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民间对联(第一百六十八)
风雨千年永春热土大鹏扶摇起
学识百载桃溪欢歌名士风流传
此联赞颂永春县千百年来重视文化教育,人文蔚起,人才辈出。
古代书院是文化教育的载体,是培育人才的摇篮。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邓洪波先生在《中国书院史》一书中说:“书院是新生于唐代的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它源自民间和官府,是书籍大量流通于社会之后,数量不断增长的读书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校书、修书、著书、刻书、读书、教书等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的必然结果。”可见,书院是中国士人围绕着书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场所。
书院在历史上起何作用?简而言之,书院是儒家的道场,承载读书人的人文理想与社会责任;书院是当时新的学校制度,它以辅助之身而真正承担起国家的教育责任;书院贯通古代与近现代教育血脉,可以使中国教育满怀自信地面向世界。
中国书院的起始和发展程度如何?书院起源于唐代,历经1200多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被宣布改制为学堂。据统计从唐代至清朝,历代新创建的书院合计7525所。在书院复兴、儒学重振、重拾文化自信的今天,自民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保留、修缮、复建书院总数有2000多所,呈现辉煌之势。
永春历史上有哪些书院?就本人所知,永春史上较为出名书院有:梅峰书院、侯龙书院、岩峰书院、八斗书院、文公书院、凤翔书院、鹏山书院、碧溪书院、梯山书院。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说明永春千百年来高度重视兴学育才。永春地处闽南山区,古时信息闭塞,交通极为不便,正是因为永春人高度重视文化教育,才使得永春向来文质彬彬、雅气迎风。明朝学士陈琛如此形容:“永春在万山中,山水秀丽,风气完密,济济多士,喜读书而无外慕,必有闻道而知思者。”如今,永春家长“再累再苦也要让子女上学”以及在求学路上孜孜不倦和砥砺奋进的莘莘学子,血脉里蕴含了先贤重教兴学的崇高品质和宝贵基因。下文谨向大家简要介绍永春史上的九所书院。
一是梅峰书院。地处永春县五里街镇梅峰山之麓,是清代永春直隶州设立的官方书院,也是永春第一中学的前身。它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迄今已有250多年历史,是永春文化教育发展史的重要见证之一。我在《永春民间对联121》里已有专题介绍,这里恕不重复。
二是侯龙书院。吾峰侯龙书院作为永春保存至今唯一完好的园林式古代书院,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教育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2年1月被列为永春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又获“福建省水文化遗产”称号。2018年10月被列为福建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我在《永春民间对联三十六》里已有专题介绍,这里也恕不重复。
三是岩峰书院。《永春县志(1990年版)》记载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建岩峰院”。《梁州古代书院》记载:“岩峰书院在永春县达埔乡岩峰,永春名仕陈知柔建。” 陈知柔绍兴十二年(1142年)考中进士。陈知柔进士及第前,曾在此读书。弃官归隐后,就在此书院讲学授徒,同时从事著述。可见,岩峰书院在永春文化教育史上曾产生重要影响。1994年,为新建岩峰小学教学楼,岩峰书院被拆除。千年书院就这样消失了,着实令人遗憾!这里仅留下一卧石制水槽,水槽上青青黑黑的颜色,诉说着漫长的历史。
四是八斗书院。位于桃城镇花石社区。清初,永春花石郑氏族人,接连获朝廷诰赠“纶音宠锡”匾额,声名远播。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花石郑氏定下“十条家规”,旨令儿孙修身正德,教化育贤。据《花石郑氏族谱》载“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花石郑氏十三世德祯着手创建了八斗书院”。书院设有书房6间,正厅前有文昌阁,阁正前方有文畅廊,回廊左端有濡墨池。八斗书院,1921年更名为花石公学,1928年更名奇花小学,后又改名培植小学。抗战时期是办学最艰辛的年代,但花石乡贤仍矢志不渝地坚持办学。如今,八斗书院经乡贤修缮仍屹立于村中,成为花石教育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
