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道家思想的形成

先秦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建立了一个博大的思想体系。

1.老子

(1)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是一种抽象的主体,主宰着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创生而来,道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认为“道法自然”,即“道”纯任自然,无所法也,即自然而然。

(2)“道法自然"的哲学命题是与“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相联系的。老子认为,既然作为万事万物的本原的道是自然无为的,那么统治者治理国家也应顺其自然,实行“无为而治"的方针。他的这种政治观是建立在反进化论的基础上的。在他看来,社会的进步和文明是万恶之源。

(3)“德”是“道”的实现,是“道”的主体化和人生价值的确定问题。“德” 是人们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又指向内心,指向人的主体和内在修养。“见素抱朴”:一是从人与自然、与生命意义关系看,“素”、“朴”是没有任何雕琢的东西,代表一种自然本真的生存状态。二是从人与社会关系看,“素”、“朴”就是“少私寡欲”、“去奢”、“去欲”,是对社会种种功利欲望的超越。 “见素抱朴”代表一种理想的人的生存状态和追求,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心“被褐怀玉”是《老子》对理想人格美的一句赞词,指甘处被褐卑贱者的地位却具有崇高理想的人格这是后世审美的一种风范,后世隐逸情怀的文人所尊崇。

2.庄子

(1)庄子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仍然以“道”作为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庄子哲学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由,他希望按人的自然本性生活,从仁义礼智的桎梏之下解放出来,以求得精神上的自由。而要消灭痛苦,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无己、无待。客观世界的一切差别都是人为的产物,因而也可以在主观上加以齐一。

(2)庄子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发展为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又把老子的无为论推向极端,改造成为无心于一切的逍遥游,而不再幻想通过无为的手段达到无不为的政治目的。与此同时,他从对生命内在本性(自然生活)的感悟中提出寻找精神家园的希望。表达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之情。

*二、秦汉道家思想的发展

1.新道家的思想特点

(1)因多假托黄帝、老子以为言,故又称“黄老之学”,《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是其代表作。黄老新道家的思想倾向是以老、庄虚静恬淡为基调,以“道”为核心,包容儒、墨、名、法、阴阳各家思想。

(2)因其以老庄所谓“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道为中心思想和指导思想,具有道家的基本特色,所以属于道家。而称之为“新”道家,是因为它与老庄之学有所区别:①老庄道家辟儒墨、斥仁义,而黄老道家则“兼儒墨、合名法”,包容诸家,博采众长。②老庄道家愤世、避世,而黄老道家则入世、干政。③黄老道家发展了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把它创造性的用在了人生和政治上,使原来消极的政治策略变成了积极的政治主张。

(3)黄老道家以两相自然为本,事因之而循之,物因之而动之,法天地之使万物自然书法与道家学说的关系,甚至不得不然而为,以无为谓之使物我自然,以使物我共逍遥,善于行不言之教,使人自化。形成一种“大音希声”般的“仁”,故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无所不为。主张“不贵治人贵治己”,因俗简礼,与时迁变,除衍存简,休养生息。

2.新道家的社会作用

新道家的政治主张在汉初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实践,事实证明,新道家提倡的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适应了汉初的社会需要,因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魏晋道家思想的深化

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本老庄之“玄”加以发挥,形成“玄远”“玄化”“玄言”“玄教”等一系列概念,又把《老子》《庄子》《周易》玄学的经典,称为“三玄”,结合起来阐发玄理,构成了一种新的思辨哲学体系。魏晋玄学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有”和“无”的关系问题,根据不同的回答,玄学内部分成了三派:一派是王弼、何宴的“贵无论”,一派裴頠的“崇有论”,一派是郭象的“无无论”。

1.王弼、何宴的贵无论

(1)崇尚虚无,摒弃世务,以析理评判的方法“清谈”哲学问题,力图沟通儒、道。“以无为本”是何、王解释儒家名教的理论出发点,以道释儒,把儒家的“名教”看(即因名设教)做“有”,把道家的“自然“(即无为原则)看做“无”,认为名教出于自然,而自然为名教之本,使儒道两家不再有矛盾,从而结合起来。

