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画佛—贾红云艺术作品展将在第十一届书画名家博览会开展
艺术家简介
贾红云
山东沂南人,汉族,1970年生。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华文化促进会岩彩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
2005年,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0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胡明哲、丁一琳教授工作室。
近年来绘画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
2004年,绘画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岩彩画展;
2005年,绘画作品参加赴韩交流展;
2007年,绘画作品参加全国工笔画大展并被收藏;
2008年,绘画作品参加《晤对材质》——中国岩彩绘画邀请展;
2008年,出版《东方岩彩创作工坊·贾红云》;
2009年,佛画作品参加泰山·首届中国女书画家作品邀请展,并获优秀奖;
2010年,绘画作品赠与台湾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
2010年,在山东财政学院举办“贾红云绘画作品展”;
2011年,出版《中国画名家名作精品集·贾红云》;
2013年,合编《故宫画谱·人物卷·菩萨》;
2015年,红云画佛展在济南津浦铁路宾馆举办;
2015年,佛像小幅作品参加中国第三届扇面小品展;
2015年,在济宁汶上大宝相寺举办佛像作品展;
2016年,在山东沃尔德艺术馆举办话佛·画佛·化佛贾红云佛教绘画艺术作品展;
2017年,佛画作品参加泰山·第三届中国女书画家作品邀请展。
作品欣赏
空静之净,虚灵之美
书画入禅境,感之于情,悟之于道。著名画家贾红云擅画佛像,她将倾泻毕生的精力用笔墨来阐释佛理禅意佛学院佛画,修习佛禅成为她艺术功力的一部分,在自我圆融的境界中品味心无杂念的喜悦和自在。9月19日至23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隆重推出“红云画佛—贾红云艺术作品展”,届时她将携30余幅画作亮相第十一届中国书画名家博览会。空静之净,虚灵之美,她笔下的佛像非常具有超越凡俗的美学意境,也值得观者去品读其中的佛学禅理。
终生画佛的创作之悦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体现禅宗文化题材的绘画日趋减少,现代画坛更是如此。佛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佛法的无限包容、无上智慧让贾红云意识到禅宗对中国画创作的意义,她说:“自从接触佛像的创作,无形中被给予了很多,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画佛,最终,我决定终生画佛。”。
佛像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站在佛像面前,每个人内心都会产生敬仰之情,或双手合十佛学院佛画,或礼佛跪拜,无形中起到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红云画佛的艺术追求也希望自己创作的佛像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而不是世俗迷信。
沉声静气的梵相之美
贾红云潜心研读佛学经典,修心养性,把禅意与虚静之气融于画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即心即佛,明心见性”的观点。很多人说看到红云佛画首先感到的是“静”,“其实,我画佛的时候内心非常安静,心无杂念、心生欢喜。”她说。
画佛,贾红云愿尝试一切繁琐的绘画语言、程序,这些自然形成的肌理变化把她心目中佛的神秘、质朴、凝重表达的淋漓尽致。她的佛画多以观音的形象呈现,她认为只要处理好物我之间的关系,不断的靠近佛、深研佛,才能够创造出符合大众审美的艺术作品。她笔下的《千手观音》,画面素雅,墨色浓淡挥洒自如,勾勒出的菩萨形象优美,神态祥和喜悦,衣袂飘逸,最为壮观的是她身后的千手摇动,极富有生命力,气势动人。
吐故纳新的开创之路
贾红云很清楚自己画佛的使命,一是佛教意义上的使命,佛教其实就是像教,佛像是佛教传播和教化的载体,也是佛教的流传方式。然而,红云画佛追求一种庄严、博大、安静、神秘的宗教感。二是绘画艺术意义上的使命,画作为一种艺术应该遵循的规律和美的法则,红云佛画中也必须有。更重要的,艺术当随时代,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绘画样态存在,红云画佛就是要探索“佛像在当下的绘画形式”。
注重现代新形式的探索,主要取决于她在中央美院进修时学习岩彩,丰富的色彩、肌理的艺术语言与现代艺术思维表现形式,作为她艺术探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巧妙地运用到佛绘画题材上。红云画佛就是要在传统工笔的基础上,吸纳现代艺术对肌理美的欣赏与追求,强化面的对比与节奏,来完成佛画在今天应有的形式语言方面的蜕变,拉开与古代传统佛画的距离,这就是她始终坚守的创新理念。
红云画佛已向我们展现出精湛的造像技艺,以及在佛形象领悟上的独到之处,具有较强的绘画感与时代感,受到艺术界人士的认可与称赞。相信凭借她对艺术的热情专注,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在不久的将来,贾红云的艺术创作将会取得更加骄傲的成就。
(文/葛咏焕)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