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汉字关系密切,是汉语人名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汉语人名蕴含的信息与意义往往需要落实到汉字的层面,汉语人名也是使汉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的重要因素。汉语人名背后隐藏着许多文化密码,中华民族主流的哲学观、伦理观、政治观、审美观、人生观通过汉语人名得到了凝聚、传承。要解决当下人们在取名时遇到的一些困扰,往往需要从汉语人名的传统中寻找灵感;在试图提升现代汉语人名的品位、内涵时,其历史传统也有很多可资借鉴和利用的地方。

【关键词】汉语人名汉字文化传统观念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汉语人名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人名依托的是语言符号。汉语有独特的语言学特性,体现在汉语中的华夏文明更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因此,与之相关的汉语人名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传统也十分丰富,是一笔需要认真总结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遗产。

现在世界上还在使用的几大语种里,汉语的独特性不仅表现在语音方面,也表现在其书写符号——汉字上。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不仅是汉语声音的记录,而且其字形本身还有象形、会意、指事的功能。尤其是在语境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汉语的许多同音词可以通过书写符号加以区分,这在人名识别时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在口语表达时,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进一步解释:弓长张、木易杨、言午许以及中华的华、女字旁的娟等。像包含琮、琼、琏、瑜等字的人名的美好寓意,也只有落实到汉字的层面,才能够被显示出来。而林黛玉这个人名,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仅凭语音记录成“林待玉”“林黛遇”或“林待遇”。汉语人名的选取,许多时候在选字上的用心,要远远大于在选取音节上的用心。

而且,汉语人名的许多文化特征,有些时候也是通过字形被表达出来的。汉语人名有通过取字辈谱中的字表达宗族内辈份关系的传统。有些时候也会出现用特定的汉字偏旁部首代表宗族内同辈关系的情况。如《红楼梦》中贾家贾敬、贾赦、贾政这一辈男性人名用字都取自“攴”部,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瑞这一辈的男性,人名用字都取自“玉”部。再比如,汉语人名选取,有时会遵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命理”观念,以“五行”入名。但“五行”入名的表达方式,更多的时候是使用以“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部首的汉字。

汉语人名并非不重视声音。一个人的姓名音节搭配合理,叫起来和谐动听,也是构成汉语中“佳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汉语人名中被用于增强汉语音乐性的修辞手法,如双声、叠韵、平仄的调配等,都被有意无意地使用着。人名对文字如此倚重,且把文字的潜能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在其它语言中是不多见的,甚至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实际上,以汉字为依托的汉语人名,不但是中华文化产生的结果,同时也是维持汉字的稳定,使汉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汉语辞典中,有许多汉字正是因为作为姓氏名称,才得以保存下来。《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录姓氏近一万两千个,其中汉族人的姓氏就有四千八百多个。有许多汉字,其最初的用法早已经消亡,只有作为姓氏时才会被用到。另外还有许多汉字,如尧、舜、禹,以及老聃(道家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的“聃”字,刘勰的“勰”字等,对许多人而言最初都是“因人名而识”。因此可以说,汉语人名对汉字的完整保存,以及一些汉字作为常用字进入人们的视野,有很大贡献。汉语人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汉语人名传承着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中国最早的姓,如传说中黄帝部落的姜姓、炎帝部落的姬姓、舜帝部落的姚姓、禹帝部落的姒姓,都带有“女”字旁,透露出中华文明像世界其他文明一样,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信号。姓与氏两个汉字的本义也是有区别的。《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汉语姓名文化,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出现得比较早,氏是后来从不同的姓中分化出来的,可以是天子所赐封地上的贵族以国为氏,可以是官员的后代以官名为氏,也可以是某个职业的人以其职业为氏,不一而足。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每个姓氏都有一个或多个起源。因此,追踪自己姓氏的起源,成为华夏民族寻根的一条重要途径。

除姓氏外,汉语人名背后同样隐藏着许多文化密码。比如,从先秦开始,汉族人取名时就有许多避讳,特别是名字中不能出现与国君、长辈相同的字。对于历史学家与语言学家而言,通过研究人名避讳,可以获得大量有用的历史信息。从东汉到魏晋,单名(只取一个汉字)占绝对优势,便与人名的选取面临诸多避讳有关。然而,到了南北朝时期,突然出现大量末尾带“之”字的双名,父子之间也不避讳。他们名字末尾的“之”字,是刚形成的“五斗米教”教徒的暗记,这成为历史学家了解当时道教传播情况的重要线索。在宋代,一个家族按特定的字辈谱取名的现象越来越盛行,而字辈谱用字不但为宋代开始出现的撰修家谱的风气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对于确定历史上某个特定时期一些著名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线索……至于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政治氛围对人名的影响,更是我们现在还能够切身感受到的。

在汉语人名的命名方式随时代变化的同时,我们还能够看到其中许多不变的因素。比如,从典籍的字句中寻找灵感,是从古至今人们取名时最为常见的方法。打开儒家的“四书五经”以及像《道德经》《庄子》这样的重要典籍,会发现几乎所有适合用来作人名的地方,都已经被发掘出来。许多我们十分熟悉的名字,像琼瑶、静言、凯风、硕人等,都直接出自《诗经》。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其中的棠、芾、甘几个汉字,就出自《诗经·国风·召南》开头的“蔽芾甘棠”这句诗。《周易》开篇讲乾卦,其卦辞是“元亨利贞”。“元亨利贞”这几个字,加上乾字本身,成为后世人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常用字。其它的,如重华、克允这些人名出自《尚书·舜典》,明德、止敬这些人名出自《大学》,省身、学文这些人名出自《论语》,玄德、若水这些人名出自《道德经》……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说,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文献,先秦那些儒家、道家经典,不仅活在汉语的一般词汇中,活在后来汉语诗文的用典中,同时也活在几千年来的汉语人名中。

