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传承千年的书,一幅颠沛流离的画,普通人都知道他们价值连城,可它们是怎么躲过动荡的历史,时光的侵蚀,又该如何长久延续它们的生命,并且滋养后人,很多人可能就不了解。

近期,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国家图书馆开展的古籍保护公益项目,在这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支持下,该项目已完成定向修复古籍50册(件),包括样式雷图档、舆图等。

传统文化修复作品_传统文物修复_文化传统作品的制作

传统文化修复作品_文化传统作品的制作_传统文物修复

古籍修复项目海报

这些已修复的古籍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样式雷图档指的是清代雷氏家族设计、绘制和写作的建筑图样与文字档册,对于复原、研究颐和园乃至清代皇家古建,有着重要价值。舆图指的是地图,比如一幅古代的黄河地图,对今天来说显然也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这些古籍可能不像一幅古代名人字画,能直接转换为市场价格,被人争抢收藏和保护。它们就像传统文化大厦的一砖一瓦,只有搭建在一起,才能更体现价值。而残损的部分多了,也影响我们认识和理解整座大厦。

事实上,类似珍贵古籍多数由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等收藏,面临着较高的修复和保护的压力。正如有学者在相关论文中提到的传统文化修复作品,过去这些年古籍保护面临不少问题。古籍修复正如古建筑保护,不能简单去翻新重盖,而要秉持“整旧如旧”原则,这就对人才储备、专业技术、设备设施等提出很高的要求。

但一段时间以来,古籍修复在人才培养、设施设备改良等方面,普遍面临着投入不足的严峻问题。在这个背景下看,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的成立,有着积极意义。初期启动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定向资助中华珍贵古籍修复和专业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项目,这有利于复活一大批珍贵古籍,让这些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滋养未来。

传统文物修复_文化传统作品的制作_传统文化修复作品

传统文化修复作品_传统文物修复_文化传统作品的制作

该项目修复师刘建明正在工作中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让这些古籍以原有的纸质形态存续生命,专项基金还在利用现代技术搭建数字化平台,让这些古籍可以在网络的世界诞生新的生命形态。对于逐渐习惯网络化生存的年轻人来说,今后就可以通过开放的“古籍图书馆”阅读古籍,而精准的检索等功能,可能给阅读带来更多便利,让古籍在更多读者心中复活。

这是首个互联网企业资助的古籍保护基金,除了直接的资金支持外,也在将“互联网精神”融于古籍保护。把古籍数字化是一方面,字节跳动还通过旗下产品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扶持内容创作者,用制作纪录片等方式推动古籍活化和科普。近些年很多看似小众的知识传统文化修复作品,经过一些网络博主的解读推广,也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从根本上说,古籍的价值不仅在于维持完好的物质形态,还取决于其承载的精神内涵,能不能被后人领悟和传承。在这个意义上看,古籍保护基金正在做的事,是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传统需要延续,需要更多能修复古籍的手艺人;传统也需要创新,需要在数字世界开拓新的可能性。(文/守一)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