饰当作人的仪表之尊、德尚之表和情感世界的外化,推崇“内 美”“文质彬彬”“暖而求丽”“好质而恶饰”“天人感应”“衣 冠楚楚”“不可异众”等服饰观。

不同朝代,封建文人的服饰议论, 其说不一,然而大家强调的近乎都是要求服饰表现人的作风、气派 和尊严。事实上,不仅古代帝王在自己的冕服上所寄驻的思想、意 志、情感一览无余,而且一般官吏、百姓也无不如此。时至今日, 人们更是在追求款式、面料、色彩色调的同时,力求有一个吉利的 名称、知名的品牌。可以说,古今中外,衣如其人,概莫能外。 4.服饰是多学科、多技艺的重组。服饰不仅秉承历史、思想、 情感的特征,而且尽显哲学、心理学、美学、经济学、民俗学、社 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念和知识,同时还凝聚诗歌、绘画、书法、篆 刻、雕塑、剪纸以及其他文化样式,甚至音乐也被派上了用场,令 人不能枚举的表现方式,折射社会历史背景、法律制度、人文风俗、 宗教意识、价值观念、经济水平、技术与艺术表现力、审美力等等。 因此我们说,服饰所展示的文化是一部地道的百科全书。 5.服饰是人类文化、民族文化、群体文化与个性文化的再现。 动物也有其外表之美,但那纯属造化;而人类的服饰中西姓名的文化内涵,则是人类所 创造而特有的现象。但是因为地理的、经济发展的差异,经过不同 历史阶段的演变而形成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别,反映在服饰上,其 形式和风格各异。

所以服饰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 这就是所谓文化圈。同时,同一文化圈,其不同的群体,又有各自 的特点。并且,因为其中的个体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生活习惯、 兴趣和爱好上的差别,同一群体中人们对于服饰的款式、色彩色调 要求也不尽然一致;因一个头花、一具领结、一条丝巾、一款项链, 而尽显个人风范。正是类文化、民族文化、群体文化和个性文化的 交付存在,便构成了服饰文化的绚丽多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文化交流的加强,民族的、地域的服饰文化要素,相互吸收、借鉴, 但不能忘记,只有地域性、民族性,才具有世界性、国际性。忽视 这种差别,奢谈所谓世界潮流、国际风格,很不利于服饰的民族性、 地方性要素的开发与张扬。 三、中西服饰文化差异比较 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服 饰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1.色彩。中式服装色彩偏重伦理,要求能维系社会秩序。色彩 是构成服装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式服装对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一向较 为重视。我国古代把服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以青、黄、赤、白、 黑为正色,其它为间色,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诗经》说: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上身穿绿,下身穿黄,绿与黄为邻近色, 穿起来和谐响亮。对服装色彩的重视,还可以从唐代官方经营的织 染署的组织之庞大,分工的细致得到更有力的证明。织染署下设二 十五个作。其中专门负责染渍色彩的作就有六个:青、绛、黄、白、 皂、紫。每个染渍作中又有深深浅浅不同色阶的专业化生产。我国 古代对服装色彩的选用,有一个很有社会内涵的现象,先开始于民 间,一旦被皇家贵族看中,就禁止民间使用,否则,轻者杀身,重 者株连九族。如果一种色彩的服装开始是皇家贵族所穿,后来不穿 了成为一般民间服装,则这种服装的色彩立刻被视为卑贱的色彩。 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古代对服饰色彩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服装 色彩的运用带有明显的阶级性。 西方人士对服装色彩的选择偏重的是色彩的感情。西方人士认 为色彩是最富有感情的,事实也是如此,当我们看到红色以后,就 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鲜血和生命,会给人有一种热情、浪漫 和强烈的感情,在西方会使人想起圣诞节和情人节等等。所以能使 人产生这些联想,就是色彩的感情作用。又如黄色是一种明亮的色 彩,能激起活力,能使人联想起落日余晖的暖感,是最活泼最引人 注目的色彩。对西方人士来讲,紫色是一种高贵和财富的象征,红 紫色有年轻感;青紫色有优雅的女性感。

白色更是纯洁、神圣的象 征,是一种魅力的代表,所以西方人均喜欢用白色作为新娘的婚纱 2010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Jul.2010 第29 卷第二期 总第64 120英汉双语心理词典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 (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 要]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艰难早已引起国内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本文旨在从学习者双语心理词典的表征和联结来探讨其对中国大 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本论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并将其结果与前人的理论相 结合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双语;心理词典;英语学习;思维 1.前人的研究 人们对心理词典的关注,至少从19 世纪对失语症的研究就开始 了。但一般认为真正提出心理词典雏形的是 。后来 Allen 、Ross 、Jean 等在 的工作的基础上 继续对心理词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大多数心 理学家和语言学家都认为,凡是学会了言语和阅读的人,都有一个 心理词典。 心理词典(心理词汇)研究人们怎样在记忆里保存词语;怎样 辨认和提取词语;怎样理解词语。

在大脑中储存的词汇知识有点像 一本词典载有的信息,但是其组织方式又不尽相同。心理词典也规 定词的拼写形式或发音形式、词的意义,但词义似乎并不直接存在 心理词典里,在心理词典中存的仅是找寻词义的一些指针。词义的 心理表征似乎比普通词典的词义更为复杂,而且似乎和辨认过程分 开。心理语言学家 把心理词汇解释为存储在长时间记忆 中的词汇即词汇的心理表征。 认为,如果语言学习者在词汇 学习过程中把词汇知识转变成心理词汇知识后,词汇知识的各个方 面包括语音、句法、词法和语义知识便能更好地被提取。心理词库 中的词汇和词典词汇有很大的相似性,都包括了语音、语义、词素 和句法知识,但是 指出心理词汇的组织模式和词典词汇 有本质的不同。词典是按字母的顺序编成词条,每个词条包含有序 的词条及相应的释条和用法。心理词汇不是按字母的顺序来编排的, 而是分门别类地将信息储存在各自的小词库里——拼写词库、语音 词库和语义词库。母语心理词汇组织模式与外语心理词汇组织模式 结构相似,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认为每个语言使用者的心理都有一个结构有序、可以 按一定的程序通达的词汇表征。

一个学会了两种语言的人,能够有 选择地使用两种语言中的其中一种,而不会发生冲突或替代等现象中西姓名的文化内涵, 就说明两种语言在我们的记忆里是以一种高度有序的方式组织起来 的。双语认知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结构进行科学的描写。正 如 所说的,“一个综合性的有关双语的心理学理论,应该 能够对两种语言既能高度区分又相互影响的现象作出解释。”近半个 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证方 面,从诸多角度对语言表征的可能模式提出了大量的假设和验证。 本论文将心理词汇和大学英语阅读过程相结合,旨在论证由于 学习者英语水平的高低不同,其双语心理词汇的表征方式和联结方 式也会有所区别,而这在其英语学习过程中也就会有所体现。 2.研究设计 2.1 实验目的。本实验目的是讨论学习者尤其是中国的成年大 学生在其英语学习中,随着其英语水平的不同,其心理词汇的存储 和联结也就有所不同。旨在论证以下问题: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的 双语心理词汇是通过语言形式层面进行联结;而高水平的英语学习 礼服。黑色给人的印象是神秘、寂静和严肃,是一种坚实的表现,被认为是最容易和和其它色彩搭配的颜色。 2.外形。

在外形特征上来讲,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纵向感 觉,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和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手法 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清代服装相对来说比较肥大,袖口、下摆都 有向外扩张之势。然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 鞋,加上垂至脚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服装外 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 觉,在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