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201详解0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与解题2010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 考生答题评析 2010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在吉林、黑龙江、宁夏、湖南、陕西、辽宁等省、区使用。作为一套新课程高考历史试卷,与全国文综卷相比实现了平稳过渡,也是对近年新课程试卷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较大的改革力度。研究新课标高考历史的试题特点及分析考生的答题状况,对于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新理念,改进和完善中学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历史试题评析 1(历史试题优点 2010年新高考历史试卷总体呈现“新思路、新载体、新标准”等基本特征,新课改之风扑面而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一是命题思路新 从“史学方法”的角度命题。2010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体现出的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学生“历史研究方法”的考查。如选择题第28题,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理论,这是对史学理论的理解与运用。选择题第35题,关于中日两国史料对同一事件记载的不同,这是对学生“历史研究方法”的考查。从以“事件”为中心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到以“问题”为中心设置情境考查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是高考历史试题命题思路的重大转变。

从学术热点与新课改理念结合的角度命题。2010年历史试题就很好地兼顾了“学术性”和“探究性”,实现了学术前沿和中学教学实际的“无缝对接”。从全卷的选材上来看,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流通领域的变化,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转型,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唐代盐税的变革,王安石的哲学思想,这都是近年来历史学术界热门的话题。若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所占比例来看,2010年历史试卷经济史所占比重最大。命题人在选取学术热点为依托进行命题的同时,注意了这些理论前沿和中学教学内容的结合,使得2010年的试题立意高远却脚踏实地,新颖灵活却不“偏”、“怪”、“冷”。 从创设全新情境、考查考生能力和素养角度命题。在前三年的高考中,试题就开始大量启用新材料、新情境,构建全新的情境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学科素质。2010年的高考试题,在此前的基础上更前进了一步,突出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开放性”理念,答案选项采用了多元、前沿的学术观点。材料题第40题第(1)问明代江南工业的特点,答案基本来源于材料,侧重考查考生的知识层次;第(2)问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及特征,要求考生以试卷提供的材料为主,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比较,大大拓展教材没有深入探讨的内容,它兼顾考查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如对英国19世纪40年代前英国工业革命的特征进行归纳时,如果没有对材料的深刻理解与比较,没有对教材的全面把握,实际很难总结出“资金”及“阶级关系变化”的特征。第3问对“历史前提”的认识,则是在前2问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它要求考生有很好的素养,是本套试题最大的亮点,是对此前命题的又一突破。 从拓展新知实现再教育的角度命题。高考试题注重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注重其自身的教育功能。第25题在此前高考关于柳宗元《封建论》中“封建”所认知的基础上,2010年进一步提出“公天下”的新命题,强调对地方“累世公卿”的突破,指出选官制度的诞生。第40题第(3)问对“历史前提”的认识,大大突破传统旧教材对“政治制度”这一前提的认知。市场的重要性、资金、劳动力、技术、劳力等要素的前提性地位提高,这都有利于解放思想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是内容载体新 尽管考生考试结束后反映考题“超纲”,部分教师也抨击选修题与选修教材毫无关系。其实,这种观点严重误解甚至扭曲了对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认识。新课程从来就没有将教材神话,它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程强调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掌握运用学科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教材是学生获得这种学科能力的辅助。

如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主要是帮助学生获得研究这一类历史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教材中所选择的9次改革只是一个研究范本,并非考试大纲。所以新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研究改革这一历史事件的能力,而不是教材中所选择的9次改革的史实。这种命题方式能从根本上否定“背多分”这种历史接受性、灌输性的学习方式,这正是新课程新理念在命题方面的具体反映。 去年宁夏、海南新课改高考试卷中关于改革的选做题指向性就非常明确,今年湖南省很多学校在备考过程中,就进行押题、猜题。殊不知,命题者跳出常规的思路,执行考试说明中“不拘泥教材”的基本精神,强调教材是载体,因此改革史和战争史的两道选做题,都是教材中从来没出现过的内容。它以明确无误的方式向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学习选修课程教材时,应以改革史和战争史教材中的材料为依托,强力推广材料教学法,指导学生在理解中真正领悟历史,在探究中反思历史。教材应当是学生研究历史问题的范本,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素材,而不是历史教学的全部。时下高考历史试题对只知道死记硬背的考生而言,基本没有出路。 三是评价方式新 我们过去老是批评高考试卷没有考察考生的思维,很难拉开优等考生与中上水平的考生之间的差距。

