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史 慧
(1979—)
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工程
E-mail:
摘要:蒙古族服饰是内蒙古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其保护与传承目前缺乏大众化的体验与了解服饰文化内涵的先进手段。通过分析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现状,提出互联网+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教学模式,以实践体验、兴趣爱好及设计创新的创客理念对蒙古族服饰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遵循趣味化、立体化、模块化、艺术化的教学设计原则,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建立针对学生层次的在线课程,并采用VR/AR技术建立功能多样的民族服饰虚拟模型,实现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进一步普及优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知识。
关键词:互联网+;蒙古族服饰文化;创客;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
一、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现状
服饰的变迁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转变。蒙古族服饰是适应游牧生活的产物,由于清朝末期实施的移民实边政策,形成蒙汉深度交融,促使内蒙古地区以汉族人为主体,蒙古族内部逐渐由游牧方式转变为农耕生产,蒙古族服饰不能适应农耕生产的需求,逐渐衰退汉化[1],直至现在蒙古族服饰已失去了其传统功能。随着面辅材料的丰富,制作手法的多样,传统蒙古族服饰被改良成具有现代设计元素的服装,华丽、鲜艳而又保留了鲜明的蒙古族服饰特色,作为一种标识或符号满足蒙古族的民族认同感,但是人们已经逐渐忘记为适应游牧生活而产生的最初的蒙古族服饰样式、技艺、品类及其对应的文化内涵。因此针对逐渐消失的传统蒙古族服饰的功能、制作技艺及文化内涵,开发多样化的保护与推广方式十分重要。
蒙古族服饰是内蒙古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蕴含着蒙古族人民“民族智慧与自然共存”的深厚文化内涵,经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取向与民俗文化特色,具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双重属性[2]。蒙古族服饰由面辅材料、款式、色彩、图案、饰品、鞋帽等有形物质构成,是物质文化的体现,而蒙古族服饰的穿用习俗、款式图案寓意、结构工艺技法等文化内涵和技艺体现了蒙古族服饰的非物质文化属性。
1.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物质形式的保护与传承
物质形式的蒙古族服饰文化通过收藏馆藏实物、图片影音留存等方式静态保存。内蒙古标准化院制定的《蒙古族部落服饰》系列标准(DB15/T 506—2012)规定了蒙古族服饰的设计原则,规范了蒙古族服饰的号型规则,规定了蒙古族服饰中的头饰、帽子、长袍、坎肩、佩饰、鞋和靴子的分类、式样、制作工艺和装饰特点,并对28个部落的蒙古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归纳,还提供了蒙古族服饰效果图、款式图、裁剪图和实物照片图[3]。该标准是由政府机构牵头,充分利用标准化科研手段推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典范,为蒙古族服装设计、生产、科研、教学、贸易及其相关领域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2.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非物质形式的保护与传承
目前非物质形式的蒙古族服饰文化技艺通过一些部落技艺传承人、生产企业有经验的老师傅以及学校、科研机构、博物馆、文化演出机构等保护。2003年10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仪式、节庆活动,有关宇宙及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1]。2007年蒙古族服饰被列入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至今由自治区政府牵头的草原文化节、旅游节等活动推出的弘扬蒙古族服饰的节目、展演使得蒙古族服饰逐渐走向国际,同时也带动了蒙古族服饰生产企业的发展;组织大量学者、专家参与到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挖掘和抢救中,使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与开发工作有了学术支撑,使传统文化能够得到真实、严谨、科学地还原[4];由内蒙古展览馆、内蒙古旅游局主办的各类服饰展示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蒙古族服饰生产、研究、设计各类人员的交流学习,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服饰协会,为传播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提供了多元的宣传平台。以上举措使蒙古族服饰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得到了抢救、保护和发展。
然而对于蒙古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无论从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的角度,目前的方法仍相对原始单一,停留在静态展现、留存的层面。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精髓体现在它的传统手工技艺上,这部分技艺仅靠传承人在一些活动中展示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传承人年事已高,传承仅限于家族内部继承,受众小,很容易使宝贵的技艺失传[5]。目前缺乏年轻的热爱手工技艺的传承人,缺乏对传统手工技艺广泛推广的先进手段和渠道,缺乏大众化的体验与了解服饰文化内涵的手段与渠道。互联网+蒙古族服饰设计创客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
二、“互联网+”助推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互联网+”的本质是网络智慧+现实智慧[6],是方法论,是将现实智慧用“互联网+先进信息技术”的平台展现出来。如图1所示,蒙古族服饰非物质文化是蕴含着蒙古族丰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现实智慧,与互联网结合主要有以下优势:(1)互联网平台和新技术能够为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技术支持和环境保障,推广文化内涵,结合3D、AR、VR等先进技术全方位立体展示蒙古族服饰文化。(2)互联网新思维所带来的开源运动为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者设计、制造蒙古族服饰提供了便利条件[7]。从传承推广的角度看,互联网先进信息技术能够为传承者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各类蒙古族服饰从业人员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款式图纸、民俗文化、工艺技术案例、面辅材料资源,方便广大传承者进行在线创意与创作体验。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在蒙古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企业技术专家、资深研究团队与蒙古族服饰技术初学者之间搭建交流的桥梁,便于新一代的传承人获取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与技艺信息,寻求到专业的帮助与指导,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年青一代加入到保护与传承蒙古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军中来。
图1 互联网+蒙古族服饰非物质文化
三、“蒙古族服饰设计创客”创造性转化蒙古族服饰文化及制作技艺
