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出炉之后,总会引出一些话题。一个话题便是,"纯文学大规模撤退"或"纯文学一年不如一年"。在第一次"中国作家富豪榜"前十位中,传统的纯文学作家占据了五席;而到2007年发榜时,这个数字降低到了四席;到2008年发榜时,前十名中已无一个传统文学作家;2009年和2008年基本一致。2010年虽依然可以看到贾平凹、王蒙、麦家、周国平的身影,但这四名作家也依然在前十名之外,而他们的版税加起来(795万元)还不够郑渊洁的零头(1950万元)。

按常理推断,纯文学作家越来越远离那张榜单,意味着他们的图书销量不高,而图书销量不高又意味着读者不多,于是也就有了媒体的惊呼。但问题是,我们还有所谓的纯文学吗?如果有,纯文学读者都到哪里去了?如果纯文学已经出现了问题,纯文学是不是已徒有虚名?

好几年前,李陀先生有篇关于纯文学的访谈,影响很大。在他看来,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文学用"怎么写"冲击"写什么"时,纯文学观念已开始深入人心。但90年代以来,社会变化很快,许多作家却没有及时调整,而是依然聚集在纯文学的旗帜下磨刀霍霍,结果,这一观念就妨碍了文学的发展。

根据李陀的描述和分析,纯文学在90年代以来的作家中还挺有市场,我(赵勇)的看法与他略有不同:如果说80年代确实存在着一种纯文学观念,90年代以来,这种观念已逐渐被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得七零八落。现如今,虽然还有纯文学这种说法,但或许早已名不符实。也就是说,今天所谓的纯文学早已不再是当年的纯文学了。

再说读者。如果有所谓的纯文学,自然也应该有纯文学读者。而纯文学读者的阅读趣味,往往是在青少年时代开始建立起来的。有人把上个世纪80年代概括为"精神阅读"时期,以此和90年代的"物质阅读"、新世纪以来的"功利阅读"相区别。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这意味着80年代存在着数量不少的纯文学读者。当然,那个时代的儿童文学数量不多,青春文学还没面世,青少年读者自然就只能多去读一些名家名著。在文学名著的世界中呆久了,便会形成一种纯正的阅读趣味。

然而,随着"物质阅读"时代的来临,读者的阅读趣味逐渐为另一种文学样式所建构。比如,以前是通俗文学,如今又有了青春文学。青春文学究竟能让青少年读者形成怎样的阅读趣味,如今还缺乏足够的研究,但无论怎样,恐怕都不大可能与纯文学有关。而一旦青春文学的阅读趣味形成之后,读者既读不懂纯文学,也很可能会排斥纯文学。于是,当今的纯文学,首先失去了大量的青少年读者。

青少年读者缺席,不是还有中老年读者吗?当然没错。但问题是时过境迁,这一类读者很可能已失去了当年的文学阅读热情,于是,崔健所唱的"看看电视听听广播念念报纸吧",就成了他们的生活常态。

另一方面,真正的文学阅读还需要有点闲心,那样才能让阅读落到实处。作家马原有言:"看小说一定要沏一杯茶,安安静静的中华文化的文学境界是什么,没有人打扰,心里很闲。不会想:今天股票涨了还是跌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但中年读者有闲吗?估计够呛。老年读者倒是闲下来了,但他们已人老眼花,精力不济。这就是所谓的贼心贼胆都有了,贼没了。

所以,今天纯文学读者很可能已经少之又少。而失去了大量读者的阅读与呵护,纯文学的生产可能就会出现问题。于是我们看到,与影视联姻的纯文学作家越来越多了,这种做法自然也能让一些观众再度变成读者,但问题是,一旦某部小说很适合影视改编,文学的纯粹性便打了折扣。结果中华文化的文学境界是什么,纯文学又开始变得不纯了。

小品中有纯爷们一说,实际生活中却是这种爷们越来越少,文学似乎也是如此。这大概就是后现代主义所说的"全面抹平"吧。所以,我的基本判断是,再过若干年,"富豪榜"发榜后,人们已不会关注纯文学这个问题了,因为纯文学已变成了一个伪问题。 上文引自某报刊,作者基本没有把谎言文学和纯文学区分开来,这种论述在国内比较普遍,但是并没能把握纯文学的实质。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