2010年40题(3)小题,用一个13分分值的题,对考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为了体现“大开放”的基本原则,国家考试中心颁发的参考答案,只提到答题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没有提供具体答案,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和开放性。 在评卷过程中,过去“采分点”计分方法被这种新题型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实行“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 of the ) ”计分的方法。它按照考生的思维层次,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前结构状态、单点结构、关联结构、关联结构及抽象拓展等层次,对考生答题情况进行评分。分值的幅度之多(原来最多4分,这次有13分)、开放的程度之深(原来评价洋务运动进行开放性试题设计,但答案是死记硬背的结果,而2010年这道题完全要考生临场组织素材,进行小论文式的作答)、拉开的距离之大,这都是历年试卷无法企及的。 2(历史试题不足 (1)题干的表述难度稍大 本套试卷中部分试题,由于题干引用的材料大多采用原汁原味的“新材料”,其表述和学生平常接触的表达方式有较大距离,无形中提高了试题的难度。如第26题艺考中国历史题解答题,题目考查的是王安石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本来难度不大。

但题干中所引用的“形者,有生之本”,由于学生不能准确理解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形”、“神”到底指什么,很难正确理解题意。第25题考查郡县制,题干迷惑性更大,学生并不知道封建一词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后词义的变化,不清楚这里的封建是指分封制。而秦始皇开创“公天下”这一判断与他们平常学习到的中国古代帝王世袭“家天下”的结论也有很大不同。本题题干所引用材料和学生知识结构严重脱节,不能准确地向学生传达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同时也由于中央集权等干扰项影响太大,其余备选项区分度过小,导致该题在湖南省得分率最低,得分率仅为0.49。 (2)部分答案与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第40题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工业化阶段(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工业革命等。但答案只分两个阶段,对于考生而言,对特征的归纳相对来说就会更难。同时,工业革命阶段要考生根据材料,再结合教材知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时,很难得出“资金”及“阶级关系的变化”的特征。因此命题者可以在第(2)问设计题目时,对材料所分的阶段进行适当的限制,如“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两个阶段及阶段性特征”,这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的难度,同时又能很好地弥补提供的参考答案与材料中的不一致的漏洞。

艺考中国历史题解答题_中考中国历史_中国历史真题

(3)湖南省两道选做题难度值及得分率明显不一致 湖南省只在两道题中选做一题。从两题的得分情况来看,43题平均得分为9.69分,44题平均的得分为6.78分,相差为2.91分。也就是说,作改革选做题的考生比做战争题的考生要占有优势。究其因,主要原因就是改革题有些答案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到,而战争题的答案较多地要求从考生的知识积累中去提取,而且主观性强。第43题阅读量比第44题战争题要少,而得分机率则比44题高。建议明年命制两道选做题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设置,难度相当、得分相当、阅读量相当的题目,尤其注重答案分别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分几率的等同性,以便更好地体现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二、考生答题评析 1(考生非选择题必做题得分情况及分析 (1)40题(1)得分及原因分析 表1 40题(1)得分及百分比 分数 0 2 4 6 8 % 6.6 15.1 27.2 46.6 3.9 样本数: (湖南省考生样本,下同) 满分:8分 平均分:4.52 从考生答卷的情况分析,考生对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掌握比较好,教师指导复习也比较到位。同时由于考生对“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比较敏感,一般能答出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因此,73.8%的考生得分位于4-6分的得分区间,其中46.6%的考生能得到6分。 从使用教材状况分析,湖南省所有的考生都使用人教版,而人教版教材把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统称为民间手工业。本题得满分的只占3.5%,主要是考生一般没答出家庭手工业这个要点,这明显与教材的编写有关。在其它使用岳麓版教材的地区可能得分会略高,因为该教材的手工业的内容从官营、民营及家庭手工业三个方面去论述,比较符合命题者的思路。 从考生答卷情况,我们发现本题存在的普遍问题,考生没有对材料信息进行有效消化,出项盲目抄材料的现象;概念不清晰,如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两个概念混淆;此外还存在语言表达混乱的现象,如“官营资本主义发展到民营手工业”等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 ( 2)40题(2)得分及原因分析 表2 40题(2)得分及百分比 分数 0 2 4 6 8 10 12 14 16 % 4.5 3.5 9.0 17.0 26.9 28(1 10.7 0.2 0 样本数: 满分:16分 平均分:7.70 由表2可知,72.0%的考生得分位于6-10分的得分区间,在抽查的样卷中,满分卷为0人,12分以上的考生也只占10.9%,反映在本题得高分的考生不多。