传统的手工技艺是蒙古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以巴尔虎部落服饰为例,已婚女子服饰更为讲究,完整的一套服饰包括头饰、胸饰、肩饰、背饰、孛勒、长坎肩、长袍、吊面皮袍、白茬皮袍、圆顶立檐帽、羊皮靴等[8],材质包含银、松石,以及丝绸缎带等纺织品、皮毛等,整套服饰的完成需要掌握银饰打造、帽饰、鞋靴以及服装等复杂繁多的手工技艺,无论哪一门手工技艺都需长时间的体验实践才能掌握其技能工序。目前掌握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的多为中老年民间艺人,蒙古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9]。仅依靠保护和跟踪服饰文化传承人以及开设展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推行大众体验、大众参与的思路蒙古族民俗礼仪图片,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开展分层次的专项技能培训,才能有效推广、保护和传承蒙古族服饰传统手工技艺及其蕴含的服饰文化。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maker,是起源于欧美并得到广泛普及的DIY(do it ,自己动手做)文化[10]。创客注重的是实践体验、兴趣爱好及设计创新,如图2所示,通过创客开展实践体验,激发不同层次人员对蒙古族服饰文化与手工技艺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加入到蒙古族服饰设计创新的传承人队伍里。创客队伍不断扩大,从不同角度宣传推广,创意活动蔚然成风,由小范围专业的创客行为发展成为不断扩展的“创客空间”,将蒙古族服饰文化与技艺的非物质文化精髓由展示参观转化为体验创造,用创客的形式普及到大众层面,解决目前对蒙古族服饰文化和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遇到的受众小、创新少等问题。
图2 创客理念在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四、互联网+蒙古族服饰分层教学模式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关乎文化传承和教育大计的大事,对于蒙古族服饰文化教育倡导以艺术创客人才培养为主轴线,以“学、研、创”的教学体系框架为基础,在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美学鉴赏的基础教育目标的同时,实现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和传承中华服饰礼仪,提出趣味化、立体化、模块化、艺术化四大课程设计理念(图3)。
图3 分层教育四大课程设计理念
2. 蒙古族服饰创客分层设计
蒙古族服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应分层级,让不同年龄学生了解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蒙古族民俗礼仪,不仅传承蒙古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蒙古族服饰创客将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和STEM艺术设计类创客教育理念[11]相融合,将蒙古族服饰创客设计分层为入门、初级、中级、高级、拓展五个层级的阶梯式体验级别(如表1所示)。随着学生层级的增高,课程内容逐渐由趣味性、简易性向专业化、艺术化转变,实现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持续化、专业化教育与传承。
3. “互联网+”的体验模式
针对不同层级学生的特点,利用互联网优势,可开发多种“互联网+”的体验模式。
(1)在线课程。针对入门和初级学生可开发“互联网+3D动漫文化场景教学视频”在线课程,将课程内容中的人物、服饰以动漫人物呈现在3D虚拟场景中,给学生一种形象的体验。例如图4是元朝半臂襦裙的动漫形象,在设计时需要保留典型的交领、大襟、连袖等服饰特点,结合动漫场景和故事,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学习、印象深刻。
图4 元朝半臂襦裙的动漫形象
针对中、高级别以及从业者,可以开发更为专业的精品在线课程,依据史实、文物还原蒙古族传统服饰面貌,走进草原文化,赏析部落服饰,传承民族技艺。图5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内蒙古自治区级精品在线课程“非遗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之旅”,利用智慧树互联网教学平台,课程内容的讲授与传播不受空间、时间、人数限制,可为各种层次的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和技艺的知识内容。
图5 “非遗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之旅”精品在线课程
(2)互联网+VR/AR互动型教学。增强现实(AR)是在虚拟现实(VR)上发展的新型技术[12],广泛应用于虚拟仿真研究和教学领域,VR是完全的虚拟世界,AR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叠加,共同点是都可以使用户沉浸在他们所创设的场景中。通过VR/AR互动型教学,可以使民族服饰文化变得立体、丰富,具有趣味性。通过VR技术建立虚拟的三维场景,并建立传统民族服饰3D模型(图6),实现360度全方位视图,可放大缩小,同时加入语音、动作,让3D模型人物介绍自身服饰文化特点和款式,还可以设计动画舞蹈等功能,并利用AR技术让学习者进入虚拟世界中互动蒙古族民俗礼仪图片,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及探索兴趣,降低获取知识的难度。
图6 华服小当家的直裾深衣3D模型
五、结语
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促进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利用VR/AR等先进虚拟技术分层级开发设计教学内容,遵循实践体验、兴趣爱好及设计创新的创客教学设计理念,使精彩珍贵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趣味化、立体化、模块化、艺术化,充分实现民族服饰文化长期性和全民化的普及教育,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王博爱.内蒙古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4:14-16.
[2]兰英,蒋柠,刘默.论标准化与少数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蒙古族服饰标准化研究为例[J].中国标准化,2013(12):109-112.
[3]邵雅文.民族服饰标准化助推文化遗产保护:《蒙古族服饰》系列地方标准颁布[J].中国标准化,2012(7):35-38.
[4]张诺.布里亚特蒙古族部落传统袍服的研究与创新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17:7-13.
[5]徐英.科尔沁蒙古族民间刺绣工艺的田野调查:以“蒙古族服饰”传承人为调查对象[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6):89-95.
[6]詹青龙,杨梦佳.“互联网+”视域下的创客教育2.0与智慧学习活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6):24-31.
[7]万力勇,康翠萍.互联网+创客教育: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J].教育发展研究, 2016(7):59-65.
[8]乔玉光.内蒙古蒙古族传统服饰典型样式(上)[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4-18.
[9]郑颖莉.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与保护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4(10):211-212.
[10]徐思彦,李正风.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J].科学学研究,2014,32(12):1789-1796.
[11]王旭卿.面向STEM教育的创客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8):36-41.
[12]陈建强.VR与AR技术在少数民族服装设计教学上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36(6):111-113.
(本文原载于《纺织服装教育》2020年第4期)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