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的历史散文具有悠久的传统,就现存的文献记载,记言散文可以追溯到周代以前,但是毕竟年代久远,经过后世的改易,并不一定都是原貌了。

记事的散文只能追溯到殷墟卜辞,但是也未必可以代表殷代记事散文的最高水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杰出的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无论记言,还是记事,无不是将某些人物的活动集中地加以记载。比如《国语》喜欢在连载的文章中把人物的言论记载下来。《左传》在记事上,在叙述方法上尽量在某一阶段的记事中,比较完整地体现一个人物的历史活动。

后来的《晏子春秋》、《穆天子传》就有了专门记载单个人物的传记,还出现了记载战国策士人物的专书,如《国策》等。到了汉代汉武帝时期,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历史散文也出现了里程碑式的杰作,那就是由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是我国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和杰出的文学作品,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字子长,又称史迁,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他是“史官世家”之后,他的父亲司马谈也曾在汉武帝时期任太史令,立志要写一部“明世”的史书。

司马谈学问修养深厚,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汉武帝即位后,司马谈做了太史令,他对诸子百家学说有着深入的研究诸子百家代表散文,曾著有《论六家要旨》,分析了先秦到汉初六个主要学术流派的得失,他包容兼收,并全面肯定地赞扬道家,因此,他是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

司马谈在这篇论文中所表现的明晰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无疑给司马迁后来为先秦诸子作传以良好的启示,而且对司马迁的思想、人格和治学态度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

汉武帝封禅大典那一年,司马谈“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他因未能参加封禅大典而遗憾,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夷而返,司马谈执迁手而泣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就这样,司马谈不仅把编修通史的遗愿托付给了儿子,而且留下了诸多的史料与设想,这也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直接原因,子承父志。

读万卷书的司马迁

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他“耕牧河山之阳”诸子百家代表散文,与农夫和牧童为伴,在帮助家人做些劳动之时,也饱览了故乡山河名胜,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年十岁则通古文”,诵读用籀文写就的文献,是乡土文化熏陶和培育了他的灵秀之气。

司马迁随父迁居到长安之后,他曾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对年轻的司马迁有着很深的影响。

行万里路的司马迁

除了饱读诗书之外,司马迁还有丰富的漫游经历。

司马迁在二十岁那一年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应该是司马迁的第一次漫游。

以后,司马迁升为郎中,一度奉使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视察和安抚少数民族地区,这应该是司马迁的第二次漫游。

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率百官封泰山而禅梁父,司马迁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并且东巡海上,自碣石至辽西,历北边而返,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应该是司马迁的第三次漫游。

他的这些漫游,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再加上他有意识地访学问道和深入探讨,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对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体验。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文风。

子承父业的司马迁

元封三年,司马迁继承父业,任为太史令。从而获得饱览皇家藏书,包括史册、图籍和档案,整理历史资料,更有机会进行全面研究。其后,他又做到中书令,可以得见群臣奏书,得知朝廷内外所有事情,就《史记》来看,他的博学多闻,更胜于他的父亲。

可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经过了几年的准备,在太初元年(前104),他与星学家提出改革秦历,订《太阳历》(即沿用至今的夏历),得到汉武帝的支持。

之后,司马迁便着手从事他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继承《春秋》的著作事业,正式写作《史记》,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这年司马迁是四十二岁。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