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曦!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你对春节有怎样的期望呢?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是一个古老而又隆重的节日。下面小曦将会为大家详细介绍春节的来历以及春节的各种习俗。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啦!
春节的来历
关于春节的传说
春节的习俗
祭灶
张贴年画
书写春联
鸣放鞭炮
耍龙舞狮
有关春节的诗词
春节的来历
它标志着旧的一年随寒风散去,新的一年载着春风而来。当时间滑过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子时的时候,便迎来了新的一年。
所谓“年”,是指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经历的时间。古代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科学,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在我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春节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则将整个春天称为春节。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历”,“顺农时”传统节日如春节,“从西历”,就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至今,春节已成为我国各民族的重要节日。
关于春节的传说
关于新春过大年,这里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小伙子,以打柴为生。天,他上山砍柴,休息时又想起节令来,他苦思冥想,两眼望着树影发呆。忽然,他从那移动的树影中受到启发,回家后,他便设计了一个专门测日影计天时长短的仪器,可是,当天气出现云阴雨雾时,怎么办?这时他又想起泉水嘀嗒声,就动手做了个五层漏壶。用漏水的方法来记时。就这样他慢慢地发现,每隔360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短的一天是冬至。
不知又经过多少年,万年制成了草历,他说:“日出短就会重复一次,最短的一天是冬至。
不知又经过多少年,万年制成了草历,他说:“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这就把一年四季都弄明白了,受到人民的尊敬。
后来皇帝知道了,亲自登上日月阁去看望万年。万年指着申星说: “现在申星追上了蚕白星,星象复原,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始春,希望天子定个节吧!”“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天子说:“你到这里已三年多了,呕心沥血,制出太阳历,劳苦功高。”同时,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今天,人们把春节称为“年”,过年挂上寿星图,据传就是为了纪念功高德重的万年。这个传说,虽不足为据,但却为春节的来历增添了神话的色彩。
春节的习俗
1.祭灶
祭灶习俗早在先秦时期已有所记载,灶王和土地神,井神,门户神一样,因和人们的饮食起居有密切关系,所以早就成为自然崇拜的一项内容。
从小年这天起,大小街门一律“封印”关门,不可民事,回家送灶。当时无论贫富,只要顶门成家过日子,灶台上就贴张灶王神像。像两侧贴有“上天言好事,界保平安”的对联,把灶王奉为“一家之主”。
民谚中说:
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
到上方,见玉皇,好话要多说,孬话要少讲。
供奉糖果堵住嘴,回来多带五谷杂粮。
2.张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是伴随着我国农历春节送旧迎新的活动而产生的。早在尧舜时期,年画就已出现了。至今,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居室墙上、门上贴几张年画,以示辞旧迎新,显得喜气洋洋,也带有一定的装饰性和欣赏性。
年画中,要以门画起源最早,它是由古时的门神画演变而来的。最初人们在过年时,在门上或桃木板上画些镇妖驱邪的神茶和郁垒,俗称门神。明末清初,出现了“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的年画,均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版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闹。题材多以五谷丰登、春牛、金鱼、婴儿、美人、风景、花乌等为内容。
3.书写春联
春节快要到了,很多人家的门都贴上红艳艳的对子。这“对子”,就是人们常说的春联。
宋代王安石曾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说的“桃符”,就是现在的春联。正式命名为春联,乃始于明太祖,由于帝王提倡,使春联书写张贴日盛。清代康熙年间,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时,经过一个小镇——通州,他想起河北省有个大镇也叫通州,于是提出与他的部下合写一幅以通州为内容的对联。他写的上联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官员们看后连声叫好可就是对不上下联,后来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随从,在街上闲逛,发现通州这个镇虽小, 当铺却很多,马上吟出一句妙语: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乾隆皇帝一看拍手叫好,当即传旨,对他嘉奖,官升三级。从这联话趣事中,不也看出清朝对当时的春联盛行的重视吗?
春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不等,多到500多字,上下两联必须相等,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一般来说,春联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当、 平仄相协。
和春联相关的就是春节时,家家户户贴福字。在屋门上、院墙上,箱柜上等处, 都要张贴大大小小的“福”字。有的大红金字的“福”字,图案丰富多彩,有的是五谷丰登、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等。有的人家把“福”字倒贴,这种有意把它倒贴的习俗,是为了讨人家说句“福到了”的吉利话,以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春节前贴“福”字,这个习俗从宋朝以前就开始了,当时叫“贴春牌”,也就是今天的“福”字。农谚说,“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就是说家家开始写春联,贴“福”字,迎春接福。现在人们过春节,仍然喜欢张贴春联,“福”字和“窗花”,增添了浓郁的节日喜庆欢乐气氛。
4.鸣放鞭炮
鞭炮,也叫爆竹。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古人焚竹发声,名为“爆竹”。古时的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后人改用纸卷,加火药。
相传唐代初年,一些地方遭受连年天灾,瘟疫四起,他们就在小竹简内装上硝,导以爆炸,以硝烟驱散 气、减退疫病流行,这便是爆竹最早的雏形。后来,人们用纸简代替竹子又发明了火药,把纸简编成串,鸣放时,声音更加清脆响亮,取名“编炮”,也叫“鞭炮”。宋代时,大街上便有了出售鞭炮的商店了。
鞭炮,是中国的特产,从古至今,由于人们不断加工、改进,鞭炮的品种、样式越来越多,色彩也跳出了单一的火红色。
5.耍龙舞狮
新春佳节,在我国很多地方有舞龙的习俗。龙,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它蛇身、鹿角、鹰爪、马脸,浑身金光灿灿,两须宛若长长的飘带。在民间传说中,它是消灾降雨的“龙王”,雕刻在官殿的建筑上,它是帝王的象征。
耍龙起源有悠久的历史,在宋代的《梦梁录》中,对要龙有较详细描绘: “…一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延如双龙之状。”以此推算,耍龙距今也有近千年了。
人们耍起用竹、铁结扎及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取乐,来表现节日欢快的心情。表演也有多种多样,如有“单龙戏珠”与 “双龙戏珠”,龙身由许多人许多节组成,一般都是单数,龙头部分一般重量约30多斤。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作为和舞龙相应的一种春节庆典活动,是舞狮。狮子是雄伟,威武的象征,有“百兽之王”的称号。
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起源于南北朝时代。
据传早在公元前466年, 在一次战役中,敌军士步持着长矛骑大象攻打中原,中原兵吃了败仗。后来他想,百兽都害怕狮子,大象也不例外,于是,用布和麻等做成了许多假狮子,再涂上各种颜色,又特别张大了嘴巴,每个巨狮由两个兵士披架着,然后迎战大象军,果大象一见张牙舞爪的巨狮,吓得掉头跑了传统节日如春节,假狮子获全胜。从此,舞狮便流传开了。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为证:“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起毛衣摆双耳。”可唐代已有类似现代的狮子舞了。
民间一般舞狮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另一个武士,手举绣球作引导,以引诱狮子起舞。狮子随着点的快慢节奏,忽而翘首仰视、 忽而回头低顾,千姿态,妙趣横生。
6.有关春节的诗词
唐代诗人孟浩然,由于官府腐败,几次进京赴考,得不到录取。于是,他写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田家元日》就是写的故乡过春节的心境。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之前提过的北宋王安石的《元日》,也是一首脸炙人口的咏春节诗了。
还有陆游的《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好啦,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个传统节日再见!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