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身在巴渝的中医,率先读到报告文学《岐黄使者》深感荣幸。这部二十多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生动记叙了曹东义教授的成长经历,记叙了一个铁杆中医的修炼过程,中医同道读来颇有心心相印之感。从一名乡村赤脚医生考入国医最高学府,沉潜基层临床多年,积累丰富的临证经验,继而成为国医大师的高徒,传承医术医道,著书立说,捍卫中医,终成一代良医——曹东义教授生平历历在目,非常感人。捧读《岐黄使者》时我想起自古来一代代良医的故事,他们无不是心怀远大抱负为中华民族的昌盛而传承国粹,从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坦,李时珍,到叶天士,吴鞠通,张锡纯,以及当代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等无不是医国医民的志士,他们呕心沥血弘扬传承岐黄薪火,成为中医人的偶像和楷模,曹东义正是沿着他们的足迹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们广大中医人也正在这条路上跋涉。曹东义教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我在重庆市荣昌区,相隔千里。初次相识是2007年在中国中医药论坛,那个时候他正为捍卫中医奋战在最前沿,我感到反中医逆流来势凶猛,便以“铁骨铮铮”的网名积极参与相关讨论。后来,论坛管理员把我升级为“总版主”,曹东义教授是专版版主八十年代报告文学中医作品,这个专版以他姓名为号颇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侠风。他的帖子占整个论坛的六七分之一,专家访谈他的帖子和介绍他这个《中医一支笔》的点击量达到数十万,我们共同为捍卫中医而战斗,那是一个难忘的岁月。读了曹东义教授《捍卫中医》及刊发在《中国中医药报》等多家报刊的文章后,我很想结识这位燕赵大地的铁杆中医。当时我写的《传承中医》一书刚刚出版,很想请他写一篇读后感,虽然素昧平生,他却爽快应许,我很快收到《传承中医,事关战略——喜读刘世峰先生《传承中医》一文,曹东义教授充满激情地写道:“似乎看到了千里之外的知己,我为结识这样一位道友而高兴,也为有这样一位铁杆中医而自豪”。

八十年代报告文学中医作品_30年代文学洛神_40年代文学

2011年,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国医名师大讲堂,我把曹东义教授推荐给名誉会长马有度和周天寒会长,以曹东义教授在中医学术界的成就和影响得到肯定,于是市中医药学会盛情邀请曹东义教授赴渝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是“试谈中医寒温统一论”,曹东义教授对我说这是邓老铁涛先生希望他做的一件事情。这一回,素未谋面的“老朋友”终于实现了第一次握手。曹东义教授温文儒雅,平易近人,在捍卫中医的大是大非面前却是个性鲜明,胆识过人,不惧权威,寸步不让。继《捍卫中医》出版后,又针对方舟子“废医验药”谬论,主编了一部揭露方舟子通过验药达到废医、危害中医药的批评专著《挺起中医脊梁》,由于该书“话题敏感”,出版不太顺利,曹东义教授邀请了全国几十位著名中医专家加盟编委,共同为中医发声,我也沗列其中。后来我联系了中医古籍出版社,得到该社大力支持。为了力挺捍卫中医行动,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周天寒会长特意订购200册分发放给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员学习,鼓舞大家排除干扰,堂堂正正做好中医。多年来,曹东义教授不遗余力地为中医呼吁呐喊,对同道传承、宣传中医之举竭力相助。但凡我主编或整理的医著,他都乐于推荐或作序。比如我主编的《周定夺医案医话选编》这部著作,他满怀激情写下了“中医有作为,大爱在民间”一文,对周定夺先生大加褒扬。

又如《症治论读释义》和王昆文先生《坐堂医笔记》等著作,曹东义教授都忙中抽暇为之作序。曹东义教授的古道热肠和捍卫中医的铮铮铁骨,深受中医同仁的喜爱,朋友遍天下。四川自贡市老中医王昆文先生,在微信上与曹东义教授交流日久,颇为赞赏,特撰写“从仲景村走出来的学者”一文,收入医著《坐堂医笔记》中。还有重庆市中医学会副会长王辉武老中医,得知曹东义教授来渝,立即约见,赠送自己的新著,并挥毫题写“上古天真论”中的名句相赠以励同道。我更是通过与曹东义教授短信或电话交流,获取很多中医专业知识和治学经验。有一段时间我们频繁在山西中医药论坛上探讨中医药学术,交流学术心得,收入《传承中医》第二版中的“与曹东义教授讨论营卫之气理论”一文就是这样得来的。通过网络还认识了曹东义教授多位高徒八十年代报告文学中医作品,如姬领会、李源、曹传龙、王红霞、张培红、张俊青、耿保良、吕文华、马建辉等等,经常一起谈天说地论中医,这种交流往往比正规学术会议收获更多。对曹东义教授由心仪到成为知己,主要源于他在传承弘扬中医药事业上的成就和他的人格魅力。认识曹东义教授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曹东义教授心路历程却并不容易。感谢愚公先生不辞辛劳著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中医故事,写出了一个血肉丰满的曹东义,写了一个个性鲜明的铁杆中医,也写出了我们中医人的抱负和理想。

愚公先生以记史般严谨客观的笔墨,以激情澎湃的文学描写,描绘了一幅当代中医传承发展的群英图,内容真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作品一但问世,必将深受中医界同仁、中医学子、中医爱好者喜爱并流传。读罢这部报告文学我热血沸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将努力成为像曹东义教授一样的铁杆中医,博极医源,勤精不倦,弘扬传承中医薪火任重道远,愿与诸君共勉!

40年代文学_30年代文学洛神_八十年代报告文学中医作品

刘世峰二零二一年秋

八十年代报告文学中医作品_30年代文学洛神_40年代文学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