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统节日诗句古诗英文_有关传统节日诗句古诗英文_有关传统节日诗句古诗英文

有关传统节日诗句古诗英文_有关传统节日诗句古诗英文_有关传统节日诗句古诗英文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

《走进古诗中的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碧桂园实验学校三(9)班 黄玲

【教材分析】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有关传统节日诗句古诗英文,《古诗三首》描绘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的情景,表现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也都是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而编排的。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收集传统资料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是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传统节日展开,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并展示收集的成果,为学生中小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打好基础。这个活动既和习作训练要素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阅读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能借助关键句了解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习俗,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2.能用自己的话去描述古诗中的节日情景,并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结合“综合性学习任务”要求,将课文古诗中学习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收集中华传统节日资料,展示活动成果,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模块一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谈话引起学生们的回忆,齐诵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元日》

1.解诗题。出示诗题并板书:元日。学生齐读诗题。

2.知作者。(学生代表上台分享课前搜集的诗人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 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代表作:《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等。

3.划节奏。

教师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脚步一起走进《元日》,看看当时欢度佳节的场面。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变换多种朗读形式,自读,点生读并请学生评价,师生合作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古诗节奏和韵律。

4.明诗意。

重点指导《元日》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借助注释和插图阅读理解古诗的基本方法。

(1)①教师提出问题: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并借助图画想象画面,思考相关问题。解析第一句古诗“爆竹声中一岁除”。

②交流语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教师补充资料“屠苏酒”:古人合家聚饮屠苏酒,一家人年纪最小的先喝,因为小孩长一岁,表示祝贺;年长的在后,表示延年益寿。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整句诗的意思。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人们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③结合图片,想象画面。

(2)结合图片有关传统节日诗句古诗英文,理解三四句。

(3)教师提出问题:《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

5.悟诗情

教师提出问题:学习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模块二

一、小组合作学习《清明》,并完成学习单。

小组合作,自己朗读古诗《清明》后,再完成学习单。

①解诗题,我来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②知诗人,我来来说说我所了解到的杜牧。

③划节奏,我来初读一遍古诗给大家听。

④我来说诗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⑤悟诗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模块三

一、学生自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解诗题,我来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②知诗人,我来说说我所了解到的王维。

③划节奏,我来初读一遍古诗给大家听。

④我来说诗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⑤悟诗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二、品读诗句,深入探究。

(1)课堂互动,教师提出要求。

要求一: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诗中写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要求二: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交流一、二句诗意思。①教师指名说“异乡、倍”的意思。

预设:异乡:他乡。倍:加倍,更加。

②学生连起来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我”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③教师提出问题:你从“独”和两个“异”体会到什么?

预设1:我体会到诗人一个人在他乡的孤独和寂寞。

预设2:我体会到诗人此时非常需要亲人的陪伴。

(3)迁移学法,理解三、四句诗意思。

①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②学生根据注释理解“登高、茱萸”的意思。

③学生连起来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

④学生交流讨论: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教师相机补充小资料: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诗人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⑤学生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

模块四

一、拓展积累,小组代表上台贴板书。

二、翻开课本第44页,积累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小组代表上台分享。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