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新视野——崔学荣著作《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①读后有感

摘要:“主体间性”即是“交互主体性”,强调多个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主体间性,正是在不同主体的交往中不断发展的。理解这一点,才理解主体间性在教育实践中的重大意义。主体间互动,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视野。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一书正是在此基础上,将主体间性概念引进了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及其教育的解读。即,以主体间性视野,从接受美学、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阐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及其教育问题。她不仅论述了主体间性音乐教育观的多维视角,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中的主体间性,还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目标与原则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策略和实践探索。作者不拘泥于理论研究,还扎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从一线教学实践活动中汲取一手资料,以富于说服力课堂教学实践和对比数据,来印证提出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理论,为当下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颖的理论视角和现实的操作路径,非常值得赞赏。

关键词: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统音乐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923(2018)04-0183-02

DOI:10.13812/11-1379/j.2018.04.023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

近些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随着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日益重视,传统音乐,这个在很长时间里被边缘化的概念,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这个原本并不被看成是问题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思考。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一书正是在这种日益广泛关注和思考的背景下出版的。该书以主体间性视野,从接受美学、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阐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及其教育问题,不仅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中的主体间性,还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目标与原则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策略和实践探索,为当下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颖的理论视角和现实的操作路径,非常值得赞赏。

“主体间性”是当代和当下哲学、美学发展史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课题。所谓“主体间性”即是“交互主体性”,它打破了主体的孤立状态,建构起了多个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概念是以“承认复数主体,进而讨论复数主体之间交往形式”为前提的。然而,如何才能使“复数主体”得以确立?伽达默尔从解释学角度引进了历史性的观点。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一切理解的根本性质,理解的历史性构成我们的偏见。承认任何主体的认识有偏见,任何理解都有局限,从而使“有限主体”的观点,成为承认复数主体的必然前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并使有限主体的交往成为可能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也使主体间性的探讨具有了意义。哈贝马斯认为,人的认识兴趣决定了人的认识活动。他将人的认识兴趣分为三种:技术的兴趣,解放的兴趣和实践的兴趣。其中,实践的兴趣,是指维护人际间的相互理解以及确保人的共通性的兴趣。实践兴趣是精神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它以愿意表达,又承认自身的有限为出发点,展开了不同主体间的交往。因此,交往主体性其实是将“交往”当成了认识的增长点。主体间性,正是在不同主体的交往中不断发展的。理解这一点,才理解主体间性在教育实践中的重大意义。该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论述了主体间性音乐教育观的多维视角。

该书还将主体间性概念引进了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解读,揭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天人合一”、“仁”、“和”等观念所内涵的交往主体性的潜在意识。从而表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独特的主体间性,包括“人与自然”、“音乐与社会”、“人与社会”、“人与物”、“人与乐”、“人与人”、“音与音”、“心与音”等主体间性,其表现为“天人之和”、“乐与政和”、“人与器和”、“乐与人和”、“音声之和”和“心声之和”等;并从哲学、美学、音乐形态、文化、心理、教育、实用等方面探索了主体间性视野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目标构建。作者的这种探索与表达视角新颖,内容充实。一方面说明在音乐文化中,中国人悠久历史实践的独特价值,一方面也凸显中西文化只有在相互对话与交往中得以发展。

更值得赞赏的是,该书并没有停留在纯粹的理论探讨,而是经过必要的论证后迅即转入了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策略以及实践探索,用整整三章的篇幅来一一展开。在第三章中作者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特点归纳为:平等性、交互性、动态性、发展性、多样性,并对音乐欣赏作了“音响感知与情绪体验”、“情感体验与联想想象”以及“感悟与理性认识”的归纳,以及对音乐学习过程中“观”“品”“悟”“融”规律的总结,进而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了欣赏中“多元主体角色游移”问题,即“多元视点的游移、主体心态的游移、主体心意的游移和主体心境的游移”,并相应表现出四次递进,即“音乐审美的初次观照、音乐审美情感体验、音乐意义的理性直觉和生命意蕴的融合升华”,由此形成审美境界“四层次”:“物境、情境、意境、妙境”,从而完成对“万物一体”之真、善、美融合统一的妙悟。最后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交互性建构学习”与“情境化体验学习”的理念,将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学方法与现代的教学方作了有机的融合;在第四章作者围绕“策略探讨”展开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美学考察并结合了解释学“期待视野”“视界融合”等理论观点,并以“感性对话”“情感唤起”“亲历体验”“意境创设”“文化理解”和“情智和谐”加以归纳;在第五章的“教学实践探索”中,作者又在展开一系列问卷调查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实验设计与教学思路。作者不拘泥于理论研究,还扎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从一线教学实践活动中汲取一手资料,以富于说服力课堂教学实践和对比数据,来印证提出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理论。

本文无法一一细研全书宏大构思的所有细节,但能感受到作者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满腔热忱与独到见解。当然,如何更好地实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是一个亟待展开的庞大课题。因此,与其将本书看成是对如何实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现成答案,不如看成是对如何开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与其将本书看成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历史梳理,不如看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本源性精神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对话;与其将本书看成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主体间性解读,不如看成是基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思考与实践体验之交响。毋庸讳言,本书之不足也是存在的,例如如何更深入地揭示“主体间性”在中国音乐文化教育传统中的体现?如何更好地从史学角度梳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如何让“主体间性”在当代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实践中有更具体的体现?……等等。然而,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复兴而当下,本书的意义和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瑕不掩瑜。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代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教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集成”阶段,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工程,关键词是“集成”;第二个阶段是“非遗”阶段,21 世纪初,尤其是2003 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8月批准了这个条约之后,“非遗”概念开始为大家所知晓。“非遗”阶段的关键词是“传承”。第三个阶段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阶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整体复兴的阶段。以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标志,全社会都出现了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文化教育”。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正应了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文化教育”,对她在本书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果,我们应该表示祝贺!

作者简介:谢嘉幸(1951- ),男,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会会长,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美育研究会会长。

本文刊登于中国音乐2018| 书评与述评 第四期(总第152期)

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宗法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影响_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_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主体是什么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