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随笔

古代天文学是一个很神秘的学科,神秘在于不知,神秘在于远离。

比如说“七月流火”“月离于毕”“龙尾伏辰”等等,现在读之不知所云,但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古人的天文知识相当普及中医与古代天文学的联系,因为实用。

何所谓实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确。

如何精确?古人会根据不同的星辰排列以及位置的变化作为季节更替的“刻度表”——古人很重视北斗七星,利用它可以辨方向,定季节:初昏时中医与古代天文学的联系,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天文中医古代联系学者是谁_天文中医古代联系学什么_中医与古代天文学的联系

你看,这季节与方位,跟中医里面五行之所对应也一一吻合,其中有意思的一点,北斗七星中 离北极星最近的那颗,名为“天枢”。

天枢穴是中医经络中很有意思的一个穴位,是大肠的募穴,又离神阙穴如此之近,像极了北极星与天枢星的位置关系。北极星在古代天文学中的地位“神乎其神”,是方向的“领航者”。我有时候在想,会不会有其他六个穴位能与天枢穴组成人体经络中的“北斗七星”?从而对人体气血进行调节呢?

如果说天枢穴的作用以及意义在古代天文学与中医的对应关系中还不明显的话,有一个穴位能很清楚地印证我前面所说的这个猜想,那就是“丰隆”穴。

上古时代,人把大自然看的很神秘,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

“丰隆”在中国汉语言文字中被认为是象声词,为轰隆之假借词。有解释说本穴物质主要为条口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而降,且降雨量大,如雷雨之轰隆有声。

它的作用亦不言而喻,中医用穴位治病讲究取类比象,对这个穴位的用法就见仁见智了。

如果我在这提问,你知道启明星是哪颗星星吗?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答案?

答案是金星。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亮度特强。“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说的都是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长庚”,“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意思是说,早上看到的那颗亮的星星叫“启明”,晚上就又有了一个文雅的名字叫“长庚”,其实指的都是金星。

再回到中医上来,有一个穴位名曰“太白”,巧不巧?

太白穴为足太阴脾经的原穴,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

太白与肺金相对,天造地设。

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我们现在读起来晦涩难懂,因为我文首所说的不熟悉与远离,没啥不好,但最好有一丢丢了解,这样学起中医来会发现处处有惊喜,处处有学问。

有空一起去看星星吧。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