汉语姓名大全_中国姓名文化趣谈_汉语姓名文化

中国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在人名用字中,代表植物、动物、山水、天气现象等的汉字大量出现:人们通过取梅、兰、松、竹及与之相关的字以比德,通过取虹、霓、云、霞及与之相关的字以状女子的容貌汉语姓名文化,通过取山、水、林、泉及与之相关的字以表达人在自然之中的怡然自得。这一切,与中国古典艺术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完全相通的。中国人崇尚儒家的道德伦理观,于是孝、慈、谦、恭、敬、义、善、正、慎等字在历代汉语人名中被大量使用,汉语人名中的常用字尧、唐、佑、泰、韶、顺、康等,则表达了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娟、倩、娴、淑、静、婉、惠等字在女性名字中大量出现,鸿、儒、明、谦、智、斌、毅等字在男性名字中大量出现,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为男、女两种性别设定的不同的审美标准。中国人强烈的家族观念和爱国情感,士大夫心忧天下的情怀以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格追求,在类似梦家、国栋、怀玉、振邦、则臣、鹏举这样的常用名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可以说,通过汉语人名这个途径,中华民族主流的哲学观、伦理观、政治观、审美观、人生观得到了凝聚、传承、光大,汉语人名对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传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当今汉语人名改革与传统的关系

在工作与生活中,重名现象经常会给人们带来一些麻烦与困扰。理论上讲,解决重名问题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增加人名的长度,二是扩大可以选用的字符范围。对于增加人名长度,有人提出要鼓励命名时尽量避免使用单名。这很容易被人接受,因为在汉语人名发展历史上,单名与双名本来就是并存的。另外一种避免重名的方式是在名字里面同时体现父母双方的姓氏。这种方法也容易被社会所接受,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对男女平等这一现代理念的一种表达,同时也是因为汉语中本来就存在复姓。在音节组合上,如果父母的姓氏都是单字,复姓与同时使用父母的姓氏类似。而对于每个人除了名之外,再取一个与之匹配的字,以此来解决汉语人名的重名问题,则存在很大的争议,实际上也很难落实。名与字同时存在,对于古人而言,并不是为了避免重名,而是因为它们要被用于不同的场合:称字为尊称,一般用在同辈人之间,或者晚辈需要提及长辈名字的时候;而名则一般用在长辈称呼晚辈或者自称的时候。辛亥革命后,名与字同时存在的状况逐渐消失,以至于到了当代社会,只有极个别人在名之外还会取字。因此,表尊称只能称字的传统也就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名+字”的命名方式,所恢复的就仅仅是古代人名文化的形式。而真要在民众中恢复古代社会蕴含在名、字区别背后的繁缛礼节,又会与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方式不协调。

再说增加可选用的字符的问题。古人在起名字时,不仅存在要避讳的问题,也存在避免重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就在起名字时,故意选择用生僻字,这实际上就是扩展选字的范围。用生僻字作为人名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背离汉语人名的传统。因此,虽然这种方式并不值得推广,但在当代人名中遇到这种情况,人们也能够接受。然而,另外一种方式,即在汉语人名中使用非汉字的符号(比如英文字母),虽然从理论上讲,对避免重名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案,却很难为人们所接受。从文化的角度看,在人名中使用非汉字的符号,对两千多年来传承下来的汉语人名传统将是一种致命的破坏。汉语人名所使用的汉字,绝不仅仅是声音的记录,人名的许多寓意必须落实到汉字上才能体现出来。汉语人名之美以及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汉字组合而产生的。

实际上,当今社会已经有人对汉语人名的现状表达了不满,认为现代人起名字太过直白和随意,缺少文化意味,丢掉了汉语人名的传统。这些意见并非无的放失。在汉语人名中使用拉丁字母,只是一种过于夸张离谱的做法。但确曾出现过把约翰、杰米、昆丁等在音译外国人名时出现的汉字组合,用在汉族人名中的情况,这种现象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还被当作一种时尚。另外,“文革”期间也出现过把起一个政治化、革命化的名字作为时尚的倾向,并把汉语人名已经形成的许多传统,看成封建主义的东西加以抵制。其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名,而且导致汉语人名风格严重单一化,对汉语人名的文化生态造成很大破坏。

要让所有汉语人名都带上古典的韵味,或出自古代的经典,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古代人名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古色古香,充满诗意,只能作为汉语人名诸多风格中的一类。长远地看,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都会在人的名字上留下痕迹,因此,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名也必然会打上我们这个时代的深刻印记。但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汉语人名的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特征是不能够被丢掉的。而且,在试图提升汉语人名的品位、内涵时,汉语人名文化的历史传统的确有很多可资借鉴、利用的地方。要解决当下人们在取名方面遇到的一些困扰和出现的一些问题,向传统寻找灵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②[北宋]刘恕:《通鉴外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③王泉根:《中国人名文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年。

④王建华:《人名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