五是文公书院。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知县柴镳主持设立。“吾朱文公遇化永春,宜有专祠。”于是,文公书院落成。这座以“朱文公”为名的书院堪称“苦命”儒学对联佳句,历经建、毁、迁建、扩建,如今依然可见它的组成部分——明伦堂(桃城小学内)。“明伦”意为明辨人伦,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入侵永春,书院被毁。续建于州治东北隅。清顺治三年(1646年)又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知县郑功动、教谕蔡祚周迁之于州治之东,即学署中祠地也。有正室三,学舍四,前有魁星楼、文昌阁。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州杜昌丁建讲堂三间两庑学舍四间,“延师集生徒肄业”,并为之捐钱置田及将在西坝新垦之地租为师生膏火之资;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署知州郑国望又增学舍六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知州嘉谟以其中讲堂改建明伦堂,并移书院到学署后面。文公书院,历次建设,赓续文脉,不失丰功。
六是凤翔书院。关于凤翔书院,介绍起来,文字会略长,将在下一期《永春民间对联169》作专题介绍。
七是鹏山书院。建于环翠亭左,清同治三年(1864年)知州翁学本建,因地处大鹏山麓得名。《永春县志》(民国版)载:“地在环翠亭之左,与亭连为一区,中隔一墙。同治季年,李公景沆致仕里居。知州翁学本敬其学行,欲尊异之。”于是倡导筹款建设该书院,并延请李景沆执掌之。翁学本是为了致敬学人李景沆而建鹏山书院。李景沆何许人也? 永春昭善里人。时人评价他“博雅而敏练,所至有声”。咸丰辛亥年(1851年)举于乡,此后历知河北晋州、沧州、新乐、盐山、南皮等,所任之处,为政清廉,颇有政绩,受民敬仰。后接手管理鹏山书院的是李景沆的子侄李因时。他跟随叔叔学有所成,端方文雅。永春知州袁学显重其名行,请他“主鹏山、梅峰两书院”。此后,执掌鹏山书院的还有薛德先、林汝南、林式璟等“皆卓有可称”之士。清末科举考试取消,鹏山书院亦随之锁闭,不久即倾颓。半个世纪后,在环翠岗上,永春华侨中学建成,鹏山学风又兴起,几十年来为永春培育了一批批新时代人才。
八是碧溪书院。位于仙夹镇夹际村,其外观为传统闽南风格古厝。据传,清代进士郑良士的曾孙郑以騧是清代举人,为给子女修建一处良好的学习场所,郑以騧按照彼时科考的设计格局,修建了闽南“皇宫起”古厝,称“碧溪书院”。该书院因有九个厅堂和十八个房间,故亦称“九厅十八房”。书院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背山面水,主体为土木结构、内部格局独特,地面铺着石板与红砖。溪水从后门的天井穿过整个庭院,再从前门流出。当时学童们坐在院内,可听见潺潺流水声,其间或从远处传来鸟鸣声,仿佛置身于山林间。屋内设置琴棋书画专轩,充满雅趣。还有供学生听课的大厅、煮茶品茗交流的茶室等。郑以騧的4个儿子都在此院读书,有两个儿子考中举人,另两个儿子中了秀才。如今,碧溪书院已成为夹际村的文化中心,是“永春县妇联巾帼学创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
九是梯山书院。《永春县志》记载:“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桂洋人林天德、林祖龄建梯山书院。”
《桂洋锦水林氏族谱》记载:“廿二世,林天德,生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咸丰十年(1860年)录取进州学,是年86岁,同治四年已丑(1864年)会试(90岁),钦赐翰林院检讨敕授丞德郎,并赐建百岁坊。”《族谱》又记载:“梯山书院与邻乡徐氏捐资同建。”
梯山书院,位于桂洋村西南边的十八梯山峰下。十八梯山在未建书院之前,是由几十层种有桃李果树的畲坪像梯阶一样,一层层重叠而起,人们取个吉祥名称叫十八梯山。十八梯山的形状正像仰起的狮头,建书院时风水定位于狮嘴,寓意为:“桃李满园,桃李芬芳。乃希望学子能出人头地,步步青云必成栋梁之才也。”林天德为之起名“梯山书院”。
梯山书院用地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一层土木瓦顶结构,距乡里中心行程近二千米。远离乡里的纷乱嘈杂干扰,确是一处清幽肃静有利于读书的好场所。后来,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书院容纳不了求学生数增多的需求。1923年,书院停办迁徙到桂洋第二土楼就学上课。书院从此无人管理,于1947年前后,因破烂倒塌而荒废,实是惋惜。林天德,晚清称翰林爷,为人正直,和蔼可亲,乐善好施,热爱家乡教育公益事业,其建书院圆了莘莘学子求学梦,深受族人的尊敬和思念。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等人品还是读书。如今,读书求取光明乃是报国兴族、立身振家的最佳途径,古训读来,令人深思,富有启迪;书院学风,不仅可以激励现在儒学对联佳句,还可以放眼未来。
2022年12月7日于厦门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