(2)围绕着“以无为本”的命题,王粥还论述了“有无”、“本末”、“母子”、“体用”、“一多”、“言意"、“常变”、动静”等范畴,这些范畴犹如“网上纽结”。把王弼的哲学思想联成体系,从而影响了整个魏晋玄学。值得注意的是,王弼认为“无”不是指实有空间的虚无,而是指超言绝象,没有任何具体属性,却能“范围天地"、"成济万物"的抽象本体。以无为本”的命题,确定了万物多样性统一的原则,具很强的思辨性,进而把先秦道家的宇宙论提到本体论的高度,拓展了人们的哲学思维。

(3)以何晏、王粥为代表的“正始玄学”是玄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2.裴頠的崇有论

(1)裴頠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道"是“有“而不是

“无" ,万物都生于“有"而非生于“无"。《崇有论曰:“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就是说绝对的“无"不可能生“有",万物自始都是自生的,并没有一个精神本体“无"使它产生。他把“有"看作万物存在和变化的基础,世界上的“理”都是关于“有"之理,没有什么绝对虚无之理。

(2)欧阳建的(言尽意论》也是当时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它涉及玄学家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 言意之辩”,即言语是不是可以完全表达人的意思。王粥持“言不尽意论”。他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欧阳建持“言尽意论”,他强调语言对人们认识事物沟通思想的重要性。所谓:“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道理得之于内心,不借助语言就不能畅快地表达;事物的形色由于互相比较而确定,不给以名称就不能区别,所以名与言是不可废的。这种观点强调了世界的可知性以及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的统一性。

(3)裴頠的“崇有论"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标志着玄学发展已进入第二阶段。

3.郭象的无无论

(1)郭象引进“自为"(各自独立)与“相因"(相互配合)的范畴,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首先,事物之间有相互联系和配合,这是”相因”;然而,每个事物又各有各的表现,互不依赖,各自独立,这是“自为”;宇宙万物就是这样自然“玄合”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郭象的这种思想是对老庄哲学的发展,也有着佛学“因缘”说的因素。

(2)郭象用“万物自化”的理论推出“名教即自然”的观点,从而对魏晋玄学的名教与自然之争作了一次总结,把“有无"之辩引向深人。郭象认为,社会人生的现实存在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秩序。所谓“物无妄然,皆天地之会”。人的命运非“妄有”,必须随遇而安,才能获得本性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消遣。郭象标举”自然",将现实自然化,又将自然合理化。

(3)魏晋玄学是一种主体面貌与两汉儒学大不相同的学术思潮,两汉儒学着眼于实实在在的王道秩序与名教秩序的建构,魏晋玄学却以探求理想人格的本体为中心任务;两汉儒学热衷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魏晋玄学却从汉代的宇宙论转向思辨深邃的本体论。

*四、唐宋道家的思想形态

道教的真正兴盛是在唐宋时期,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却压倒二教。

1.唐宋的崇道风气

唐代道教盛行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李唐王朝的建立有道教的一份功劳,一是为标榜自己的身世高贵,更为了借神权以巩固皇权书法与道家学说的关系,李唐王朝借与老子同姓,依托附会,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时道教更加显赫。赵宋王朝对道教的信奉可与李唐王朝媲美,特别是太宗、真宗、徽宗更甚。

2.道教依托道家的原因

①内在原因:老庄思想与道教教义尽管在本质上是大异其趣的,但这并不排除两者具有彼此相通的因素。历史上,道教正是利用了这些相通因素,对老庄思想进行附会,使其为宗教教义服务。例如,老庄“道”论,方面具有无神论的倾向。另一方面又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总之,道是虚无的、神秘的。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存在。这样,道教就抓住道家之“道”的虚无性和神秘性大做文章,进一步把老庄作为精神实体的道人格化,描绘成具有无限威力、全知全能的至上神的代名词。

*五、元朝道家继续南北朝边缘化状态。此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且道家对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六、晚清,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上道家与西方自由民主等观念多有相合之处,故道家思想再次复兴。1991年,董光壁先生首先精炼提出了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并得到陈鼓应等人热烈响应,此后有唯道论、道商、天道自由主义、自化论等新的理论出现,其中像道商这样的理论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