从考生角度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考生对工业革命时期的“资金”及“阶级对立关系”的两个特征基本没有提到。材料中没有出现类似的相关信息,要考生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回答得很全面,超过考生的实际能力不太现实。二是考生在做本题时应试技巧有问题。如部分考生把阶段和阶段特征夹杂到一起,即使部分考生把阶段与特征分开作答,但是还是把特征答错位置,影响考生的分数。 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出现材料与提供的参考答案不一致。从40题材料2可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但答案只要求从两个阶段作答;答案中的工业革命阶段的特征很难答完整;阶级关系可以得分,工业革命的影响如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世界的面貌;世界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等却不能给分,这些也是影响考生得分偏低的重要因素。 (3)40题(3)得分及原因分析 表 3 40 (3)得分及百分比 分数 0 1 2 3 4 5 6 % 14.0 13.2 11.2 17.1 11.9 11.5 8.7 分数 7 8 9 10 11 12 13 % 5.7 3.5 1.7 1.0 0.2 0.1 0 样本数: 满分:13分 平均分:3.42 由上表可知,5分以下的考生占抽样考生数的78.98%,特别是得0分的考生占抽样考生的比例为14.0%;6-9分段的考生占抽样考生的19.6%;10-13分段的考生占抽样考生的1.4%。

从考生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因为文综历史和地理增加选修部分的考核内容后,原来一个政治、历史和地理混搭的60分的综合题分别被政治1道、历史2道或4道(只做1道)、地理2道(只做1道)取代,考生的阅读量增加,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难以完成,否则不可能出现14.0%的考生得0分的状况; 从教师备考的角度分析艺考中国历史题解答题,这样的开放性小论文式的题型训练比较少,直接造成考生没办法把握答题技巧,如有的考生要点式作答,没有形成论述;有的以政治学科的理论作答,诸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有的考生思维角度不准确,不能列出很好的知识框架进行答题;有的考生时间定为不准,中国史主要是在明清时期,不少考生居然答商鞅变法的历史史实等,因此即使有些考生有时间作答,也是挂一漏万,将近80%的考生只得到5分以下也反映这个基本现实,至于得10分以上的考生都是凤毛麟角。 2(考生非选择题必做题得分情况及分析(以湖南省43和44两道题为例) ( 1)选做题43题得分及原因分析 表 4 选做题 43题得分及百分比 分数 0 1 2 3 4 5 6 7 % 0.8 0 1.2 0 0.3 0.4 6.7 2.1 分数 8 9 10 11 12 13 14 15 % 20.8 6.9 12.2 24.2 1.7 16.9 0 2.7 样本数: 满分:15分 平均分:9.69 考生在本题得分比较高,在抽样试卷中,得13分的考生就占16.9%,主要原因是在材料中有较多的得分点。

尽管如此,但是考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考生对材料不理解,对“盐院”和“常平盐”的概念没有弄清楚,因此出现如“近的地方设盐院,远的地方设常平盐”等错误答案;有的考生不知道提炼观点,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文就认为大功告成;有的考生一看到比较题,就从目的、原因、措施和影响等方面进行答题,这是明显的思维定式在作祟。考生没有使用历史专业化的语言,如有的考生在答“利民”这个要点时,就这样表述:“使人民心里乐开了花,办法实在妙极了”;在答增加政府收入的要点时,考生居然运用反问句,“农民富了,难道国家还不富吗,” (2)选做题44题得分及原因分析 表 5 选做题44题得分及百分比 分数 0 1 2 3 4 5 6 7 % 3.6 0 10.2 1.7 14.1 5.4 12.0 12.0 分数 8 9 10 11 12 13 14 15 % 6.3 14.5 3.2 8.5 0.7 6.6 0 1.0 样本数:75585 满分:15分 平均分:6.82分 本题考生得分较低,归纳而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考生审题不当。考生没有按照提问的顺序作答,第1小题背景与理由颠倒;第2小题原因与评价混淆不清。

考生基本功差。一些考生错别字严重,如把“尊严”写成”尊言”;“颜面”写成“严面”;有些考生对“一战”与“二战”概念混淆,同盟国与协约国,反法西斯与法西斯概念混淆;也同样存在口语化答题的现象,如考生把“对中国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写成“不给中国法官好的位置,那是很没有面子的事”。 答非所问严重。如把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答成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是战胜国答成中国的抗日战争。 三(对历史教学的建议 1.要坚持材料教学。新课程新理念的历史课堂反对教师“满堂灌”,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要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今年的高考对学生的素养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要有很好的学科能力,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历史素养。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知道英国于1783年承认英国独立,解答29题时肯定会碰壁;在评卷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都不会提炼观点,只知道抄材料。这种学生即使到了高等学校,也会寸步难行,因为没有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学生要培养包括各种基本能力,对问题形成深层次的思考。 3( 教师要努力与时俱进。教师是一种重要的新课程资源。高考考试要求学生有很好的分析、及语言文字能力的驾驭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归纳及综合能力,声”地悄然渗透。教师如果不努力改革,不深入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新理念,将会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可能适应新高考突出考学生能力的考试模式。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能逐渐扩展,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审计理论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审计“免疫系统”论就是从这一进程中凝练出来的。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